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信息化 现代传统两相宜
来源:天极 更新时间:2012-04-15
        如果说“教棒、粉笔、小黑板”一直是中学教学的“旧三件宝”,那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电子讲稿”则是今天教学“新三件宝”。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新三件宝”能否彻底取代“旧三件宝”?记者深入采访北京市六所重点中学,本期推出中学教育信息化特别报道。

  不将学生“挡”在网络之外

  ——北京四中信息化建设侧记

  中国信息化杂志记者/孟静

  位于西城区黄城根北街的北京四中是北京著名中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北京四中建校伊始,在办学过程中就坚持“四高”:办学目标的高标准;培养目标的高层次;师资队伍的高水平;教学质量的高要求。这四个“坚持”,历经百年,直到现在依然如故。

  网络校园 已显规模

  世易时移,校园以前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已经被现代楼房取代,就连台湾知名作家李敖在2005年9月回母校四中参观时也感叹说,四中变化太大了,跟记忆中完全不一样,自己当年用的那张课桌也找不到了。其实,四中的变化又何止建筑,现在的四中,无时无刻无处不透露着现代化的气息:矗立着的科技楼、整齐的计算机房、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

  见到四中电教处王晓丽主任时,记者感叹于面前这位教育信息化工作最前线的工作者的年轻与热情。

  “信息技术不断地向前发展,信息化建设亦是一个常做常新的工作,目前还没有太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完整的工作模式可以直接套用,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信息化‘服务教学,融于教学’的思想,一边做一边探索,一边探索一边提高。”王晓丽主任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北京四中随着校内校园网的建立、多媒体设备进入教室和与INTERNET宽带的接入,一个高速度、大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网络环境已经形成。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中,四中凭借着先进的工作理念、规范的管理体制、科学的发展规划,以及电教处的老师们在实施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应用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做得一些积极的实践探索,2006年被评为西城区中小学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注重规划 强调落实

  有了好的现代教育设施和优质教育资源,如果束之高阁,得不到有效利用,这些设施和资源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要应用,就要面向学生、面向老师,让信息化走进课堂、用于教学。

  信息化建设,硬件设备先行。硬件设备可以说是信息化的“脚”,没有硬件设备,信息化也无从谈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四中在硬件投入上总的原则是:适度超前、合理创新。其实,这也是我们对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的大原则。不照搬别的学校的工作模式和经验,而是在了解所有信息和分析其他学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规划出适合我们四中的信息化。”王晓丽主任向记者这样介绍说。“学校硬件的投入上侧重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2003年的时候对整体硬件方案进行了一些调整。首先,我们在2003年的时候给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教室上网的信息点、投影仪等,但到底要不要给每个教室配备电脑,我们考虑了很久,也考察了很多解决方案。如果给每个教室都配备一台电脑,老师和学生都使用教室的设备,这样的话,设备日常的维护量都会非常大。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也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种投入,我们就决定给每位老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而教室就不放台式机。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不仅方便了老师也方便了学校日常管理,成效非常明显。老师们再也不用在每个班上同样的课都要往电脑里拷课件了,教室多媒体日常的维护量也下来了。在学生方面,我们始终认为,有些学校对学生上网作限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学生在学校受了限制,一旦走出学校,在社会、家庭仍然可以接触网络,信息化的东西日新月异,有好有坏,所以对学生来说不能是‘挡’,而应该是正确的引导。所以,学校现有的4个计算机房在中午和下午放学后两个时段轮流向学生开放,并且有电教处老师值班为学生解答上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与沟通的信息化环境。”

  就此记者还了解到,如今四中每一位老师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老师在领取电脑的同时要跟学校签订一份协议,协议内容除了遵守学校的一般规定外,还要求老师每学期要向校园网站的“教师频道”提交一定的教育信息资源,并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手段对教学模式、方法创新。协议的部分内容还作为每年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化被恰当地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四中将“配发笔记本”跟老师的教学、学校管理融为一体,这一工作一直延续到现在,效果非常好。而对于学生来说,四中的学生们是极少有上网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一方面是有值班老师在旁边“监督”,另一方面是由于四中校园网站建设完善,有一系列与学习配套的系统软件,让学生上网有事可做。这就是王晓丽主任口中的“正确的引导”!信息技术不仅要“益教益学”,最真切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

        不断尝试 全员信息化

  北京四中从1997年开始建网络,到2003年建立电教资源网,至今经历了近10年。王晓丽主任这样说,多年的探索,尤其是2003年以后的积极实践,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与管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成为基本的能力。只有全体师生都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全员信息化,并且信息化建设才有意义,学校投资的硬件环境才能发挥效益。

