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看航空工业计算机信息安全
来源:搜狐 更新时间:2012-04-13

 

  《世界防务》及《美国军事》站站长

  从自保密等方面的考虑,枭龙、飞豹及大部分新型武器均以模型展出,并且部分模型也昙花一现,立即消失,直9某型模型,30日即已不知去向……29日的中国发动机的进度表上“目前中国针对第四代战斗机的新一代发动机已经投入研制”的字样也被胶布给封住,其涡扇发动机的图片也被完全覆盖。
 
 
 
难怪网上出现“别让珠海航展变模型展”的感慨。

  展示我国航空工业的辉煌,是航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展示与保密也无疑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即要展示就不要怕别人窥视,即要保密就不要外露,遮遮掩掩,反倒吊的是自己人的胃口。毫无疑问珠海航展上国外特工人员混在其中,搜集情报已是公开的秘密,该看到的早就看了,一天之后藏起来不知还有什么意义。从武器装备情报收集的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武器装备研制的进度状况,即“你在干什么?”;二是具体的武器装备技术资料,即“你做的是什么?”。我们在干什么?航展上已遍示天下,无须遮掩。我们真正要防范的是不能让国外情报机构知道我们“做的是什么”。这才是各大航空集团保密工作的核心所在。

  正如一首歌里所唱:“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牧马汉子的酒壶里。”,信息安全的源头在哪里?“在干什么?”到“做的是什么?”,再到“用什么做?”,至此,我们已能清晰地看到,航空工业所有的技术资料、设计思想在科研人员的头脑里,但却存储在各相关单位的计算机里。计算机信息安全就是我们与国外情报机构都关注的“源头”了。

  筑建完整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已成为航空工业乃至整个国防工业迫在眉睫的事情,“中国计算机信息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计算机泄密、窃密事件不断发生,给国家、军队、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根据美国联邦安全局的资料显示,90%以上的信息安全问题来自内部用户窃密或泄密,在计算机安全事件中信息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连续5年排在第一位。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内部网络信息安全成为计算机信息安全更为关键的领域。”(引自长缨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技术白皮书)

  2003年国务院27号文件第一次把信息安全提到了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并提出了“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信息安全管理方针。各大航空集团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信息安全建设,但我们起步晚,尝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1、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缺乏,技术手段不完善;2、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体系还有待完善;3、行业内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现状仍还比较混乱,各自为战,缺乏一个国家层面上的整体策略;4、专项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人才极度缺乏;5、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太少,大多沿用国际标准。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国家监督管理机制和法律保护。等等。

  热闹非凡的第六届珠海航展即将落下帷幕,展品撤回后才是境外特工人员真正活动的时候,借此给我们各航空集团提个醒,警惕哪双看不见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