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河网 更新时间:2008-03-14
本站4月26日讯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是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举措,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手段。在“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中,黄河地理数据是专业数据的空间载体,黄河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黄河”工程的基础地理平台,为“数字黄河”工程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黄河设计公司测绘信息工程院是黄河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与服务的专业单位,为黄河规划设计、治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测绘保障。按照“数字黄河”工程建设规划,测绘信息工程院及时成立了黄河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黄河数据中心的分中心,负责黄河流域基础地理信息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组织制定技术标准,规范空间数据服务
标准化建设是“数字黄河”工程赖以生存的基础,统一空间数据标准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可靠保证。为促进“数字黄河”工程标准化建设,推动基础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和数据共享,黄河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认真组织开展了地理信息标准化建设工作,经过深入细致地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和研究论证,先后编制了“数字黄河”工程标准《数字地图图式》、《黄河基础地理要素分层与单元划分标准》、《黄河基础地理要素分类与代码标准》等等,初步形成了黄河地理信息标准化体系,有效保障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服务的标准化,满足了“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
二、认真做好需求分析,精心开展技术设计
从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和服务范围入手,黄河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开展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分析工作。走访委内有关业务部门,与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倾听实际应用需求。经过对各专业应用部门的调研分析,编写了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明确了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范围、建设内容及功能需求,为开展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数字黄河”工程规划,黄河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开展了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编写完成了《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报告》。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从逻辑上与“数字黄河”工程保持一致,系统开发建设采用WebGIS、ComGIS、嵌入式GIS、3DGIS、位置范围等先进技术,分别提供客户机/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两种服务模式,建设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黄河空间数据体系,构建统一的黄河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三、开发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服务体系
在需求分析与技术设计的基础上,黄河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及时开展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承担该系统研发的年轻技术骨干,在公司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积极投身到各系统的研发工作中。先后开展了黄河基本河情信息系统、黄河三门峡以下河道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电子地图系统、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库系统、黄河下游交互式三维视景系统等项目的建设与开发,及时为“数字黄河”工程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理信息支持。
四、及时开展技术培训,实时提供技术支持
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成之后,如何发挥系统作用,让有关业务部门真正应用起来,这项工作非常关键,也是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为此,黄河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及时开展了技术培训工作,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原理、操作方法进行讲解和培训,对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与地位进行认真阐述。经过培训,使用户能够正确掌握和应用。
2004年5月和7月先后在郑州举办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培训班和黄河基本河情信息系统操作应用培训班。在开展技术培训的同时,积极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地理信息数据,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一直是制约“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瓶颈。如何发挥各专业信息资源优势,实现数据共享是“数字黄河”工程技术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条块分割和利益因素,黄委信息资源很难实现数据共享。黄河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本着服务于全河的思想,顾全大局,率先打破信息壁垒,在黄委内部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先后向黄委建管局、水调局、水保局、信息中心、水文局、水资源局、水科院、河南河务局、上中游局、黄河设计公司等单位或项目提供基础地理数据服务,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黄河”迈出了信息共享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