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召开政务公开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会议
来源:淮安日报 更新时间:2008-03-14

本报讯 昨天上午,全市政务公开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会议在市区召开。市领导樊金龙、俞军、刘泽源、孔本余等出席会议。


    与会人员观摩了市地税局深化政务公开的现场和市国税局“流程再造”电视专题片。市国税局、地税局先后在会上作经验介绍,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作了会议发言。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俞军对我市近年来政务公开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后工作作具体部署。俞军说,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采取扎实措施,认真抓好政务公开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政务公开方面,市里建成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政府门户网站两大政务公开平台,各地、各部门普遍采取了设立政务公开栏、公开墙、电子显示屏、“一站式”办事窗口、发放办事指南手册等形式,有力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方面,全市共开展警示教育520次。目前,市“510”廉政账户共收到退款23万余元,各地、各部门共收到主动上交款项200余万元。今年1至9月份,全市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06件,查处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14人。


    市长樊金龙在会议结束前讲了话。他说,在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改进政府工作的新形势下,无论是外部市场的情况、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是政府的自身建设,都要求我们把政务公开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推进政务公开和治理商业贿赂,是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推进政务公开和治理商业贿赂的核心目的,是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推进政务公开和治理商业贿赂的关键,是增强政府对外部市场和人民群众的适应性。推进政务公开和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实现“五个突破”,即在行政流程再造上求突破,在电子政务上求突破,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招投标交易中心建设上求突破,在ISO9000质量认证管理上求突破,在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治理上求突破。各地、各部门,要把推行政务公开、治理商业贿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政府的其他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一部署。要强化问责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承担起对本行业、本领域的管理职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对已经造成社会危害的现象,更要迅速出击,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