  四中的网站就是全员信息化最早也是最典型的例子。在网站设计之初,学校就考虑到了日后的建设和内容的更新,决定电教处的老师们负责后台技术维护,而网站频道按不同内容分给不同部门管理,让全校师生都参与到网站的建设中来。“硬件、软件、网络都有了,如果不让老师学生使用,建设几乎没有意义。”王晓丽这样说。网站的架子搭起来以后,就按学校的管理层级把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定为频道的管理人员。“教师频道”按每个学科的不同,建立不同的栏目,由教学处负责频道管理;“学生频道”由学生处负责管理,按不同的学生社团组织为单位设计栏目;“新闻频道”则由学校办公室管理,上传、更新学校新闻;……

  当网站的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四中又不断的利用新技术来扩展网站,让这个平台更丰富、更吸引人。经过短时间的考察,于2005年初推出了试用版本的“四中教育论坛”,推出的同时正好与一些老师当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谋而合。有一些学科需要大量的讨论,但课上的时间有限,往往下课了还没有讨论出一个成形的想法,论坛的出现,正好给了这些学科一个充分讨论的平台。王晓丽说,往往一个老师发的帖子,过了双休日回来一看,就能有几百条回复,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后来,学校根据试用时的情况和师生的应用需求购买了正式版本的、稳定的论坛后台。同时,论坛也在招生答疑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百个家长,问题往往就那么几个。但在以前,老师们就必须得不停的接电话,不停的重复回答。”在论坛里开设了“招生答疑”这个板块后,由招生的老师、领导亲自管理,解答家长们的问题,不仅权威,而且透明,“我们有个校长有一次一直答疑到夜里3点多”,论坛的开设,不仅简化了工作还很好的宣传了学校管理的现代化。目前,几乎每个学科都建立了本学科的论坛板块,由各学科负责人管理,板块下面的话题由学生们指定的学生管理员管理。“学生们都有很强的责任心,论坛也办的有声有色。”王晓丽主任说到这里,脸上充满了笑容。

  类似“四中教育论坛”,还能在四中的网站上看到“四中教育博客”平台的链接。在博客出现伊始,四中结合自身信息化建设出现的问题,并对博客在学校的应用价值做了讨论和分析后,电教处的老师们就意识到博客是有必要推广的一种成熟的网络应用平台。于2005年在学校服务器上进行安装试运行后,结合西城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对部分老师进行使用指导。“我们本来拟培训的对象是年纪稍轻的教师,结果培训当天,有一些老教师也积极参加。3天下来,博客的用户注册了200多个,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的设想。”王晓丽充满着自豪。“博客的作用类似个人网页,在学校的网站上体现,既美观又风格统一,老师们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很方便就拥有了自己的个人网站。这就是全员信息化的魅力之所在啊!”

  “非结构”资源 整合健全

  “对任何一个学校来说,如何整合现有的资源都是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四中想要建设一个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体系。主要是通过学校现有的主页系统、教育论坛、教育博客、学校邮件系统等应用平台,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鲜活的非结构化资源。这是我们的一个长期规划。”据了解,北京四中新版本的学校网站系统于2006年10月上线,其设计就是以整合“非结构”资源为理念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出四中校本资源的建设优势。“在非结构化资源的应用平台上,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与网络环境应用工作进一步的渗透,就能为全校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更为健康安全的网络应用环境。”

  各种工作完成的基础是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四中信息化走到今天,取得的成绩,与领导的重视不无关系。首先在组织机构上,从校长、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校长,到电教处,再到下面的计算机教研室、网络中心、电教三个小组,渠道畅通,管理有序。其次是配合工作,四中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了“有理可依”,老师们工作起来也很顺心。

  “信息化的重要不能只停留在领导口中,主管信息化建设老师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信息化要有超前的理念,走在后面,就永远成不了气候。把信息技术渗透在学科里,将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学校管理都用信息技术手段自然的糅合起来,就能得到整体上的全面提高。信息化不能定要求,而要看需求。”王晓丽主任快人快语,字字铿锵。

  百年四中,有着优秀的教育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教育资源。记者相信,在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四中全体师生必能将信息化运用到工作和学习的各个层面中,完成传统教育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

         “数字”点燃心灵之火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信息化建设扫描

  中国信息化杂志记者/胡雪琴

  翻开历史,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春秋。其前身是始建于1914年的成达中学, 创办者唯愿中国青年“成德达才”以昌国运,故以“成达”命名。从诞生那天起, 她就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几代人的忠诚勤勉铸就了“自觉、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而今,在信息化浪潮中,她能否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时俱进?10月26日,记者走进了首都师大附中,感受她那悠久而又时尚的血脉。

  “数字化”校园

  上语文课了,李老师讲唐诗,只见屏幕上出现了李白送别朋友汪伦的画面;

  上数学课了,常老师讲解析几何, 每个同学手中的图形计算器都变化出不同的图形;

  上化学课了,何老师要讲元素周期表,首先介绍一下发明人,结果门捷列夫穿越时空,翩然而至;

