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奏响信息化乐章
来源:中国信息化 更新时间:2012-04-15

 

  ——北京市第九中学信息化建设纪实  
 
 
  坐落于文化底蕴深厚的翠微山下的北京市第九中学,是目前石景山区唯一一所重点高中和北京市普通高中示范校。始建于1946年的北京九中,今年5月份度过了她的“60周岁”。

  序曲2001

  走进九中,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钟,凝重的红墙、活泼的绿树相互映衬,显出校园特有的氛围。

  九中信息中心主任郭宗旺介绍说:“九中的信息规模化建设始于2001年,起步晚,但见效快。五年来,九中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一直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经历着风风雨雨,有一些心得,也有一些反思。校园网建设和应用的关键是什么?我们认为,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也不是在网上放多少软件的问题,关键是要在学校里营造校园网的应用氛围和环境。“

  目前,学校建有千兆校园网,所有教室装有液晶式投影机、实物展台、奔4电脑,教师与学生可利用现代化设备为教学服务。现代化的图书馆内设有可容纳近100人同时上网的电子阅览室,校园网上建立了清华同方和科利华两个教学资源库。那么这样一所升学率高的重点中学,信息化应用情况如何呢?为此,本刊记者走进这所花园式学校,看看该校五年来取得的成效。

  从“旧三件宝”到“新三件宝” 语文教研组的刘老师说,回想二十年前的课堂,老师一手执着教鞭,一手拿着粉笔,滔滔不绝地讲45分钟,生怕赶不上进度耽误了学生。一堂课下来,老师嗓子哑了手酸了,学生呢,笔记写得密密麻麻,但是一不小心听讲,就会“身未动,心已远”。这种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教育,受到人们的质疑。刘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个体的主动行为,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知识。从这个意义看,知识是无法灌输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

  当我们从“教鞭、粉笔、小黑板”教学三件宝过渡到“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电子讲稿”新三件宝,数字化教学把同学、教师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时,我们的教师该怎样才有所为呢?

  从现代教学的角度看,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把大量生动的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以电子化和形声化的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视听并举,加深、加快感知和理解,对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对于节约时间,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对于启迪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都是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的。

  但是,有了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引入信息技术,不等于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不等于就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了电脑,学生会不会在课堂上不用心听课,而是沉迷于电脑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老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有挑战性、有意义。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是九中老师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九中,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概念,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互动性、大容量、多媒体等特性来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

  丁零零,丁零零……下午第八节课的上课铃响了。高二(六)班的班长走上讲台,他有条不紊地将事先做好的PPT文件放入讲桌上的电脑里,然后打开文件,大背投上呈现出“奥运知识竞猜”几个大字。班长向同学们介绍了几项活动的游戏规则后,屏幕上又出现了一个射击的图形。一位同学背着屏幕,另外一位通过肢体模仿描述这个动作,就是“一个比划一个猜”。本次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参加,气氛高涨。令记者惊讶的是,这些面临高考压力的同学对奥运知识同样了如指掌,与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形象大不相同。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他制作的这个PPT文件都是无可挑剔的。班长告诉记者,PPT文件是他和几个同学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上搜索和下载制作的,现在每一个教室的电脑都能上学校的内网和外网。通过亲自参与主题班会的策划,他开阔了眼界,同时缓解了紧张的学习压力。班长还说,他们还有自己的班级网站,设立了班级相册、荣誉榜、学生作品等具有班级特色的栏目。

  高一年级的学生开展了“石景山区热岛效应调查研究”,学生们聘请了化学、生物老师作指导,师生共同借助校园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实地开展调查,最后撰写了研究报告,得到了市区专家和校领导的高度评价,师生们感到收获颇丰。

  校长郝显军认为,信息时代的人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获取、分析与加工能力(这也是一种创新能力)。面对人类的困境,新世纪的接班人应当具有更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社会对人类发展的需求就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可以这样说: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比以往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发展人的创新能力。

  九中有计划、有目的开展信息技术课。通过信息技术课学生学到用电脑获取、分析处理、创新信息的能力。如怎样从Internet上查询信息、收发邮件、远程交流;如何用Office、Photoshop、Flash、Author ware、几何画板分析处理信息。每学期学校还开展学生网上作业展,要求每个学生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制作电子报刊、网页、绘画、动画等作品,通过网上投票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浏览、参与投票、互相评价,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用电脑可以做以前无法完成的工作,如动画等,同时可以大大扩展知识,增长见识。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百花齐放。”郭主任说。

  网校不能取代学校

  新颁布的我国高中课程标准将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到了很高的位置,网络时代的自主学习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网络时代的自主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学生知识自主建构的能力的培育。网络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

  网校作为平日学习的一个有益补充,具有以下的优势:首先,没有时间限制,通过网校,学生随时可学习,可以通过视频、文字复习;其次,网校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有众多精选的习题、试卷点评供学生使用,并且学生本人问过的问题、做错的题目、写过的文章都会自动收集成集,供学生回头重温;最后,学校教育是一种普遍教育,很难照顾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在网校里,后进生可以多复习,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就可以预习新知识,或做拓展训练,即使同一个学生,同一科目的某一章节有漏缺,甚至某一课的某一部分有漏缺都可以通过搜索重温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但是,网络教育不可能取代学校教育,它只是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郭主任说,“首先,网校无法提供及时的、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有疑问,网络上无法及时给予解答,而老师也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其次,个体学习会出现失控现象,有些学生利用上网时间偷偷地进行聊天和网络游戏活动,有些学生在网络冲浪,却完全离开了预定的课程目标,结果收效甚微;再次,个体学习脱离了集体,不能与同龄人面对面沟通,容易导致自闭,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作为青少年,需要集体生活的经历。”

  网络时代的中学教育信息化任重道远。中学教育信息化不应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对中学教育的影响必将是全面而深刻的,而这种影响和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中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应该是立足今天,设计明天,逐步推进。

  术业有专攻

  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学习DREAMWEAVER 、FLASH?是不是所有的骨干教师都应该会PHOTOSHOP、3DMAX?他们在进行本学科教学的同时,能有相当的精力来进行这么专业的多媒体创作工作?

  九中校领导认识到,术业有专攻,诸如此类的软件在多媒体教学即课程整合中确实需要,然而要求所有教师全都掌握则既不实际,又没必要。由于信息技术涉及的技能很多,广大教师又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应在分析教师现有的技能水平和教学中的实际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提高教师运用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成信息的能力、信息协作的能力等,按学科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采用相应的课程整合案例教学,对教师进行分层次的培训。

  培训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内容应易学、实用,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和应用的积极性。目前,在各层次的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中广泛要求运用信息技术,这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天地。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也已深入人心。九中抓住机遇,切实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有力地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学校教育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再创重点学校教育教学新的辉煌。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真正能推动教学的,并不在于机器设备的先进与否,而是教师素质的一个综合测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学校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最终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不仅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先进的教育技术要充分发挥其效用,必须要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蔡元培说:“知教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九中的教育信息化正在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时代的中学教育信息化任重道远,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北京九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与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为广大莘莘学子提供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育教学资源,这无疑对中学生学习成材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