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千万的"数字敦煌"为何一直锁在保险柜?
来源:北京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总耗资千万元、历时五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美国西北大学自1998年底共同开展“数字化敦煌壁画合作研究”项目,实现了22个莫高窟典型洞窟(包括安西榆林窟)的资料数字化,完成了42个洞窟的“虚拟漫游”制作,合作成果双方共享。此后,美方在国际上率先推出一套基于ArtStor艺术数据库的“梅隆国际敦煌档案”;而在中国,这批成果至今还“锁”在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的保险柜里”。日前,敦煌研究院就此问题接受本报专访时,院方表示,“国内盗版太猖獗,而影像资料太好盗版”。


  ■为便于壁画保护、研究,“数字敦煌”项目历时五年,中美双方总投资达千万元

  据敦煌研究院数字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刚介绍,莫高窟壁画在自然和人为的影响下日渐衰退,“如果保存不好,一百年内可能衰退殆尽”。与此同时,到莫高窟旅游的人数快速增长,导致莫高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对壁画有一定破坏作用。”

  1998年底,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美国西北大学共同开展“数字化敦煌壁画合作研究”项目。在壁画研究和保护上,“数字化”的优越性很明显:它使壁画信息保存无失真,相对永久,还方便使用、复制。“20世纪初的老照片、40年代临摹壁画,都积累了相当多资料。但它们都存在难于持久保存、图像复制可能产生信息失真等问题。”而且,“数字化”不仅保存壁画原本信息,也反映壁画当前状态,这更便于研究壁画变化原因和制定保护措施;通过数字化壁画图像,计算机可模拟直观的壁画病害及颜色变化过程,从而制定具体修复方案,避免传统的方案试验对壁画造成直接破坏。

  “那会儿,美国柯达公司率先推出了数码技术,图像分辨率可达600万像素。但国内没有相关设备,要买也贵,光一台机身就是30万人民币,所以就有了此次中美的合作。”据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摄影工作室主任孙洪才回忆,“从1999年开始,美国方面每年人来两次,每次一个月,人数十几个到二十几个不等。合作了五年。”

  敦煌研究院数字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刚告诉记者,合作期间,美国梅隆基金会提供了上千万人民币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我国也投资约190万元;完成22个莫高窟典型洞窟(包括安西榆林窟)的资料数字化,以及42个洞窟的“虚拟漫游”。“目前,一种假借虚拟漫游、多媒体等技术表现形式的‘游客中心’,也正在敦煌研究院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这种全新的参观游览模式,将有效减少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有效缓解洞窟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按计划,合作成果双方共享;目前美国已建成艺术数据库投入使用,但中国只能将成果“锁在樊院长的保险柜里”,唯恐盗版2003年后,考虑到维护国家文物信息、合作成本等诸多因素,敦煌研究院停止了和美国方面的合作。通过合作,敦煌研究院建设了一支专业的敦煌壁画数字化技术队伍,并独立完成了5个洞窟的数字化作业。

  “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平均一个洞窟产生10个G的数据。”根据双方合作成果共享的协议,美国梅隆基金会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一套基于ArtStor艺术数据库的“梅隆国际敦煌档案”,主要内容是22个莫高窟典型洞窟(包括安西榆林窟)的资料数字化,以及42个洞窟的“虚拟漫游”。与此同时,“将敦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中的大量书画、文书和经卷与敦煌壁画联系在一起”,这一数据库在世界范围内为“广大教育与文化研究机构的教师、学生和学者们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