  上英语课了,张老师要上听力课,怎么没拎录音机呢?原来教室内电脑,连通了校园网,张老师一点即得。

  ……

  当记者走进首师大附中时,恰逢上课时间,走过每个教室,都能看到连着电脑的投影仪灯光闪烁。如同若干年前,教师上课用电脑新奇一样,现在,首都师大附中老师们上课如果不用电脑,那就少见了。 现在,首都师大附中不仅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而且也逐步建成了全校教育教学全方位的信息化环境。

  老师们不能忘记这一天——2000年8月30日,那是同年5月建成校园网后的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也是即将开学迎接学生入校的头一天。校长石彦伦宣布道:“过去,我们通知都由校办打印出来,分发到各办公室,从今天起,我们所有的通知都放到校园网上。请各位务必养成‘天天上校园网看看’的习惯,今后校园网就是我们的办公平台。” 的确,在首师大附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这一天值得记忆。

  校长石彦伦告诉记者:“从最开始,我们就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和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不求配置最高,但求用得最好。”不仅全校教师把信息化作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信息时代丰富多彩的信息滋养。

  就在今年初,北京市教委还在此召开了“首师大附中数字化物理实验室应用研讨会”,来自全市很多中学教育专家济济一堂,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2000年,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准该校进入示范性高中校的建设行列。2001年12月,通过专家组评估验收,首都师大附中正式成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高中校,并于2002年接受颁牌。

  课件大赛的落幕

  教师信息化水平是一所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没有一支信息化素养很高的师资队伍,很难形成校园信息化的新生态环境。如何构建教师信息化的培训体制?首都师大附中曾经走过这样的历程。 副校长梁宇学告诉记者:“我们大体分为两步走,开始全员培训,后来重点考核,而且,信息化培训方式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一步步变化。”

  那还得回到1999年。当年,全校计算机配置不多,也谈不上校园网建设。机器数量有限,但师资培训丝毫也不放松。开始,制定全校教师培训计划,将教师分成很多组,每个组分配一定时间集中到学校网络中心去上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大家信息化水平都有所提升。但随着时间推移,校方发现这种方式有点落伍,因为教师信息化水平都已提高,而且本身自学能力也很强,再把大家集中起来学习显得多余,于是,网络中心干脆把需要学习的内容挂到了网上,让大家下载自学,这样一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此同时,为了调动大家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从1999年开始,同期开展了教师课件制作比赛,按年龄段分为两个组:中老年组和青年组。一年一赛,梁宇学介绍道:“课件大赛是学校的一件大事,也极大地推动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推动了教师们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令人难忘的是发生非典的2003年,即便疫情紧张,赛事也未中断。我们将大赛教室的门窗全部打开了,保持通风,确保教师安全。”后来, 制作课件已经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无需再用竞赛的方式了。从1999年到2004年,一共进行了五届,教师课件制作大赛终于淡出校园。

  至于重点考核,是和配置升级联系在一起的。开始老师们配备的是移动PC,后来学校要配置笔记本,先进行水平考核。如果你通过了学校的考试,那就说明水平达到了要求,换发电脑。考核内容是学校自定的,比一般中学的教师资格上岗证的标准要难,尽管如此,老师们照样能过关。迄今为止,老师们都人手一台笔记本,人人技术过关。

  老教师信息技术的培养是否很困难?面对记者的疑惑,网络中心老师李斌笑道:“并非如此,这得益于学校的‘师徒’制。”原来,年轻教师刚进校参加工作时,为了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给每一位都分配了老教师作为师父。没想到,这也给老教师带来了帮助,因为老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年轻教师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 ,于是师徒二人相得益彰。你帮我提高教学水平,我帮你提高信息技术,不知不觉,二人就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物理导学”网站就是这种师徒制的结晶。

          网络导学的新模式

  任伟然,清瘦的身材,透出物理老师的那种睿智,“物理导学”网站的创始人。1999年进校,其师父王邦平老师,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现已退休。

  在校园网上,最早建立“物理导学”网站是2001年。任伟然告诉记者:“最开始,我师父王邦平老师一直有这样一种理念:‘能否从事一种导学式教学,将教师变成导师?’想让我能否借助网络将这种理念付之行动?”于是,任伟然开始了探索。

  所谓导学式教学就是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提前预习,一般以一章为单位。每章课前,老师会在网上给出“预习指导”:要预习哪些内容?要注意哪些事项?同时,会布置提前测试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带着问题去思考。预习结束,可以通过回答测试题来检验预习效果。这样,就避免了过去的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上到哪,学生跟到哪;现在,老师提前放个线,学生提前去学习,比课堂教学先行一步。同时,这也是一种个性化教学模式,因为接受慢的同学,可以在这一章多逗留一会;接受快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下一章,吸取更多更新的知识。

