郭伯雄:缅怀红军伟业 光大革命传统
来源:求是 更新时间:2012-04-14

 


    
    郭伯雄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伟大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震撼世界的英雄史诗。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不断激励我军广大官兵为建设强大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人民军队、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一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跨越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实现了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地区的战略转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

    长征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新篇章,锤炼了党和人民军队。长征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1933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不顾“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集数十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的错误指挥,排斥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否定红军在战争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失利。中国革命遭遇的严重挫折,迫使党和红军进行深刻反思。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迈出了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决定性一步,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正是由于有了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理论指导,我们党才能够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红军才能由战略被动转为战略主动,中国革命才能转危为安。经过长征,红军主力汇聚西北,实现了全军的高度团结和集中统一,牢固确立起党指挥枪的原则,大大增强了人民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党肩负起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任务的情况下发生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以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己任,率先举起抗日救亡的大旗,向全国发出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号召。红军长征,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沿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任务。从此,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动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终于促成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指明了民族解放的必由之路,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党的领导下,作为红军伟大事业继承者的八路军、新四军,长征胜利后迅速奔赴抗日前线,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锻炼了一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杰出人才。万里长征,关山重重,险象环生,空中有飞机轰炸,地上有重兵围堵。在这场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殊死搏斗中,党领导红军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经受了残酷的战争局面和严酷的自然环境的考验,提高了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能力,磨练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过硬的军事才干、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途中,仅师以上规模的战役战斗就有120多次,牺牲营以上干部430余人,红军由20余万人减至5万余人。但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的: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下了树身和树根。经过长征血与火考验的共产党员和红军将士,是我们党和军队最宝贵的财富,是革命事业赖以成功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许多同志后来成为治党治国治军的骨干。

    长征锻造了伟大的革命精神,铸就了党和人民军队不朽的精神丰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在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柱。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培育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所独有的长征精神,至今仍在震撼、净化着我们的灵魂。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优良传统作风的集中体现。它在井冈山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成为后来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发展的基础,至今仍然并且将永远闪耀着革命的光芒。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巍巍的丰碑,铭刻着党和红军用理想和信念、意志和力量、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丰功伟绩,凝结着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发展极其丰富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倍加珍视、世代传承。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夺取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从长征的全过程看,红军面临的生死攸关的全局性问题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战略方向,解决向哪里去的问题;如何实施正确的军事指挥,解决摆脱被动局面的问题;如何维护全军的团结,实现全军意志和行动高度集中统一。这些重大问题,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得以解决的。正是由于坚持了党指挥枪的原则,红军才能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把战略退却变为向抗日前线的伟大进军;才能四渡赤水、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扭转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才能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维护红军的坚强团结。长征的胜利表明,人民军队忠于党,枪杆子听从党指挥,永远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建军之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夺取长征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红军长驱二万五千里,经历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是什么力量激励着红军将士一往无前?是崇高的理想和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信念。在长征的队伍里,有年近花甲的老同志,有稚气未脱的红小鬼,还有身体柔弱的女战士,他们连续行军打仗,身心极度疲惫。就是这样一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队伍,把生死置之度外,像一股势不可挡的铁流一路向前。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畏惧,而是压倒一切敌人和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面对激流汹涌的江河、终年积雪的高山、荒无人烟的草地,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是退缩,而是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雄心壮志;面对长期缺粮缺衣缺药的极端困难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是消沉和失望,而是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情绪。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对党的领导的无比信赖,犹如前进的灯塔,照耀着红军的万里征程;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干部的骨干作用和官兵情同手足的阶级友爱,对红军将士坚定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发挥了巨大作用。一部长征史,就是一部红军将士为实现远大的革命理想而挥洒热血的历史。长征的胜利表明,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理想,是激励军心士气、艰苦奋斗、战胜强敌的思想源泉。

    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红军的团结是夺取长征胜利的十分重要的政治基础。红军长征是一曲团结胜利的凯歌。长征途中,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党和红军战胜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图谋,实现了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各路红军虽然分头进行长征,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战略上相互策应、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先后6次会师,在兄弟部队之间增进了团结、密切了感情。共同的理想追求,深厚的阶级友爱,把红军凝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英雄群体。红军将士顾全大局,同心同德,官兵一致,相依相助,同志之间情同手足,上下之间亲如兄弟,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困难和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没有这种革命的大团结,长征胜利是不可能的。长征的胜利表明,团结是无坚不摧的力量,团结是赢得胜利的保证,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百倍珍惜和维护团结。

    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夺取长征胜利的关键因素。长征初期,党内“左”倾错误领导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采取错误的战略指导,致使红军遭受惨重损失。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从敌我双方的客观情况出发,根据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敌变我变,避实击虚,攻其不备,纵横穿插于敌重兵之中,不断调动敌人,使其始终处于疲于奔命的境地,取得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夺占腊子口等一系列战役战斗的胜利,真正实现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完全主动作战”,在战争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长征的胜利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施正确的军事指挥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才使红军变军事上的被动为军事上的主动。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夺取长征胜利的可靠保证。红军长征,军事上无后方依托,处境非常险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和红军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本宗旨。调整红军战略转移的方向,确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把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摆在第一位的根本宗旨。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处处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了沿途各族人民的真心拥戴。红军每到一地,都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仓济贫,废除苛捐杂税,为百姓伸冤除害,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好、红军好,懂得了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他们争取解放的道路。各族群众纷纷参加红军,自发地为红军筹集粮物,当向导送情报,救护安置伤病员,协助红军作战。长征的胜利表明,党领导下红军的力量来自人民,在于自觉地为人民谋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党和军队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我们总结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缅怀先辈创造的英雄业绩,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扬革命传统,保持老红军本色,推进军队全面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回首长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指引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思想理论旗帜始终指引我军前进的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全军部队要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高度,从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高度,从科学发展、履行使命的高度,充分认清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把它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把全军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旗帜下,推动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要深刻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努力把握蕴涵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全面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落实“五句话”的总要求,统筹好军队建设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我军能够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激发广大官兵献身国防、履行使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理论、学科技、学管理,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抓得更加有力、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才能始终保证我军胜利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当前,军队建设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命、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思想政治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摆在部队各项建设和工作的首位。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保持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挥。要加强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建立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深入开展我军历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包括红军长征在内的中国革命史教育,引导官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永远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

    必须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敢闯新路,也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重要历史启示。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我军建设与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要积极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从我国国情和军情出发,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促进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要着眼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要把改革创新作为军队建设的根本动力,积极推动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体制和军事管理创新,认真解决军队建设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贯彻科技强军战略,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加紧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把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进一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要把军事训练切实摆在战略位置,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转变,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要积极探索科学管理的新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

    必须紧紧扭住从严治军不放松。红军长征胜利,既靠崇高的理想作支撑,又靠铁的纪律作保证。从严治军是军队建设的铁律。军队现代化程度越高,越需要从严治军,严明纪律,提高正规化水平。要把从严治军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紧抓不放,贯彻到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个领域和部队建设的全过程。要加强军事立法工作,健全和完善军事法规体系,使军队建设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轨道。要大力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坚持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认真落实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保持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要把领导工作重心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加强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思想工作,把严格管理和以情带兵、文明带兵结合起来,建立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官兵关系,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必须忠实践行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长征是红军将士坚持和贯彻这个宗旨的伟大实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军要始终坚持这个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永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坚持勤俭建军方针,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大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积极参加和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好维护社会稳定、抢险救灾等各项工作,积极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

    70年前,党领导红军胜利进行了伟大的长征。今天我们正在进行振兴中华的新的伟大长征。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光大革命传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原载《求是》杂志200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