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进行规划。如果只是盲目地花钱,增加硬件、软件投资,表面上看起来好看,但是会存在很多问题。再者,当今技术的发展也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即使刚建设两三年的基础设施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新出现的分布式业务系统非常复杂,它就会对基础设施提出新的要求,还有大量结构化数据的出现使得存储介质、存储结构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企业的这些基础设施期待重新进行规划,以适应新的发展。
IT基础设施规划定义
所谓IT基础设施规划, 就是合理规划和安排各项信息化基础设施,使之形成良好的IT环境,让各种业务解决方案、应用系统和数据都能不受约束地在其上实现有效配合。
这些基础设施包括网络、硬件设备和基础软件。网络规划包括数据流量及约束条件分析、网络选型、拓扑结构设计、网络安全方案、网络建设方案等;硬件设备规划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台式机、笔记本、打印机、手持设备等的规划和配置等;基础软件规划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等软件的规划等等。
IT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网络规划
现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基本上建设有自己的网络系统,但是随着业务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都不得不面临优化、扩容和升级的问题。
在进行网络的相关规划时,主要侧重几个方面,一是提出企业和事业单位的LAN/WAN(局域网/广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的建设/改良方案;二是确定合理的网络协议;三是评估现有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容量、网络设备、广域网数据链路带宽是否满足未来新业务的需求,否则就要进行相应的扩充和升级等。
存储系统规划
存储系统的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1)存储架构必须满足数据集中的要求
存储架构能够适应大存储容量的需求,又能够对存储资源进行集中利用。
(2)存储架构能够对原有的投资进行保护
存储架构是一个长期的架构,而如今存储设备的升级速度也非常迅速,进行存储架构规划时要考虑到对客户现有设备的投资保护,在保证不断提供功能和性能提高的同时,存储架构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3)存储设备必须具有瞬间数据复制功能
利用完全基于存储设备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以在不影响主机工作的情况下在最短的时间对数据进行快照式复制。
(4)存储设备必须具有远程数据复制功能
利用该功能,存储设备可以提供与主机无关的数据级远程灾难备份,对于一些不支持远程灾难备份的主机系统,可以利用存储进行远程灾备。
(5)高性能
集中的存储系统将支持多种核心应用,连接几台甚至十几台同时工作的服务器,存储系统必须有高的性能才能胜任。
(6)高可用性与高数据安全性
数据中心是核心应用的最终保障,必须能够保证7X24全天候运行,存储系统必须有高可用性,以保证应用系统对数据的随时存取。
(7)灵活的扩展性
存储系统必须有强大的扩展性来满足这种高速发展的要求。
备份系统规划
备份系统应以不影响业务系统正常运作为前提。在业务系统遭受非法入侵、介质损坏、人为误操作等原因引起的数据丢失后,备份系统应能提供快速的数据恢复手段。
要真正保证系统高效的运行以及提高当灾难出现时的抵御与恢复能力,就必须做好数据的备份。一般来说,各种操作系统所附带的备份程序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所以若想对数据进行可靠的存储备份,必须选择专门的存储备份软、硬件,并制定相应的存储备份及恢复方案。
系统管理规划
互联网、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新技术的应用,组成了复杂而相互依存的IT系统。机构与企业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系统和应用管理问题。
系统管理是以服务质量战略为核心,利用针对业务应用管理的新技术,对整个分布式网络环境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使之逐步整合成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体系,实现集中管理、全面防护的目的。 一般来说,系统管理规划设计如下内容:
(1)一体化网络和系统管理平台,改善了网络和系统管理;
(2)功能强大的管理报告解决方案,随时了解网络和系统的运行情况;
(3)端到端资源和性能管理解决方案,做到IT资源的远程监控、分发和变更管理;
(4)具有实时诊断和监控功能的工具;
(5)提供可全面管理系统可用性与性能的综合性产品;
(6)对服务器与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用性进行管理的产品,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等。
安全规划
目前来看,安全问题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为了保障数据、网络等的安全,人们纷纷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的研究,由此,目录产品、加密技术、认证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等营运而生。而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中,有关安全产品与技术的规划也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操作系统规划
操作系统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如CP/M、C-DOS、M-DOS、TRS-DOS、S-DOS和MS-DOS等,发展到多用户多道作业和分时系统,其典型代表有UNIX、XENIX、OS/2和Windows操作系统等,以及自由软件Linux操作系统。每次操作系统的更新都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如DOS经历的7次大的版本升级,Windows的几次大升级等。
在进行操作系统规划时,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一味从新。最佳策略是:结合机构或者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对各种操作系统进行综合评估比较的基础上,谨慎选择是否升级版本或更新操作系统。
数据库系统规划
数据库技术和产品在不断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模型是数据库发展的主线。由于硬件技术飞速发展,支持64个CPU和64GB RAM的并行计算机使数据库系统扩展性大大提高,也使查询优化的参数空间发生改变;
(2)数据库技术与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及相互渗透是数据库发展的重要特征;
(3)应用需求是推动数据库技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数据库被广泛地应用到ERP、CRM、CIM、OA、GIS等系统中。当前,数据库应用已经从OLTP向OLAP,从数据管理向内容管理的广度扩展。
至于数据库产品与技术方面的竞争,主要在Oracle、IBM DB2和Microsoft SQL Server之间展开。从目前的情况看,Oracle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其后是IBM DB2,Microsoft SQL Server尽管仍位居两者之后,但是发展势头迅猛。
在进行数据库方面的规划时,首先要确认机构或企业内外的数据类型、数据内容、数据量,如果已有数据库,也要对原有数据库的软件结构、系统结构、数据流程、业务情况、使用情况、系统性能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分析和测试。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系统提供服务的用户数、信息量、业务需求和服务级别,提供系统的、合理的、综合的硬件,系统和数据库规划建议。共2页。
备份系统规划
备份系统应以不影响业务系统正常运作为前提。在业务系统遭受非法入侵、介质损坏、人为误操作等原因引起的数据丢失后,备份系统应能提供快速的数据恢复手段。
要真正保证系统高效的运行以及提高当灾难出现时的抵御与恢复能力,就必须做好数据的备份。一般来说,各种操作系统所附带的备份程序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所以若想对数据进行可靠的存储备份,必须选择专门的存储备份软、硬件,并制定相应的存储备份及恢复方案。
系统管理规划
互联网、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新技术的应用,组成了复杂而相互依存的IT系统。机构与企业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系统和应用管理问题。
系统管理是以服务质量战略为核心,利用针对业务应用管理的新技术,对整个分布式网络环境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使之逐步整合成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体系,实现集中管理、全面防护的目的。
一般来说,系统管理规划设计如下内容:
(1)一体化网络和系统管理平台,改善了网络和系统管理;
(2)功能强大的管理报告解决方案,随时了解网络和系统的运行情况;
(3)端到端资源和性能管理解决方案,做到IT资源的远程监控、分发和变更管理;
(4)具有实时诊断和监控功能的工具;
(5)提供可全面管理系统可用性与性能的综合性产品;
(6)对服务器与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用性进行管理的产品,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