  除了“预习指导”外,另外重要的一块就是“师生论坛”,是老师和学生的网上交流社区。有了这方天地,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上网发帖子,这样老师和同学都能看到。同学会解答的,同学就揭榜解了;没有同学揭榜的,任老师每晚下班都会上网给学生答疑。这样,预习遇到问题怎么办?今天上课那个问题,老师讲的没听懂怎么办?所有这些都能通过论坛迎刃而解。师生论坛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突破了一对一的答疑模式,突破了师生交流的面对面局促,创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创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

  据任伟然介绍,这个网站在寒暑假特别是非典期间,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不一样的物理实验

  当走在漆黑的楼道有点恐惧时,我们可能不自觉地都会拍一下手,结果头顶上的灯就亮了,带来了光明。你知道吗?这就是传感器的功力,它将声音信号变成了电信号。传感器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了解传感器的知识,这是首师大附中老师的理念,也因此他们将传感器带给了自己的学生,从而在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方面,走在了北京市重点中学的前列。

  现在,首师大附中拥有一个物理数字化实验室,共有20多台计算机,每2个学生都能拥有一台。每台计算机都与多种传感器相连 ,如果说传感器将其他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话,那么计算机则将电信号转变为图像信息,也就是说“传感器和计算机”的联手,将过去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变成了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

  过去做电学电流物理实验,可以慢慢一点点测量电流大小,但在合闸的一瞬间,电流究竟怎样变化,怎样才能知道?

  现在,有了“传感器+计算机”,我们就可以将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一破解。这在物理学教学上是一大突破,譬如在合闸瞬间,电流变化就可以在电脑上以波形呈现,而且在那个时刻,会出现波峰或者波谷,这样学生们不仅看到了,老师还会提出问题思考,让学生来回答。

  物理学科很难,因为很多物理现象难以直观阐述,也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过去是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听,甚至老师讲得不准确,学生也懵懵懂懂,反正都看不见、摸不着。有了信息化手段,上物理课时,老师怎么说,孩子就会亲手去做实验来验证。这样自然会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信息化就这样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物理课。

  “非典”那永恒的一幕

  2003年,曾经是非典的灰色时期。4月,因有学生家长感染了非典,只好全校学生放假回家。首先,假放到何时结束,谁也没底;其次,学生在假期中的学习怎么办?特别是面临高考毕业班的高三学生们 又怎么办?

  尽管开始已经在网上建了一些网络社区、导学网站之类的,但都是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是预习或者答疑,不能代替主体的课堂学习部分。 怎么办?校领导研究作出果断决定,通过网络来解决。将老师的授课录像上传到校园网,让在家的学生们上网去下载、学习。这一决定比北京市教委后来组织专家远程授课要早上半个月。

  于是,马上就组织老师到学校来上课,地点是教学楼四层的演播室;授课对象没有学生们,只有三台不同机位的摄像机在“看”着。于是,老师们认真备课,用粉笔、幻灯片和多媒体等等,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教育技术中心的老师们就全天候工作。因为老师上好一节课,他们就录好一节课;上课的老师轮换上,但他们却无法轮换,经常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7、18个小时,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很晚。蔡明春告诉记者:“每节课45分钟,我们在第50分钟就会放到网上,那5分钟是用来压缩打包上传的。”

  有些学生家里没有条件上网,或者网上传输很慢, 怎么办?校方决定刻成光盘,免费发给学生。于是,就出现了铭刻在首师大附中师生心中永恒记忆的场景:

  因为非典,

  学生不能走进校园,

  老师不能走出校园,

  于是,隔着校门的铁栅栏,

  里面老师的手递出的是光盘,

  外面学生的手接住的却是沉甸甸的关爱和厚望……

  是“拐杖”还是融为一体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信息化建设评述

  中国信息化杂志记者/孟静

  清华附中东依美丽的清华园,西临著名的圆明园,90年的历史让清华附中累积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世界著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在此就读,他为母校的题词——“求达到世界水准”,激励着清华附中向着国内一流和世界水平迈进。

  初具规模 成绩斐然

  踏进清华附中校园,一栋栋红色的教学楼随即映入记者眼帘,校园内安静祥和。由于正值下午上课,记者还隐约能听到老师们讲课时洪亮的声音。穿过校园,记者来到了位于礼堂对面教学楼的二层,教务处主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副主任朱建宏的办公室就在那里。

  “清华附中的校园网从1998年就开始建设了,是北京市比较早考虑要建网络的中学之一。”记者对朱建宏老师的采访就从这里开始。

  “经过多年的努力,清华附中现在的校园网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校园里所有的办公和教学楼都已通过光缆与CERNET全国网络中心——清华大学相连,主干网带宽为100M,这也算是清华附中的优势吧。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专线租用费、流量费等,在经济上大大减轻了信息化建设的负担。同时,宽带也保证了实时信号的质量。”朱老师侃侃而谈。“现在已有4个机房和90多个多媒体教室,以及所有的教研组和办公室均可免费上网。中央机房设有DNS、WEB、MAIL、资源数据库等十余台服务器和清华附中数字校园、金盘图书管理系统、中教育星资源库、清华附中视频课程管理系统、VOD系统等等,基本上满足需求。”

