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硬盘已年过50,但黄昏还远没有到来。 希捷公司的CTO马克·克莱德(Mark Kryder)总是对“硅谷”的称呼表示不满,“我们应该叫它‘氧化铁谷’”。在他眼中,硬盘比微处理器对其他行业产生的影响更大,更重要的是——硬盘到今年已经50岁了。 走下神坛 50年前,当IBM的工程师雷诺·约翰逊(Reynold Johnson)带领他的团队一起发明了统计控制随机存取法(RAMAC)时,他也许不会想到,会由此掀开一场翻天覆地的硬盘革命,甚至对整个信息产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那之前,计算机只走过了10年光景,本身还是一个庞然大物。存储程序及数据只能依靠一些外置的穿孔纸带和磁带。然而这些“长尾巴”却有着不可弥补的缺陷—访问及读取速度极慢,容量极低,不易保管;此外,这种外部存取方式还有个致命的缺点,即顺序存储。用过录像或录音带的人都知道,这就意味着,要访问位于后部的数据,则必须从前面开始读取,十分不灵活。 直到1956年9月13日,IBM将雷诺发明的技术应用到其IBMRAMAC 350磁盘存储系统中,才结束了这一痛苦,并催生出历史上的第一块硬盘。这一天也被定义为硬盘的诞生日。那时的硬盘模样与现在大不相同,占地足有两个冰箱大,重达一吨,从侧面看就像一把巨大的梳子。 但你很难想象,当时体积如此庞大的硬盘容量却只有4.4MB(约5MB),现在看来勉强能容纳一首MP3歌曲。它的价格非常昂贵,且只采取租赁的形式,年租费为3.5万美元,约相当于现在的25万美元。但它还是给商业社会带来了惊喜,加速了大型计算机在航空、银行、医疗等领域的引入进程,并由此拉开了硬盘的第一个黄金十年的序幕。 不可否认,IBM的名字一直深深刻在硬盘的历史上。1973年,IBM发明的能让磁头不直接与盘片接触的“温氏”(Winchester)硬盘模式,成为现代硬盘的开端,至今仍在PC硬盘中广泛使用。 尽管IBM在2002年便退出了硬盘的历史舞台,但其仍是目前为止拥有硬盘专利最多的公司。就像它曾间接培育了SAP、微软一样,在硬盘行业,IBM还孕育了希捷等公司。 在当年约翰逊带队的硬盘小组中,一位年轻人迅速在其中脱颖而出,不仅创造了IBM 2321数据驱动器、第一个双面硬盘驱动器,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软盘,他便是后来被世人称作“硬盘教父”的艾伦·舒加特(Alan Shugart)。后来,几经周折,舒加特与同出自IBM的费纳斯·考纳(Finis Conner)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这便是希捷的雏形。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PC时代的到来,为硬盘敞开了一扇大门,使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硬盘也逐渐走下神坛,踏上了“平民化”的发展之路。 春秋混战 “学习遗传学的人大都研究果蝇,而避免以人类作研究对象,因为每隔三十年才有新一代人出现,其中的变化很难捉摸。”哈佛学者Clayton Christensen在其《创新者的困境》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你想了解商业领域的变化,那么就去研究硬盘行业吧。这些公司是这个商业世界中最接近果蝇的研究对象。” 可以说,硬盘行业的迅速发展,是紧随在微处理器和互联网行业之后的。如果说,在IBM等大型公司垄断的大硬盘时代,类似希捷、西部数据等公司只能匍匐前行,在夹缝中生存,那么到了PC时代,一些相对小型的公司开始真正崭露头角,颠覆了整个硬盘格局。 希捷是其中屈指可数的笑到了最后的硬盘厂商。由舒加特所带领的希捷最初所走的是一条低端路线。那个时期,投身硬盘产业的公司不下几十家,其中不乏与舒加特一样来自IBM“正规军校”的训练有素之士。 而希捷凭借技术取胜,短短几年间,它的收入便实现了快速攀升,1986年时年营业额已经超过了7亿美元。是时,3.5英寸驱动器成为业界一个新里程碑。但由于当时市场需求仍不明显,已在该项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的舒加特决定按兵不动,由此与其合伙人考纳发生了严重分歧,导致后者另立门户。不久后,希捷陷入低谷,由考纳率领的硬盘公司则步入业界前三甲。1996年,经过几次并购后的希捷,与考纳的公司重修旧好,此次合并也让希捷再回硬盘王座,并将其目标定位于高端高性能硬盘驱动器领域。 与此对比,割据一方的其他早期著名硬盘厂商,如西部数据、昆腾、迈拓等,运势却各不相同。在几次行业技术关键转变中,迈拓逐渐败下阵来,先被韩国现代电子收购,后又与昆腾合并。然而,管理高层的不断变更并没有为其业绩带来起色,终于在2005年12月21日,被希捷仅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终结了一段曾经辉煌的历史。 类似的,曾经高开高走的昆腾也由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系列决策失误而一蹶不振。在2000年PC寒冬到来之后,昆腾狠下心来将硬盘驱动器分部出售给了迈拓。四年后,尽管硬盘行业再次回暖,昆腾也并无回头之意,于今年8月收购了中高端磁带库制造商ADIC,决心在磁带这条路上另辟蹊径。 西部数据则属于半路出家,但却一直走得十分小心而执着。与其他对手的猛打猛进相比,其产品线更为单一,也从不愿冒技术研发的风险,维持了相对良好而稳定的市值,一直活得不卑不亢。 2002年,当IBM决定把硬盘部门出售给日立时,人们对硬盘发展的悲观论调达到了史上最高点。IBM作为硬盘的缔造者和先驱,其退位让许多业内人士唏嘘不已。一方面,硬盘领域多年的乱战已经让这个行业走上了“每年性能提高一倍,价格却降低一半”的不归路,利润煎饼越摊越薄;另一方面,闪存的强劲势头让遭遇低谷的硬盘,更显得江河日下。甚至一度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硬盘是不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但现在还没有人敢于做出这一结论。因为半个世纪以来,硬盘用快速的技术创新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尽管硬盘已到了知天命的“历史阶段”,但希捷、日立等公司正在力图通过新技术来保持硬盘的活力,使其在存储容量、体积及稳定性等多方面不断获得提升。目前,众厂商寄望于垂直记录(Perpendicular Recording)技术,“让硬盘容量在未来三年翻两番”。 从理论上讲,每平方英寸存储1TB将是一个极限。在此之后,希捷和日立分别希望通过“热辅助磁性写入”及“规则媒介”(Patterned Media)技术来继续维持硬盘容量维持扩增、体积不断减小的趋势。 随着体积的不断减小,硬盘开始在手机、音乐播放器等消费电子终端寻找新的出口。虽然在此方向上,硬盘遭遇了固态盘等拦路虎,但其在容量及性能上的优势显然与后者拉开了一段距离。希捷公司乐观地认为,硬盘被闪存取代将是“非常遥远和难以实现”的事。 与微处理器一样,硬盘业的“摩尔定律”也必定有遭遇瓶颈的那一天。但至少现在还远未到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