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勾画未来四年信息化蓝图
来源:解放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崇明岛与上海本土间的茫茫江面上,一艘千吨级布缆船———“海缆2号”昨日江上缓行,为中美2号海光缆的布设作开工前的最后准备。11月初,它将正式作业。
  这是上海勾画未来四年信息化蓝图的至关重要一笔。从市信息委传来消息:市信息委与上海电信、上海移动联手,投资400亿元,构建2010年上海信息化新局面。

  这幅蓝图是,至2010年,上海将在全国率先建成信息化网络城市: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翻一番;城市内无线宽带无缝漫游切换,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享受;残疾人、老人等群体“一键”就可随时联络救护中心;所有郊区中心镇宽带覆盖,所有行政村光纤进村,让郊区与市区同样迅捷……

  从上海滩通往世界

  “海缆2号”布缆船上,比腕口还粗一圈的缆线,几公里一段卷成一卷,堆在船上足有两三人高。

  市信息委 
秘书长周卫东介绍:下月正式作业的中美2号海光缆,由5个国家和地区共同投建,是迄今登陆上海最“宽”的海光缆。它将越江而过,再从崇明东滩潜入东海,横跨太平洋,直通美国西海岸,2008年就将成为国际通信的通衢大道。

  “它的‘肚量’有多大?仅初期建设,其带宽容量就达640G,相当于普通家用带宽的64万倍,能抵目前上海海底3条光缆的带宽容量。”

  事实上,这条巨缆按计划最终将扩容至2.56T,1个“T”就是1000个G!而十年前,全上海互联网用户仅2万户,主要分布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才8M,相当于目前的1/3750。“由于太窄,业内人士形象地把这条路喻为‘小弄堂’。”

  今天,申城有800万互联网用户上网“冲浪”。深海之下,中美、亚欧、亚太、中日等9条国际光缆正从上海滩通往世界各地,这个海底“交通枢纽”目前承担着中国国际通信流量的70%左右。但以发展的眼光看,这仍然不够。

  至2010年底,上海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将比目前至少翻一番,达到国际一流品质。市信息委研究室主任项翔介绍,就网民实际使用感受而言,在不增设任何软硬件的情况下,网速将比现在再快一倍。“未来四年中,上海所在的亚太互联网交换中心(APIX)覆盖范围将大大拓展,并跨越亚太地区的地理范畴,成为国际互联网交换中心(IGX),并依托国内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及信息资源,将中文信息内容和服务辐射到全球。”

  到2010年,上海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宽带网络之一,其核心节点和最终用户的端口速度将大幅提高,有能力普遍为市民提供每秒8M、最高达20M的接入速度。

  一个数字化的上海

  其实,在未来四年的信息化蓝图中,有些目标两年后就将在全市全面推广———

  对人们日常生活来说,无论市区哪个角落,只要手持一台笔记本电脑,随时都能上网“冲浪”;尚在下班途中,家里的空调就可用手机“遥控”开启,电饭锅也能提前煲汤;油盐酱醋缺了,一条短信就能轻松搞定;若是出差在外,家庭防盗系统还能在发现异常时自动生成短信,立即发送给你和保安……

  其实,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决定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政府的信息化水平已成重要标志。四年前,当“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市长信箱、百姓评议、在线咨询和投诉等,为老百姓与政府的沟通打开了一个迅捷的渠道。在未来四年的信息化蓝图中,对政府的信息化也作了这样的规划:到明年3月,政府移动办公系统试点将完成,公务员可通过短信、WAP实现移动办公。

  上海提出了在2010年初步建成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基本框架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网络至关重要。比如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服务部门将面向所有内外资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提供高速网络联接和网络冗余备份;支持金融企业加快发展电子支付终端;合作发展综合电子支付,提供包括小灵通、固话、网络等多种支付方式。无线POS机,让你在酒店、餐饮、超市方便使用银行卡;无线ATM机,可通过手机GPRS模块,迅速无线取款;手机银行,随时随地查询账户、买卖外汇、银证转账;而银行卡与手机的互联,也让你能在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发觉自己的银行卡被人盗刷。

  今天,在上海若干重大市政重大工程建设中,信息通信与网络已在与其同步建设,2003年的磁浮列车、2005年的洋山深水港等,都在建设的同时实现了优质通信网络的覆盖。而四年后,在数字化生活的上海,集查号、问路一体化的综合指路热线能让地图“听”得见;网络医疗服务平台让医院特色、名医预约、健康百科,甚至天气预报尽览眼底;至于世博会时,全新建立的网上3D世博,将为全球7000万世博会现场之外的人群,提供一个虚拟观摩方式,无论何地随时都可观看任何一个会场的精彩……

