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不下班的政府”保证公众知情促进政务公开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8-03-14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张宗堂、魏武)中国政府网日益完善的政务信息发布和网上服务功能,被众多网友称为“不下班的政府”。网友评价认为,中国政府网的这些功能有效促进了政府政务公开,缓解了长期存在的政府和百姓信息不对称问题,便于公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

  北京市政协办公厅计算机中心主任张进毅每天上班后的一项“规定动作”就是去浏览中国政府网。“‘今日中国’栏目的信息很丰富,与非政府网站相比,具有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权威的优势,又具有信息量充沛的特征,难怪有网上‘红头文件’和‘不下班的政策阅览室和政务图书馆’的美誉。”他说。

  张进毅认为,如果将中国政府网的基本功能概括为信息发布、网上服务和互动交流三个方面,那么目前网站在信息发布和网上服务的功能发挥得最为出色。

  重庆市渝北区居民杨震则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个网站的看法:“这个网站开得好,我们有了一个‘不下班的政府’,民众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得帮助,得到准确的从国家到地方的政策支持。”

  据了解,目前中国政府网每天用中英文发稿1000条左右,保证了网友常看常新;网站链接的1200余项网上服务项目,让它成为公众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上半年,网站就发布外汇、科普、文娱、健康、生活、旅游等服务信息稿件7600余条。同时,网站还及时推出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服务周刊及服务专题30多个。

  “中国政府网的服务栏目设置详细周到,信息发布及时丰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服务型政府’理念贯穿其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鸿敏说。

  “服务内容的充实和增加,体现了政府主动服务公众的姿态,增强了中国政府网的吸引力。”在中国政府网收到的热线电话中,不少网民给予这样的称赞。

  此外,网站还充分利用“网上调查”,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全面、及时、准确地集纳网民的意见,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搭建了沟通平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亿多,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5小时,其中,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人数已达3000万。互联网正在成为我国公民,尤其是新一代公民的基本生活方式。

  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

  “面对日益壮大的网民数量和网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面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中国政府网正在利用网络传递快速、交流便利等优势和特点,努力成为破解政府与百姓之间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为转变政府职能做出有效探索。”中国政府网负责人周锡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