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视为ERP规模普及期的2006年已经走过大半,它的定位在众多厂商和用户心中却依旧模糊。究竟应该为了贴近用户需求而走一条个性化定制的道路?还是该为了降低ERP的门槛而选择标准化的产品?诸如此类的争论不一而足。
市场下移后的争论
争论的源起应该是中小企业市场所呈现出的巨大商机。IDC 8月份发布的《中国企业应用解决方案市场2006-2010分析与预测》显示,以ERP为核心的国内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在近两年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并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17.4%的复合增长率。而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ERP厂商杀入中小企业市场,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也就是说,ERP将从大型企业独享的盛宴变成平民桌前的美餐,其产品模式和市场策略势必也需要随之改变。
事实确实如此。调查显示,由于高端行业用户需求的逐渐饱和,不仅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管理软件企业将中低端市场视为生存并壮大的一个根基,国际软件巨头们也将触角伸向了这个领域。"SAP必须到亚洲去,成为当地主要竞争者。在未来的5到10年内,SAP将面对更多的中国竞争者。"SAP监事会主席Plattner数月前表示。而SAP经过精简并针对中小企业市场的"中国新干线"计划,更是以低于百万元的价格以及一个月快速部署的自信让其中小企业市场策略锋芒毕露。
相比于SAP、ORACLE等巨头们将产品"瘦身"来直接挺进中小企业市场的果断,大多数国内软件企业们却仍然无法找到一条确保自身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正确路径。而这也使得业界充斥着口水仗不断、产品路线各异的尴尬。
还原ERP 本来面目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按照IDC报告中的分析,真正诱发企业们难以在ERP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也许就在于在这些纷繁的产品缺失了ERP本来的特征。"从目前ERP的整体市场状况分析,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占到了市场总体需求的50%以上。也就是说,促使ERP产品诞生的制造业和流通领域依然是主导ERP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IDC分析师韩国华认为。
一切真相大白:造成目前国内软件厂商和企业用户对ERP爱恨交加,并出现ERP实施成功率偏低的根本原因,其实是起步于财务、物流等领域的管理软件厂商们让ERP偏离了原来的轨迹。ERP真正的优势并非对财务流程的梳理,而是在于其对于产品生产流程和流通过程的有效控制。
"纯粹的ERP概念应该是针对制造业的一种信息化的解决方案,这是ERP的核心功用。"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CMS)副总经理李建东认为。在这个核心的圈定之下,目前的ERP显然已经被众多的国内ERP厂商们定义成了一个被概念泛化了的变形物。
作为国内最大的IT服务企业神州数码与我国台湾最大ERP管理软件提供商鼎新电脑的合资公司,DCMS一直试图用一种最本质化的专业化眼光去看待ERP,这也成为了其ERP产品被2万多用户采用,并在国内拥有2000多用户和98%的高成功实施率的根本原因。"面向中小企业市场推广普及标准化、简单易用的ERP产品并没有错,但关键是找到一个能够真正帮助用户通过ERP获得收益的途径。"李建东表示。在他的背后,挂着标注DCMS产品理念的条幅:成功可以复制,源于专业务实。
延续鼎新电脑的ERP产品在台湾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和2万多家客户的成功实践经验,DCMS依旧将专注的方向定位于为中国制造流通行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咨询服务。李建东认为:"DCMS并不会因为只单纯关注专业化而忽略ERP产品的普及。实际上,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在ERP实施过程中的许多环节是共通的,因此可以复制那些成功的经验给新的用户。这反而能够避免ERP建设少走弯路。"
成功地复制专业的经验积累和产品使得DCMS以98%的上线成功率将国内ERP项目平均30%的上线成功率远远抛在了脑后。"在DCMS看来,专业和专注的前提是不偏离ERP的本质。"李建东说。
乱局与本末倒置
而目前国内ERP市场的现状也给了支持李建东判断的足够依据。相关调查显示,由于我国的ERP厂商大多脱胎于财务软件领域,因此在ERP体系的了解方面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这不仅导致了产品的成熟度不高、不够专业等状况,而且与生产制造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等ERP应用最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最终造成了大量的失败案例,给ERP产品的发展造成了市场和认识度方面的严重障碍。
"ERP的发展与制造业环境息息相关,然而国产ERP发展却有些本末倒置。制造业本身不成熟,怎么会催生出成熟的ERP产品?"一位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如此诘问。首先准确把握制造业的ERP需求被专家们视为了国内ERP真正能够形成竞争力的基础所在。
相比之下,DCMS显然选择了一条更具可操作性的道路。凭借自身在制造流通领域的丰富成功经验和专业化产品,加之用将经验复制推广的标准化产品模式,使得DCMS在之前的短短数月内迅速成为不容任何厂商小视的对手。"神州数码通过产品优化和市场推广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中攻城掠地,其进一步成长的潜力直接对用友、SAP等厂商形成竞争压力。"来自赛迪顾问的报告如是写道。
后来者的异军突起让国内ERP市场的乱局进一步加剧。就如同几年前服务器市场的竞争状态:国际厂商将技术下移,试图从低端市场分一杯羹;而国内厂商则一方面监守中低端市场,同时开始寻求高端市场的突破。一场全面的较量已然开始。
资本和战略成为了这个时间点最热闹的看点。不仅用友软件为了寻求新的市场突破出人意料地为航天信息"打工",同时金蝶以收购在珠三角ERP市场颇有影响的歌利来公司为标志,在加紧了资本运作的步伐。不但如此,国际厂商的动作同样紧锣密鼓,一面是SAP与东软合作,一面是微软注资浪潮通软,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合纵连横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这不过是单方面的积极备战。对于已经在大量ERP失败的案例中心怀忐忑并驻足不前的企业用户而言,让他们最终决策的关键依旧是专业化与成熟度。面对这个强硬的指标,ERP厂商们只能用成功率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