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网站更应该强调互动功能
来源:南方都市报 更新时间:2008-03-14
  
  在2004年的时政词典中,“信访”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2005年新年伊始,又有两条关于信访的新闻映入眼帘。1月5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信访条例(修订草案)》。1月15日新华社再报道,国家信访局网站正式开通。看来,继续推进信访体制的改革,将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信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和工作成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将是持续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按照正式的表述,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发扬民主、体察民情、接受监督、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作为最高一级的政府信访部门,国家信访局的工作职责是:处理国内群众和境外人士来信来访事项;反映来信来访中提出的重要建议、意见和问题;综合分析信访信息;协调督导解决重要信访问题;指导全国信访系统工作。

  信访工作是对应于“来信来访”的。信访工作之所以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是因为“来信来访”早已演变成一种极为复杂而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即“上访”。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上访”成了社会矛盾和底层冤情的一种传导渠道,上访者数量之多而又鱼龙混杂,所反映问题之广而又芜杂不清,已经大大超过了信访部门的承受能力。上访若没有结果,反过来会刺激更多的上访和更高层次的上访。对于这些上访者来说,套用过去常用的格式,叫做上访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是做文章,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谨。上访行为朝向复杂化方向发展。总之,上访现象浓缩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信访部门首当其冲,承受了很大压力。

  围绕着信访而产生的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的改革因此迫在眉睫。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改革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建立了“中央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从最高层开始重视解决群众上访的问题。其次,不同地方和不同部门之间进一步加强协作,以期逐步形成“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大信访格局。这其中,包括了在立法和行政的角度上重新定义信访部门的地位、权限与职责。最后,加快探索建立更为合理的信访处理机制,以逐步减少常常聚集在政府机关门口申冤的人数。

  就信访部门本身而言,最直接的任务就是改进工作程序和工作手段,提高处理来信来访的工作质量。从这方面来看,国家信访局网站的开通,是借助电子政务平台而实行的积极改革措施。除了国家信访局之外,许多地方政府此前也已经开通了信访网站,在工作程序的改革上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但是我们在肯定这些改革的同时,还希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信访工作在目前局势下的特殊重要性来看,信访网站的建设,理应十分重视并突出网站的互动功能。然而遗憾的也正是这一点。

  点击新开通的国家信访局的网站,我们看到的是局领导介绍、信访局职责、机构设置、工作要闻、信访法规、信访指南。在新闻报道中这样说明:通过这些栏目,可以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访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介绍信访问题处理程序,公布信访工作的最新动态,提供信访工作有关信息等。从这里不难看到,网站突出的是部门的宣传功能,而不是互动功能。更重视自我宣传,而不是首先强调互动,这是许多政府网站的通病。能不能设置并公布电子邮箱地址以更方便使用?能不能设立更多的热线电话?能不能把更多的力量不是放在宣传,而是放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方面?为了真正有效地化解严重的上访问题,从这些角度提出期望,应该不是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