  朱老师继续介绍说,多年来的探索,清华附中也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一些经验。曾经与金洪恩公司合作承办的“园丁网”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园丁网”,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资源网”,为教师提供教育科研和教学服务。目前,已开发了近2000个网络课件,在协助学校建设局域网的同时,“园丁网”的影响力也正在逐步扩大。并已与600多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其中大多数是中西部的学校。同时,清华附中与金洪恩公司还合作开发了“洪恩数字校园”,主要应用在校园网上,正处于全国推广阶段。2000年开始,清华附中的办公、学籍管理等都是靠这个平台在支撑,效果良好。目前学校已经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管理工作也更加系统、规范、高效。值得一提的是,“洪恩数字校园”中的“电子备课系统”在2001年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荣获了专业组的二等奖。

  记者还了解到,清华附中的远程教育也建设的有声有色。学校与清华同方合作录制了近2000节课堂实录,还包括课件、教案。“这些课堂实录也给我们的年轻教师很大的帮助。有次一个青年教师要上公开课,但是不知道如何讲效果能最好,就来找我看看有什么办法可用。我就建议他可以看学校网站上‘教学资源’里的课堂实录播放。他看了有经验的教师的讲课后,得到了很多启发,后来的公开课也讲得很出色。”可见,这个课堂实录不仅可以提供给学生学习、回顾或复习知识,也给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需求为根 应用为本

  “需求为根,应用为本,够用就行”是朱建宏老师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始终强调的信息化建设思想。据记者了解,无论在网络容量的设计,还是硬件的配置上,清华附中信息化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融入了这一理念。“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信息化建设走的是‘务实’的路子,‘实用、够用’是根本。8年的建设走下来,不光是校园网,包括所有跟信息化有关的软、硬件和多媒体教室等等,共花了800万左右。”朱建宏颇为自豪的说。是的,相比那些只建一个校园网就动辄千万的教育界同行,清华附中的信息化建设是比较经济的。

  “够用就行。拿购置电脑来说,海淀区曾经提出过一个计划即争取每所学校达到3个学生一台电脑。这个数字对我来说就意味着要配备1000台电脑,近20个机房。而我们学校现在是4个机房,教职工是每人一台电脑。觉得这样的配置已经基本够用了,学生们一天7节课,在校的课外时间平均2~3个小时,但是这些时间他们还要从事文艺、体育等别的课外活动,所以现在的配备已经能基本满足我们的需求了。在硬件的购置方面也是如此,比如,别人的方案中用的是HP的服务器,10万块一台。而我们只是需要一台Web服务器,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我们可以降一个档次,采用国内的服务器就便宜很多。清华附中用的Web服务器是经过改装的联想PC,再把内存加大就能解决问题。我们又不是门户网站,不需要高性能的Web服务器,只要根据实际需求自己配置硬件就行了。”朱老师话说的非常实在。

  “能用就好。信息化建设不是‘面子工程’,如果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没有太大用途,就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我们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时,充分考虑学校的现有条件(包括资金、教室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需求、实际的教学管理需求等)和学校长远的发展计划,尽可能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的、遍布全球的校园网络。比如建数字校园,当时我们还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在试用期,主要目的和功能是用来培养师生们的使用习惯,我们就想等慢慢用熟了再上更好的。这样,网络环境需要多少带宽,资源库VOD播放网上视频需要多少带宽,都是我们在建网之前已经考虑进去了的。这样的详细规划,确确实实节省了很多经费。”听了朱老师的介绍,清华附中务实的建设理念让记者不由得赞叹不已。

      是“拐杖”不是一切

  “虽然软、硬件基本到位了,校园网建起来了,平台也搭的差不多了,但是当我们停下来审视一下计算机对课堂教学的帮助有多大时,发现计算机并没有我们当初想象的神通广大。”话锋一转,朱建宏老师跟记者聊到他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如何更好的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的问题。诚然,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如果因为有了校园网,有了多媒体的教学工具,反而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到自己不擅长的课件制作上,无疑会本末倒置,达不到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促进教学的目的。

  “过多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即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做练习,也使老师们忙于与计算机打交道而没能把时间更多地用在和学生的交流上,因此,回顾教学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尽如人意。”朱老师向记者剖析道。

  “‘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称谓本身就告诉人们,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并非教学的一个必要因素。正如一根拐杖,对于行动不便的人而言,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对于正常的人而言,未免成为累赘。所以,只有老师觉得传统的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时,才建议考虑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教学中是否要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不能‘一刀切’。如果老师一上课就使用多媒体,把教学内容、板书、图表等罗列在一起,制成电子幻灯片,老师点击鼠标来讲课,而学生就像看电视,可见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观众,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和琢磨屏幕上的信息,多课堂的知识可谓是‘消化不良’了。”

