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来源:人民银行网站 更新时间:2012-04-13

 

   
    长沙县位处湖南省会长沙市近郊长株潭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具有良好的区位和基础设施优势。我县通过兴工强县,园区兴工,项目兴园,科技兴项目,全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高效发展的良好态势。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县政务公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

一、深化认识,把握政务公开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潜在动力的本质特征

    政务公开是坚持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形式,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项强根固本的重要工作。它不仅是各级党政机关提高工作效能、改善党群关系和保障各级党政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举措,而且是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打造招商引资洼地效应的重要手段。从相对长远的时期看,政务公开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并不亚于区位、交通和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条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说,政务公开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不断深化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努力提升工作水平,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第一,通过创新运作程序,优化办事机制,组织协调计划、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消防等相关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这个公共行政平台上相互配合,开展联合审批和联合踏勘工作,使行政许可更加快捷,有效降低了投资业主的投资和运作成本,直接带动了经济建设提速增效,受到投资开发商、建设方的肯定和好评。中南汽车世界是我县投资规模最大的第三产业项目,由于政府服务到位,启动两年多时间就已完成投资16亿元,实现税收9800万元。落户星沙的长沙市第八医院,是我县去年引进的公用事业重点项目,投资达2.8亿元,在办理行政许可时,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一路绿灯,仅半个月时间就按承诺办好手续,现不到一年时间,一期工程主楼已近竣工。这些典型事例所昭示的,是我县的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而更深层的意义是,增强了我县在区域竞争中的聚集效应,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今年元至6月,全县已引进外资项目12个,内资项目97个,引资总额达37.5亿元。

    第二,依托政务公开,落实民心工程,拉进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县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工业经济不断扩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城镇对乡村的拉动作用日益彰显。为实现全县城的协调发展,我们在工作精力、领导力量和财政投入上,围绕提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地位,以政务公开为依托,每年一步一个脚印,实施了一系列的民心工程。2002年我们从财政挤出资金8483万元,痛下决心,关闭了“互助储金会”和“合作基金会”,杜绝了农村金融风波的出现,确保了农村的稳定。2003年,县财政拿出8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改变了过去农民生病“有钱钱挡,无钱命挡”的医疗状况,保证了农民的就医就诊,基本杜绝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2004年,县财政又拿出4800万元,在全省率先全部减免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深度发展。2005年我县又在湖南率先实行了计划生育少生优生的奖励政策兑现,增加农村农民收入,解决了独女户、双女户生活和精神的负担,使全县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向前迈开了坚实的大步;同年,还参照省会长沙的标准,在全县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县域内弱势群体的安居乐业。这一系列的民心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群众极为关注。由于依托政务公开,注重“阳光”运作,保证了工作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按个人缴纳,政府补助,集中管理,社会监督的原则来运作的。农民每人每年缴纳10元,遇大病可获得上限为1万元的医疗补助。为了让农民了解资金运作情况,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内外监督,在坚持逐月对获补对象张榜公示的同时,还成立了以人大、政协、纪检监督机关牵头的监督领导小组,聘请专职监督员,开展监督走访和审计活动。这项工作启动两年来,全县有32948名农民获得了补助,其中有2451名农民获得大病补助,获得1万元补助的农民达198名,群众十分满意,今年覆盖面已达95%以上。又如从今年开始启动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低保对象的确定和低保金的发放,由于在操作机制上完全按政务公开的要求进行规范,采取了由村民小组讨论推荐,村支两委组织评议,乡镇复核,再在村组公开征求意见后最后确定的严格程序,使运作的各个环节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得到了低保对象和村组群众的一致好评,为这项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实施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创新机制,采取强有力措施保障政务公开宽领域、多层次全面推进

    第一,健全完善工作体系。为使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县政务服务中心合署办公,为正科级财政全额拨款常设机构,负责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考核评估等日常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办公室为同级政务公开的直接责任单位,一名副职为责任领导,办公室主任为政务公开联络员。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行政一把手负总责,主管副职亲自抓,专职人员具体抓,纪检监察、政务公开办督促抓的格局,构建了上下联动,多方协调,齐抓共管的政务公开工作网络。安排5名副县级的督办员到中心工作,组成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专门督办队伍,同时在县监察局内设立了县行政效能监察室,加强对县、乡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的监督。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县政风行风测评范围,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农村基层负责人中聘请了一批政风行风监督员,定期反馈监督意见和建议,每年度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政风行风情况,包括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测评,对政风行风评议好的前三名给予3万元的现金奖励;后三名对其党政一把手进行警示谈话,测评结果与县委、县政府对各级各部门的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和评先评优、干部任免挂钩。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强力督促整改;对在行政中不作为、乱作为,损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黄牌警告和纪律追究。

