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市场供应,我们建设副食品基地、食品放心工程、治理餐桌污染,使市场逐步规范化;在商贸流通方面,我们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把超市开到农村,让农民放心消费。”党代会代表、泉州市贸易发展局局长寇富衍说。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由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实施,从2005年起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在每个省一千个乡、一万个村按一定标准建设乡镇店和村级店。
泉州将力争用三年时间发展和改造乡(镇)“农家店”超过1500家。2005年,晋江、南安、惠安、安溪4个县(市)被纳入商务部试点县(市),发展了农家店546家;今年,泉州又新增泉港、石狮、永春、德化4个试点县(市、区),计划在8个试点县(市、区)的乡(镇)和村建立645个消费品农家店和农资农家店,并已建立6个县级生活消费品配送中心。明年,8个试点县(市、区)的乡(镇)、村则计划建立400个消费品农家店和农资农家店。在发展的农家店中,还将建设万村千乡龙头企业信息服务站50个,供销社系统基层信息服务站90个,村级商务信息服务点169个,农产品集散地商务信息网站1个等,开展商务信息服务站建设。五年内实现每个县(市、区)、乡(镇)、行政村都有一个农产品信息站点。
寇富衍认为,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活动,商贸龙头企业到农村开辟市场,通过统一配送、统一管理、连锁经营,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民可以放心购买自己所需物品。
记者走访:村门口的现代超市
昨日,在泉州市供销社陈文强书记的引领下,记者来到南安金淘、眉山,走访了几家农家店,了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农村建超市”为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南安眉山乡,71岁的苏秀冬老阿婆,坐在村上小眉农家店门口的板凳上,悠闲地晒着太阳。
“东西多了,质量有保证了,价钱公道,我们欢迎。”对于这家开到家门口的供销社农家店,苏阿婆作了这样评价。
眉山乡地处南安北部,位置偏远,以前逢年过节,村民要买些日常用品,都要跑到十几公里外的金淘镇,相当不方便,“有时候为了买几桶花生油,就得往镇上跑,来回得花上半天时间。”
小眉农家店店长石彩莲说,农家店开业以来,生意还不错。商品统一货架摆放,整齐多了,并且明码标价,村民也喜欢过来买。“我们的货物80%以上都是供销社配送的,货物品质有保证,而且通过收银台电脑与总部联网,总部可以清楚地知道,店里什么货好销或者缺什么货,可以及时地补给。”石彩莲说。
而南安市金淘供销社自选商场,这是一家位于镇上的农家店,商场楼上楼下总面积1300平方米,拥有员工30多人。这里,除了经营副食品、日用品外,还经营中高档服装、电器等,品种齐全。
“该商场自开业以来,积极适应农村消费变化,拓展经营服务领域,采取‘店中店’的经营方式,先后加盟东南医药连锁、中国移动通信,经营中药、西药、保健品及部分医疗器械2000多种,经营手机、泉灵通、电话等通信器材,还与当地邮政部门合作,建设邮政‘三农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信函、包裹、代收各类电信资费、代办邮储中间业务、电子商务物品配送、农村科技下乡服务,实现了多业态、规模化经营,既改善了农村的消费环境,拉动了内需,又提升了商场的竞争力、亲和力和影响力。”金淘镇供销社主任叶志芳说。
在记者昨日走访的农家店中,除部分是新建的,大部分是由旧供销社改造而成。经过改造,过去设施简陋、货物单一、货色低劣的农村小店,摇身一变,成了和城里一模一样的现代超市。
“不仅仅是视觉上、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泉州市供销社书记陈文强说,有了这股农村商业贸易活力的注入,农村市场气象更新,商品质量有了保证,经营品种和经营规模大幅度提升,有效地遏制了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
商机:这里的“金矿”有待深挖
不光是南安,晋江、安溪、惠安等地的农村也相继建了很多连锁经营的农家店。
据统计,泉州农村的消费总额仅占全市社会零售总额约40%,农民支出仅占收入的70%左右。“从这组统计数据看来,我市农村市场存在着很大的消费潜力。”泉州市贸发局市场科吴科长说。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开展,其核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运用现代流通方式,以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利益,方便消费,放心消费为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给农村零售业带来了一个充满发展机遇的春天。
作为农村供销主渠道的供销社,自然不愿意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泉州建设和改造乡、村级标准的“农家店”中,各级供销系统就占了半壁江山以上。
按照市供销社的“十一五”规划,将筛选358个项目,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建设44万平方米经营场所,采取集体经营、联合经营、承包经营、加盟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兴办农家超市,发展现代流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今年将力争70%的村有农家店。
明年,泉州将加大大中型流通企业的加盟力度,组建市农村消费品物流中心,力争使我市每个村至少有一个标准的农家店。
便民:假货没了价格也实惠
目前,农村消费市场存在不安全、不实惠、不方便的“三不”问题。由于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的打击力度不大,农村成了城市假冒伪劣商品的最大转移地;农村采购成本高,商品价格高于城市,引入现代流通方式可以降低商品的采购成本;富裕起来的农村群众需要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商场满足其消费需求。
“通过开展万千乡市场工程活动,商贸龙头企业到农村开辟市场,一方面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统一配送、统一管理、连锁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少了,坑农害民的事件没了,农民可以放心购买自己所需物品。”泉州市贸发局许渊朝调研员说,“同时,这些商贸龙头企业的定价稳、价格低,降低农民生活消费支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另一方面通过逐步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逐步把现代化的消费方式送到了农村。”
纳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农家店,经营范围涉及副食品、日用品、家电、生产资料等多个品种,而这些农家店里的生活资料商品50%以上由公司统一配送,生产资料商品则90%以上配送。据泉州市贸发局市场科吴科长介绍,村级店40平方米以上,要有600种商品,主要是日用品;乡级店在300平方米左右,1500多种商品,然后统一配送。通过配送,杜绝了伪劣商品进入农村消费市场。
农家店不仅为农村消费者提供了便利服务,改善和引导着农村的消费生活,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工业品双向流通。许渊朝调研员分析,农家店的设立方便工业品下农村,农产品进城,解决农民创收难的问题。诸如安溪联谊润家和一些农村基地签订了长期包销合同,农村新鲜蔬菜、水果可以直接收购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运到城里,经过加工、整理、分解、包装,供应到城市的各个超市;中联集团公司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把城市市场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农民。
总的说来,“由于采取统一配送货物,在农家店里购物,商品的价格和城里的超市差不多;和村里的小杂货店相比,商品质量则更让人省心、放心,让农民放心消费。”陈文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