  朱老师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老师花了几个星期做了一个向小学生讲解影子的形成的软件,并拿来上课,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在场的有个专家却指出,如果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把学生带到室外,让他们亲身去体验影子的形成,教学效果不会比看动画差,可能还要更好。“由于学生能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个经验是学生直接获得的,记忆也自然就会更加深刻。而软件却把容易获得的直接经验转化成间接经验再传递给学生,这样其实绕了一个弯路。”

  但是在另外一些学科当中,信息化辅助教学的效果就会非常好。比如在涉及到历史或地理方面的有些专题时,DISCOVERY系列专题片就能提供极大的帮助。要在地图上找某一个城市吗?让学生用一下GOOGLE EARTH,相信他们会抱着极大的兴趣去地图上搜索的。而把多媒体应用在艺术课程的教学上更是如鱼得水,通过计算机可以将艺术地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毫无疑问,信息化手段在现代教育中将越来越多地被利用。但是它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是教学的“拐杖”,而不是一切,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教=授的作用。毕竟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教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既要授予“鱼”,也要授予“渔”。

  传统板书不能被完全替代

  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朱老师坚持,传统的板书不应该被幻灯片完全替代。当老师进行一个公式的推导时,学生的思维是随着老师的板书一步一步进行的。板书的好处是,如果老师从学生的眼神中发现了迷茫,老师可以放慢速度或干脆停下来和学生进行交流。但是,计算机却做不到这一点。好的板书也是一种艺术,教师在课堂上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言,幽默诙谐的风格也是一种艺术,这些都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当学生抱怨老师讲得不好时,从来不会是因为他不使用多媒体上课。老师上课不是知识的堆积,知识的灌输,老师也要有思想。”

  现在大大小小有条件的学校都在建设自己的信息化同时,朱老师这一番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冷静思考不得不让人佩服。清华附中的“需求为根,应用为本”的原则也非常值得称赞。信息化建设常做常新,有这样一个务实的态度,相信清华附中的信息化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每个成功都是新的起点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信息化建设纪实

  中国信息化杂志记者/屈涛

  50年前,郭沫若先生亲笔写下一零一中学的校名,并释其含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它是永不自满的象征。基础教育信息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时代下的北京一零一中学应该做出怎样的准备来迎接这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新式“马拉松”?

  以“全面育人”为办学特色的北京一零一中学,建校于1946年。菁华60年,育人百年情,信息化建设走过12载,历经风雨,今天又是怎样的景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绿草如茵、碧波荡漾的花园式学校,一起见证耕耘了12年的一零一中学能否破茧化蝶?

  数字化校园一路走来

  1994年,一零一中学的计算机教研室和电化教育室合并,成立了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和计算机教学任务。1996年,一零一中学开始了远程教育,即在远程教育领域赫赫有名的101网校。实时的远程教学,让学校有机会与国内外交流,互相上课,学生之间通过网络直播进行交流。比如与香港政府开设的“视像中国”的合作,就是一零一中学的学生与香港学生之间的一个交流。目前该校校园网工程,不仅通过光纤连接Internet网和教育科研网,实现各楼宇间的千兆连接,百兆到桌面,而且还涵盖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科技楼、餐厅、体育馆等1000多个信息点,8个专门用于教学的机房。

  值得称道的是,校园网信息网络系统由网络办公管理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讯信息服务系统等组成,全校教育教学基本上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学校的每个办公室、每个座位、每间教室都布有信息点,教职工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随时随地上网,并设有网络阅览室,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教师和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以及获得信息的需要。

  在走向信息化的过程中,耕耘了6年的一零一中学正在慢慢实现其化蝶的蜕变。

  “一卡”通行校园

  2005年底开始,北京市教委开始逐步在全市中小学生范围内发放学生的电子身份证件——学生卡,取代现有的学生证,并决定在101中学率先实行。IC卡存储了中小学生的个人材料、学籍情况、考试报名信息等。“一卡通”实现了学生只要带一张IC卡即可在校内食堂、商店、机房、图书馆等收费场所消费;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刊;去机房上机;去校医室看病;去总务处领用财物。IC卡可建立学生学籍、教师师资、教学管理等档案,还能实现通道门禁验证、员工考勤等功能,达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效果。现在使用的学生卡是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学生统一使用的电子身份证件,由“证件卡”和“学籍卡”组成。“证件卡”卡面印有学生身份信息,正面背景色分为蓝、绿、黄3种,分别对应高中、初中和小学学生。“学籍卡”封装有集成电路芯片,存储学生部分学籍信息。学生卡各项数据都来源于学校的“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简称CMIS),并在CMIS中进行维护和更新。