    第二,构建全新的行政服务平台。县政务服务中心是我县深化政务公开的产物,现进驻部门单位34个,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227项,工作人员157人。中心运行8个月来,已受理审批和服务事项14054项,办结13533项;收取各种政府非税收入2.73 亿元,代理收取国土购地款、税收保证金、社保资金、税金等4.98亿元。作为一个全新的行政服务平台,其优势主要显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改善了政务服务环境。县财政在中心建设上投入了2500多万元,使中心各项设施都达到较高水平,既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一流的办事环境,又为全县各政府职能部门搭建了一个更适应职能转变要求,更便于集中管理和有利社会监督的行政服务载体。现全县进入中心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已达到80%,与企业密切相关,群众又极为关注的国土、规划、建设、房产、环保、工商、公安、林业、劳动、消防等部门都全部进入了中心;电信、电力、邮政等公用事业单位也在中心设置了窗口,开展便民服务;中心还设置了中介服务区,引入多家中介构进入,实行有序竞争。中心的建立,使全县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办理,在操作机制上实现了统一,在透明公正上得到了保证,有效促进了全县政务环境的整体改善。二是极大提高了行政服务效能。中心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宗旨,按照“一门受理、窗口运作、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要求,努力构建“窗口围绕群众转,部门围绕窗口转”的协调办事机制。各进驻部门通过整合职能,对窗口实行委托授权,使窗口工作人员对进入事项既能受理,又能办理,有责有权。对一些程序较复杂、关联度较大的联办事项,则设立联办事项受理窗口,采取联合踏勘、会议联审等方式进行联合办理,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中心运行以来,各类承诺件的办理时限已在整体上比进入中心前缩减了30%,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缩减了10天以上。三是有效规范了行政服务行为。中心实行办事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收费标准和依据,办事结果“六公开”。近两年来,根据各级文件精神,我县先后清理消取行政审批事项292项,收费项目293项。通过对过去的优惠政策进行了重新甄别和审定,制定了《长沙县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税费收取办法》和《长沙县招商引资收费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审批办法》,采用软件对进入中心办事的非税收缴项目和标准进行统一管理,有效地杜绝了乱收费、搭车收费等违规现象,维护了群众和企业的合法利益。中心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之”,实行规范化服务,加强对窗口工作的内外监督,有效规范了行政行为,促进工作人员在中心这个“阳光平台”上更好地为民服务。

第三,不断深化工作要求。根据中央、国务院及省、市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要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促进全县政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提高。一是全面规范公开内容。本着切实可行,便于操作,有利监督的原则,统一规范了县、乡(镇)政务公开及村(居)务公开的内容。县本级以城乡发展规划、财政预决算报告、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征地拆迁和经营性土地使用出让、税费征收和减免政策的执行等情况为公开重点;乡镇以贯彻中央有关农村政策,以及财政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筹资筹劳等情况为公开重点。其他如人事任免、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县、乡机关内部事务的公开也全部列入政务公开的范畴。学校、医院以及水、电、通讯等公用事业单位重点抓好办事收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的公开,进一步增强办事的透明度。在工作中,还突出抓了土地划拨、公共项目投资、征用土地补偿及安置标准、学校收费四项制度的落实。如从去年以来,我县全面推行公共项目投资评审制度,凡政府性投资的公共项目,都要在投标前和施工结束后两次进行评审,并在法定时间向社会公示,既提高了投资的科学合理性,又抑制了中标后随意变更工程和变相扩大规模,造成低高中结的现象发生,更有效地发挥了政府资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努力创新公开方式。通过强力推进电子政务,我县已形成县、乡畅通的信息网络,凡已明确必须全面对社会公开的县、乡政务信息,都及时在政府网站上公开发布,群众和企业可随时根据需要查阅。对与群众和企业关联度大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还同时通过政务公开栏、《服务指南》和《办事须知》、电子滚动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全面公开,办事过程和结果一律登陆中心网站,进行统一监管。村(居)务公开以村级财务及其他农民群众需要了解的村级事务的公开为重点,在形式上也明确了“三公开”的要求。即在人口稠密及交通要道设置固定公开栏进行公开,在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小组会议、党小组会议上进行公开,将公开内容打印成册发放到农户手中进行公开。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我们一方面全部实行村帐乡镇代管,一方面由村民选举产生村级财务监督小组,对村级财务收支进行监督,按季度进行公开,有效增强了村级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长沙县人民政府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