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领域的工作
来源:东方卫视 更新时间:2012-04-14

 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广和应用,对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规范与协调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和系统兼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有关国际行业协会都对此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各国政府和企业也纷纷投入力量,推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主要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组织及其发布的核心标准或规范,并介绍了我国在国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领域的工作情况。

 
    一、背景简介

    教育信息化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革新传统教育模式,为用户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环境,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但由于具有地域广泛性、技术复杂性、文化多样性等特点,大量的信息化学习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不同的教育信息化系统也难以互相沟通。虽然现行的网络技术已为学习资源在低水平上的自治与共享、学习活动的协调与合作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但尚未制定相关标准或协议以允许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教学管理平台上进行一致性管理和交换,导致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与交流受到区域性和平台性限制。因此,研究制定适合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规范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问题,为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开发和系统构建提供一致性的框架结构和接口规范,就成为自然的需求。

    标准是一种书面的协议,包括技术规范或明确的指标。作为规则、指导方针或特征定义,标准必须得到始终如一的遵守,这样才能保证原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达到应有的要求[1]。“标准化”这一术语,在GB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中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2]。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目的,是在现代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实践中,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各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使整个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达到和谐统一,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3]。

    用标准化办法保障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系统互操作性则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世界各国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学习资源的可共享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对于教育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国际上有不少标准化组织、企业机构和学术团体致力于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成果。我国也于2000年开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经过近六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部分标准已经进入国家标准审定程序。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组织及其相互关系

    1.国际上主要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化组织

    (1)ISO/IECJTC1SC36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其任务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以利于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交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

ISO和IEC联合组织的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JointTechnicalCommittee1,JTC1)中的第36分委员会(Subcommittee36,SC36,http://jtc1sc36.org)是ISO中专门从事学习、教育和培训信息技术的标准研究的委员会,其主要工作就是制定和发展学习、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信息技术的国际标准,其目的在于使学习的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重用。SC36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词汇与分类、体系、学习内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合作、评估等,但是它不参与制定和地域、地区、文化或政治相关的标准。目前,SC36有七个工作组(WorkingGroup,WG),一个临时工作组(RapportuerGroup,RG)以及一个特别工作组(SpecialWorkingGroup,SWG)。
    (2)IEEELTSC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Committee,LTSC,http://ieeeltsc.org)由IEEE计算机协会标准活动委员会授权,负责研究和制定教育系统中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技术标准。LTSC开发公认的技术标准,推荐优秀的实践范例,指导软件的内容、工具和技术,并设计一些方法,为开发、维持和配合那些由计算机执行的教育和培训的系统提供便利。LTSC发布的标准覆盖范围比较全面,影响广泛,不少标准被SC36所接纳。

    (3)IMS

    教学管理系统全球学习联合公司(InstructionalManagementSystemGlobalLearningConsortium,Inc.,IMS,http://www.imsglobal.org)是一个全球范围的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开发和扩展针对学习技术的开放式互操作技术规范。IMS发布了大量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涉及资源描述、资源包装、测试互操作、企业接口、权利控制、学习者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IMS发布的不少标准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在相关行业领域,尤其是企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4)ADL

    高级分布式学习计划(AdvancedDistributedLearningInitiative,ADL,http://www.adlnet.org)是由美国国防部推动的,旨在通过教材重用与共享机制的建立,缩短教材开发周期、降低成本、促成教材在各学习平台间流通自如。ADL计划预估,如果课程的学习内容能达到某些功能,则可减少政府50%至80%的教材开发费用。这些学习内容须具备的性能是:①可重用(Reusable),在不同应用环境下,学习内容可以重复使用;②可访问(Accessible),学习者在世界各地都可获取到学习内容;③可持续(Durable),科技进步时,不须重新修改应用程序或教材;④可交互(Interoperable),教材可以在任何开发系统和教学平台上使用;⑤可自适应(Adaptable),可根据学习者的经验,调整学习内容,达到弹性学习;⑥可承受(Affordable),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开发教材。为推动厂商开发具备以上特质的教材,创建统一的学习内容模式,ADL集合了教材开发厂商、使用者与AICC、IMS、IEEE等标准推动单位,制定出了一套技术参考规范,这就是在业界非常著名的规范——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SharableCourseObjectReferenceModel,SCORM)。

三、中国在国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领域的工作

    鉴于制订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育部于2000年10月开始组织力量研制中国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并于2001年初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Distance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izationCommittee,DLTSC),2002年初更名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该委员会以国际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大竞争为背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支持系统互操作、保障远程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工作和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标准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2002年12月23日,经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批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hinaE-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izationCommittee,CELTSC,http://www.celtsc.edu.cn)。CELTSC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推广和维护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hinaE-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CELTS)。CELTSC已经发布了一定数量的标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CELTS标准体系。

    CELTS体系主要借鉴和采用了IEEELTSC、IMS、ADL等组织的国际标准,结合自身实践和国内实际需要,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并从整体上参考LTSC和IMS的框架,构筑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标准化模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

    在标准的推广应用方面,CELTSC积极推动标准的实践应用,发展了数十家企业会员和团体会员,开发了CELTS测试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测试体系,并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合作开展了标准化测试和认证工作,迄今为止已有数十家企业的产品和资源通过了测试认证。同时,CELTSC不定期举办了多次CELTS培训班,面向全国推广介绍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化发展意识、发展策略和具体方法,对国内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CELTSC还利用与国际同领域主要标准组织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了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工作,并代表中国参加了ISO/IECJTC1SC36,承担了SC36第六工作组(WG6)的主要工作,全面负责WG6的各项标准研究和会议召集、提案处理等事宜。CELTSC专家祝智庭教授和杨宗凯教授担任了WG6的联席主席。

    WG6在SC36中主要负责媒体引用、权利保护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具体包括三个工作项目:①标准与规范引用谱的框架与分类(24725-1,项目编辑:华中科技大学吴砥);②权利描述语言的引用谱(24725-2,项目编辑:华中科技大学程文青);③平台与媒体标准引用谱规范(24725-3,项目编辑:华中科技大学吴砥)。目前,这三项提案已经陆续进入委员会草案(CD)或最终委员会草案(FCD)阶段,发布为最终国际标准已经指日可待。

    从2001年至今,CELTSC的代表先后七次参加SC36工作会议,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加深了与国际同行的相互了解,并争取了很多合作机会。

 2006年9月,SC36第十二次工作会议将在武汉举行,同期还将举办SC36开放式论坛。这是国内第一次举办该项活动,对推动国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广和应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做指导,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目前,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在这个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相信在国内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将得到稳步提高,我国在国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与制定中所起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叶柏林,陈志田,标准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8月。

    [2]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4月26日。

    [3]杨宗凯,吴砥,刘清堂.网络教育标准与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作者简介:吴砥,博士,讲师;程文青,博士,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430074)。

    杨宗凯,博士,教授,博导,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中心(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