  利用学生卡不仅可以在校内开展学籍管理、图书馆借阅、计算机教室管理等校内多种应用,还可以在校外享受公交、公园、书店等多种优惠。此外,学生通过IC卡还可以实现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据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基本数据信息已经录入到CMIS系统。今年北京市已有17个区县的初三学生使用CMIS与中考进行数据对接,全市所有区县的高考报名也实现与CMIS数据对接。高中学生IC卡的使用也计划在一零一中学试行。到2007年,北京中小学将实现IC卡代替学生证。

          君子博学,善假于物也

  互联网上信息海量,谁会学,谁学得快,谁就能赢。网络时代比的是一个“快”字,是让“眼球”来指挥“脑球”。“君子博学,善假于物也”,网络的开放性、兼容性、平等性,使得虚拟世界的学习成为一种极富生成性的互动。借助网络,教师可以感受最前沿的理念;借助网络,教师可以捕获最丰富的信息;借助网络,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实现最广泛的交流;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展示最富个性的丰采;借助网络,教师可以描绘最绚丽的教育。可以说,网络是一个不设篱笆的大学校,在网络学习的背景中,教师完全能够体验实现专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和美好前景。

  一零一中学信心中心孙亚陵老师告诉记者,以往老师的工作路线往往是教室和办公室,如今又加入了“电教中心”。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电教中心制作课件、存储交流授课感受,课堂容量也因之迅速扩大。比如该校的一位数学老师,偶然接触几何画板程序软件,兴趣油然而生,多次寻师拜友,通过网络下载,阅读大量网页,全身心研究,对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并积极推广,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通过研究,他本人的计算机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网络资源更加热衷,并且以此为契机,努力开发校园资源,与教研组老师通力合作,探究教学软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让网络成为教师成长的崭新舞台,这是信息时代下的一零一老师最真切地感受。

  理念引领教学

  一堂好课,与其说是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教学的内容得以充实,也促使着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不断改革。先进的科技成果,如幻灯、电影、唱片、电视、录音、程序教学机和语言实验室等一经产生,即被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也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数字化时代,电脑及网络理应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如果把电脑及网络视为解决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或攻破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学校要首先着眼于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一次遇上临时停电,一位教师不得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时,他发出这样的感叹:“今天我没有利用任何信息技术,我感觉讲得很顺畅,学生听得也挺投入。”可见,并不是有了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形式就该丢弃,它们是各具优势、又各存弊端的,也并不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必须堂堂课、样样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即使明知没必要,也要牵强着放进来。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

  美国《教育周刊》调查认为:问题不在于电脑进不进课室,而在于教师和学生使用它做什么。如果为“玩”或演算习题而使用电脑,其成绩会下降0.6%。所以,美国儿童电脑教学课程专家毛尔科维奇说:“先进工业国如美国和德国,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电脑可以代替教师。到了最近,他们才逐渐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成功的教学要由多样因素结合。就像学游泳,不能单靠游泳池(硬件),也不能单靠水(软件),还要有好教师。而好教师一定是拥有科学、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

          “整合”出路何在?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它们应当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现在很多学校都具备了“整合”的条件,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甚至是非常先进的。但具备了这些条件,并做了一些实践后,方知“整合”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个拦路虎。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时间又需要得力的措施,很多学校处于观望状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踯躅不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关注似乎在降温。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上,一种观念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深莫测,不可实现;一种观念认为上课用了网络和计算机就是整合。这种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神化”和“庸俗化”的理解是两种要不得的极端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尊重教育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自身规律,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实最理想的课件是创意与设计都由使用者完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线教师学会在制作课件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个性化的教学特色融入到课件之中。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就成为“整合”的根本性问题。

  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说一定要加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一条件,应该全面评价,要看相应的课堂环节是否适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评课中加上“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条件,对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一定作用,但负面效应也应重视。为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校可加强平时的监督与检查,发挥行政效能,比如规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期课节数,撰写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体会,建立开展相互研讨的机制,等等,以这些措施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一零一中学坚持与时俱进,不仅注重培训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而且还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传递优势,广泛开展与其他学校的合作与交流。面对世纪之交,以“永不自满”为座右铭的一零一中学,聚“101人”的智慧正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把什么样的思想带入21世纪?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行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使“101人”认识到: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作出领先一步的思考和设计,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再创素质教育的新经验,力争在21世纪初把学校办成一所具有中国特色并具备参与世界教育竞争能力的高水平、高质量的中学。

           数字校园:奏响信息化乐章

  ——北京市第九中学信息化建设纪实

  中国信息化杂志记者/屈涛

  坐落于文化底蕴深厚的翠微山下的北京市第九中学,是目前石景山区唯一一所重点高中和北京市普通高中示范校。始建于1946年的北京九中,今年5月份度过了她的“60周岁”。

  序曲2001

  走进九中,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钟,凝重的红墙、活泼的绿树相互映衬,显出校园特有的氛围。

