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中国第一部从行政主体角度探讨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政府新闻学——政府应对媒体的学问》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作者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叶皓在导言中说:政府官员正确应对媒体是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做法。此前,还没有一门专门学科研究党政干部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媒体。这本40万字的著作“从实行政务公开和满足公众知情权出发阐述了政府官员应对媒体的技巧。希望能够为官员克服应对媒体方面存在的‘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提供一些参考教材”。
他提出,提高党对媒体的领导能力,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政府彻底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加重视应对媒体、运用好传媒力量,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该书中的政府危机公关、政府官员的新闻素养和形象塑造等内容,都是中国以往的学术著作中较少涉及的。本书从实践出发,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多以案例“手把手”地向政府官员传授知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陈昌凤说,在考察政府与传媒的关系时,应研究和了解人民群众的情绪、愿望和要求。“该书论及马克思曾提出的重视新闻媒体自身规律,论及重视媒体、善待媒体,论及宽容舆论、尊重记者,尝试用传播理念和技巧去把握政府与媒体的关系,都是可圈可点的”。
她说,该书创新之处在于政府官员认识到在信息化社会中,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让媒体完全按照政府指示办事的时代已经改变了。这对习惯了灌输意图、主导议题的政府部门来说,有时就感觉很被动。要实现与媒体相互协调,就需要转变思维,改变态度,掌握新方法。
近年来,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各地政府加快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南京市即在2003年10月推出了首位新闻发言人,成为中国较早建立这一制度的地方政府。
从2003年9月第一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到去年年底,中国已开办四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目前中国已建立国务院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省级新闻发言人制度和省级新闻发布制度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体制,三个层次的各种各类新闻发布会和发言人培训班已举办60期左右,参加培训的达5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