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某研究所卫星通信室科研团队攻关纪实:通天盖地追星人
来源:科学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金秋,共和国某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架上矗立的火箭直刺苍穹,许多人在翘首注视着。凌晨时分,运载火箭搭载的某型通信卫星顺利升空。人们尽情挥洒着喜悦,欢呼着成功。

    而在这喜悦和成功背后,人们应该记住,我们新生代的科研骨干们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他们英姿勃发,有着无坚不摧的锐气和活力——总参某研究所卫星通信室,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目标就是“通天盖地”。 

   使命重如泰山 倾心构筑卫星通信网

    通信网被称为信息化战场的神经网络,而卫星通信又是未来信息化战争通信保障的主要手段。我国地形复杂、疆域辽阔,发展卫星通信尤显重要。新一代卫星人肩上承担的更多是责任和使命。

    “研究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团队精神,传帮带让我们深受其益。我们倍感幸运的是,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合适的平台开展科研。”硕士毕业的女干将葛新如是说。去年冬天,某装备型号的立项进入关键阶段,但立项需要准确掌握全军基层部队信息分发需求。葛新主动请缨,只身西去边陲哨卡,南赴南疆海岛,累计行程10万公里,深入到40余家单位进行调研。摸清情况后,经过反复推演计算,她提出了选择某种特定码作为编码码型,不仅降低了研制费用,而且提高了该装备型号的作战效能。

    “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环节无漏洞,我的工作请放心。”航天人的铮铮誓言,成为该室全体同志的“座右铭”。一次次部队走访、一次次方案推演、一次次星地联试,从需求调研、总体协调、跟踪管理到质量监督,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过硬的专业技术,顽强拼搏、刻苦攻关,成为我国国防工业研制单位与我军指战员之间的坚实纽带,撑起了一片“星空灿烂”的亮丽风景。

    勇于创新超越 努力打造制敌利剑

    平均只有36岁,全部由硕士、博士组成,卫星通信室是这样一支科研团队。这个被人们誉为“追星人”的优秀群体,从以老前辈杨千里为代表的我国卫星拓荒者,到他们这新一代的卫星人,在继承中创新的精神一直薪火相传。他们走过了我军通信卫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艰难历程;实现了从跟踪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通信卫星,到自主设计我军第一颗卫星,再到拥有高技术含量的多颗卫星升空,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

    张健现在是卫星通信室主任,最初他能让人刮目相看,还是缘自他的创新精神。抗干扰技术一直是制约通信卫星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复杂电磁干扰或恶劣气候条件下,卫星通信质量将会急剧下降甚至可能造成瘫痪。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早在某型号卫星立项论证时,张健经过反复试验和测试后,大胆提出使用某种新型抗干扰技术。当时,这还是一门新兴技术,许多专家只是作为理论研究,极少有实际应用的先例。而张健敏锐地认识到,这将开启抗干扰技术的新方向。他向各级机关建议,最终使这种抗干扰技术被采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卫星的发射功率,而且使得卫星抗干扰能力成倍提高,我军通信卫星抗干扰技术一步跨越了20年。

    面对机遇和挑战,该室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新型抗干扰、星上交换机、星地一体化等新技术的相继问世和应用,标志着他们向浩瀚太空不断坚实地迈进着。

    靠忠诚和汗水换得领空星罗棋布

    当被问及何以能够完成这些繁重的任务时,高级工程师李毅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加班。

    一颗卫星,通常需要几十人的顶层设计管理人员。但是,卫星通信室这个只有15人的团队,始终管理着数颗卫星的设计和研制。李毅说,自从20年前进入卫星室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是在加班中走过来的。爱人经常说他把家当成了不需要登记的旅馆,经常是半夜三更回家倒头就睡,第二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走了。

    “有一年,我去南沙礁岛调研,看到官兵们生活非常艰苦,特别是通信不便,给了我很大刺激。”高级工程师汪宏武是个爽直的人,他给我们讲述了那段难忘的经历。那一次15天里,他只与外面通了一次电话。而长年驻守在那里的官兵,音信渺茫,甚至连给家里报个平安的通信都是很难,让他切切实实感到了自己的责任。从此,这也成为他全力奉献卫星科研的直接动力。

    天道酬勤。从共和国上空一片空白到数颗卫星日夜守护着祖国的领土、领海,从被动跟踪研究国外的卫星到掌握核心技术,该室取得了数不清的成就和殊荣。军委总部首长多次称赞他们是一个“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的战斗集体。近两年来,该室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其中包括两项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