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上的新贡献
来源:岳阳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诞生。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两个理论视野下,来解读中央提出的社会建设理论。怎样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为什么说中央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建设理论是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上的新贡献,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学习和研究的新课题,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提高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在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上首次系统提出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魏源等提出了“师夷技之长以制夷”的思想,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动意。但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失败了,都没有解决中国现代化的问题。因为他们对现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制度层面上,而且选择资本主义路径实现中国现代化不符合中国国情,是错误的。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步入了现代化的正确轨道,并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总体认识。

毛泽东提出,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但在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上则主要锁定在经济层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社会更加和谐”、“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整系统地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理论。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上的新贡献。从“中国现代化的动意”,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认识”,我们走过了一百多年的漫长道路。

         二、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史首次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变革与人类公共生活的社会建设既联系又区别开来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总和,侧重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社会。狭义的社会,指的是经济、政治、文化以外的有关人类公共生活的那一部分,侧重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
 纵观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社会(狭义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一样,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社会现代化?所谓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在社会领域中的一种表现。2006年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现代报告2006》,其中主题报告就是社会现代化研究。报告指出社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知识化、郊区化和绿色化等。中国离社会现代化还有多远?根据学者的研究,目前,中国还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相当于城市化中期,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要到2050年前后,中国有可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社会现代化水平。那时,人均寿命超过80岁;大学普及率、城市化和信息化超过80%;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人们可以自由合理流动,郊区化和出国旅游率超过50%;最低月工资超过1300美元(2002年价格),绝对贫困(国际高度贫困率和中度贫困率)和童工率下降到零。在此基础上,到本世纪末,中国现代化水平将进入世界前20名,最终实现社会现代化。

       可见,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变革与人类公共生活的社会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不可分割、相互促进”。有时同一社会现象、同一社会问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去解决。二者之间的区别表现为“相对独立、作用不同”。正如中宣部《科学发展观读本》所指出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相对不同。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过来一个时期,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社会建设理论特别是对社会现代化建设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不够完善。因而对一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认识不清,甚至在理念上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混淆,看成一码事。二是没有把社会建设摆到应有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建设。由于一个时期内没有把社会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因而在社会政策、社会事业、社会事务的力度上明显不足。所以现阶段的社会现代化建设,大大滞后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并严重影响着中国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这也是我们党适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因素的关键所在。

       三、在中国现代化史上,首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全面应用于社会实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全面、系统、可操作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案。正确地解决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定性定位指导思想、基本特征、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工作部署甚至近期工作着力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作者系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副研究员)


[作者: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