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系统建设案例
来源: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北京市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系统(国家试点)

1.1 需求概述

2002年10月25日,国信办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国信办[2002] 62号文,要求在北京、青岛、杭州、深圳四地开展企业基础信息交换试点工作,并提出了企业基础信息交换试点方案。2003年7月16日,针对62号文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税发[2003] 81号文,进一步明确了工商与税务的信息交换内容、信息交换制度与机制,并要求自9月1日起开始执行。北京市工商及税务部门根据81号文的要求,组织拟订了实施细则,按照北京市的地方实际,对交换内容、交换方式与周期进行了进一步补充完善。

为落实62号文的各项工作,促进相关应用的开展,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牵头,联合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编办、市社团办,提出了北京市落实62号文的具体措施,建设北京市经济社会基本单元基础信息交换系统(以下简称交换系统),实现上述单位之间的经济社会基本单元基础信息交换,以提高政府对经济社会活动的监管力度和执法水平,优化北京经济发展环境。

北京市经济社会基本单元基础信息交换系统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整合,推进电子政务应用。交换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是:选用先进、成熟和稳定的信息交换基础软件,建立信息交换平台,依托于北京市电子政务专网,实现包括国税、地税、工商、质监、编办、社团在内的不同部门之间的经济社会基本单元基础信息交换,完成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比对和整合,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和重复利用。

系统的总体业务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

(2)实现业务系统和交换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

(3)提出数据比对模型和方法,对不同部门的信息进行比对

1.2 系统设计与主要功能

1.2.1 系统总体结构

交换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系统。部署在信息办、国税局、地税、工商、质监、编办、社团办等各个交换节点的交换前置机通过北京市电子政务专网进行连接,构成信息交换平台。其总体结构如下:

图1 交换系统总体结构

1.2.2 交换平台技术实现

采用eStar系列作为交换平台的基础支撑软件。eStar系列集成软件套件包括eStar BPMS业务流程管理系统3.0版(以下简称eStar BPMS)、eStar Connect-!T 应用集成服务器3.0版(以下简称eStar Connect-!T)和eStar SmartAdaptors智能应用适配器3.0版(以下简称eStar SmartAdaptors)三个软件产品,这三个产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eStar 应用集成体系结构,形成端到端的应用集成服务体系和信息交换体系。

各个节点的eStar Connect-!T连接成消息软总线,实现可靠的消息传输和路由功能,各个节点的eStar SmartAdapotrs系统负责连接共享数据库和消息软总线,即从共享数据库提取新鲜数据交给到本地eStar Connect-!T,由本地eStar Connect-!T系统发送到其他部门的eStar Connect-!T,接收单位的前置机上的eStar SmartAdaptors从消息总线上提取信息,保存到本地的共享数据库中。

交换系统的总体处理流程如下:

图2 系统总体处理流程

系统处理流程分为发送方和接收方两个方面,每个部门既是发送方又是接收方。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由交换平台完成,数据交换的流程如下:

图 3 数据交换流程
 

1.2.3 系统主要功能

(1) 数据比对功能

数据比对是各个部门根据本部门业务需要,对来自各个部门的数据按照自己的比对要求进行数据比对,查找出符合比对规则的数据,并以列表的方式在页面上显示,同时用户可以将比对结果导出为数据文件。

(2) 数据导入功能

数据导入功能主要是通过浏览器将本部门的需要对外共享的数据文件上传到WEB服务器中指定的路径中,然后再调用数据导入工具,将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导入共享数据库中,实现业务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

(3) 发送数据查询功能

发送数据查询主要是对当前部门向其它部门发送的数据进行查询,不同部门的查询内容以及查询条件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查询内容以及输入相应的查询条件。

(4) 接收数据查询功能

接收数据查询功能是用来对接收到的其它部门发送的数据进行查询,不同部门的查询内容和查询条件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查询内容以及输入相应的查询条件。

(5) 数据导出功能

数据导出是与接收数据查询相结合的功能,当用户查询接收数据时,可以使用数据导出功能,将查询的结果写入相应的数据文件中,并供用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