  不仅仅是转危为安

  急揿电话机旁的红色按钮,松江90岁的何老太得以转危为安。

  深夜独自在家突发急病的她,一键接通“安康通”服务中心,“120”救护车便迅即赶至,将老人送到附近医院抢救。

  截至目前,本市老年用户累计点击使用“安康通”已达60万余次,其中4000余位老人因病紧急按钮、得治及时,挽回了宝贵的生命。“安康通”服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24小时轮流值班,平均每天受理老人呼叫500余次。而且,不仅有急事可找“安康通”,护理、家政、速递、票务等各种问题,也都可找“安康通”。这项被老人誉为“身边的电子保姆”,今天已有用户5.2万。“老人只要拨打服务热线962200,通过电话语音方式与服务中心进行交互,在电话响起同时,服务中心的电脑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居民所属居委、住址和电话,值班人员立即通知相应服务单位上门服务。”

  信息化发展成果应为全民共享,作为弱势群体的老人和残疾人等同样有权利享用。

  其实,在未来四年信息化蓝图中,类似“安康通”的一些项目现已开始实施。如今天最新推出的信息产品“生活好帮手”,融合语音和短信接入技术,实现“一键式”家庭救助和生活咨询服务。老人和残疾人如遇身体不适等情况,只需按动话机上的红色按键,就可将救助短信发送给家属和社区信息管理平台。目前,“生活好帮手”首期在徐汇区康健街道、湖南街道200个老人用户试运行,以后将大规模推广。不久,为老年人定制特殊按键与屏幕大字的手机也将问世,无论老人身在何处,遇有紧急事件,只要通过手机上一键呼救按钮,就能得到服务中心的帮助。

  信息化发展不仅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还为他们创造健康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老小孩数码港”示范点正在本市多个社区开展,老年人可以在这里学习上网,享受“冲浪”乐趣;从本月起,本市10岁以上聋哑人,都将获得一张“聋哑人套餐卡”,享受以短信为主的优惠套餐服务,方便与亲朋沟通。

  从四五天到几秒钟

  周皆明端坐电脑前,打开企业法人数据库,全镇95%以上的税收数据一览无遗。以前四五个人要花四五天时间才能做好的报表,“今天通过网络,企业能一次直接上报,我也能在短短几秒钟内,统计出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位浦东张江镇副镇长说,“现在,桌上文件少了,数据准了;开会传达少了,工作效率高了。”

  事实上,上海城郊政务信息化正全面铺开,未来四年中上海将培训千名城郊乡镇干部,实现市区镇各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网上信息传报、公文流转和协同办公,数字化镇、数字化村将比比皆是。

  在电话“村村通”早已成为现实之后,四年后的上海,宽带也将“村村通”。届时,上海所有的行政村都将光纤进村,宽带网络将覆盖到户,实现郊区宽带网络接入达到市区水平。上海移动承诺:加强郊区手机营业厅建设,增加服务网点数量,到2007年底力争达130家左右;2010年,服务网点达到“一镇一店、一村一人”的目标,还要让农民用得上、用得好手机,针对农民客户通话特性推出低价位、方便实用的“郊区卡”等服务,让2010年上海市郊手机普及率达到95%。

  “科技兴农、信息助农”。如今,上海农业“五网一线”之一的上海农业网,日均点击量竟达15万次,近一年来访问量又增20%以上,迄今已逾3.2亿次。在此基础上,上海移动与市农委合作,还将利用短信、WAP等方式提供移动气象、农业科技咨询、供求价格等信息服务。

  根据未来四年的蓝图,明年,农民兄弟就可用手机发短信到农业网咨询,得到在线专家的科技指导,并在手机上收到答复。“价格速递”服务还能定制蔬菜瓜果种类,每日通过短信将最新市场价发至农民客户的手机,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市场先机。

  根据未来四年的蓝图,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明年将试点数字农贸市场,买卖双方都可通过信息终端或手机,将信息提交到交易平台,达成协议后还可通过“手机钱包”等完成电子转账。

  根据未来四年的蓝图,农业生产的远程监视和自动化控制也能利用无线网络实现,有关试点明年进行,农场主能远程监视养殖场、种植园,更能远程精确控制温度、湿度以及灌溉等设施……

  未来四年信息化蓝图已经展开。

  打造一个优质的数字化上海,我们正行进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