  九中信息中心主任郭宗旺介绍说:“九中的信息规模化建设始于2001年,起步晚,但见效快。五年来,九中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一直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经历着风风雨雨,有一些心得,也有一些反思。校园网建设和应用的关键是什么?我们认为,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也不是在网上放多少软件的问题,关键是要在学校里营造校园网的应用氛围和环境。“

  目前,学校建有千兆校园网,所有教室装有液晶式投影机、实物展台、奔4电脑,教师与学生可利用现代化设备为教学服务。现代化的图书馆内设有可容纳近100人同时上网的电子阅览室,校园网上建立了清华同方和科利华两个教学资源库。那么这样一所升学率高的重点中学,信息化应用情况如何呢?为此,本刊记者走进这所花园式学校,看看该校五年来取得的成效。

  从“旧三件宝”到“新三件宝”

  语文教研组的刘老师说,回想二十年前的课堂,老师一手执着教鞭,一手拿着粉笔,滔滔不绝地讲45分钟,生怕赶不上进度耽误了学生。一堂课下来,老师嗓子哑了手酸了,学生呢,笔记写得密密麻麻,但是一不小心听讲,就会“身未动,心已远”。这种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教育,受到人们的质疑。刘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个体的主动行为,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知识。从这个意义看,知识是无法灌输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

  当我们从“教鞭、粉笔、小黑板”教学三件宝过渡到“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电子讲稿”新三件宝,数字化教学把同学、教师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时,我们的教师该怎样才有所为呢?

  从现代教学的角度看,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把大量生动的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以电子化和形声化的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视听并举,加深、加快感知和理解,对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对于节约时间,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对于启迪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都是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的。

  但是,有了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引入信息技术,不等于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不等于就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了电脑,学生会不会在课堂上不用心听课,而是沉迷于电脑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老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有挑战性、有意义。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是九中老师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九中,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概念,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互动性、大容量、多媒体等特性来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

  丁零零,丁零零……下午第八节课的上课铃响了。高二(六)班的班长走上讲台,他有条不紊地将事先做好的PPT文件放入讲桌上的电脑里,然后打开文件,大背投上呈现出“奥运知识竞猜”几个大字。班长向同学们介绍了几项活动的游戏规则后,屏幕上又出现了一个射击的图形。一位同学背着屏幕,另外一位通过肢体模仿描述这个动作,就是“一个比划一个猜”。本次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参加,气氛高涨。令记者惊讶的是,这些面临高考压力的同学对奥运知识同样了如指掌,与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形象大不相同。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他制作的这个PPT文件都是无可挑剔的。班长告诉记者,PPT文件是他和几个同学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上搜索和下载制作的,现在每一个教室的电脑都能上学校的内网和外网。通过亲自参与主题班会的策划,他开阔了眼界,同时缓解了紧张的学习压力。班长还说,他们还有自己的班级网站,设立了班级相册、荣誉榜、学生作品等具有班级特色的栏目。

  高一年级的学生开展了“石景山区热岛效应调查研究”,学生们聘请了化学、生物老师作指导,师生共同借助校园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实地开展调查,最后撰写了研究报告,得到了市区专家和校领导的高度评价,师生们感到收获颇丰。

  校长郝显军认为,信息时代的人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获取、分析与加工能力(这也是一种创新能力)。面对人类的困境,新世纪的接班人应当具有更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社会对人类发展的需求就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可以这样说: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比以往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发展人的创新能力。

  九中有计划、有目的开展信息技术课。通过信息技术课学生学到用电脑获取、分析处理、创新信息的能力。如怎样从Internet上查询信息、收发邮件、远程交流;如何用Office、Photoshop、Flash、Author ware、几何画板分析处理信息。每学期学校还开展学生网上作业展,要求每个学生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制作电子报刊、网页、绘画、动画等作品,通过网上投票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浏览、参与投票、互相评价,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用电脑可以做以前无法完成的工作,如动画等,同时可以大大扩展知识,增长见识。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百花齐放。”郭主任说。

  网校不能取代学校

  新颁布的我国高中课程标准将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到了很高的位置,网络时代的自主学习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网络时代的自主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学生知识自主建构的能力的培育。网络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

  网校作为平日学习的一个有益补充,具有以下的优势:首先,没有时间限制,通过网校,学生随时可学习,可以通过视频、文字复习;其次,网校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有众多精选的习题、试卷点评供学生使用,并且学生本人问过的问题、做错的题目、写过的文章都会自动收集成集,供学生回头重温;最后,学校教育是一种普遍教育,很难照顾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在网校里,后进生可以多复习,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就可以预习新知识,或做拓展训练,即使同一个学生,同一科目的某一章节有漏缺,甚至某一课的某一部分有漏缺都可以通过搜索重温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但是,网络教育不可能取代学校教育,它只是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郭主任说,“首先,网校无法提供及时的、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有疑问,网络上无法及时给予解答,而老师也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其次,个体学习会出现失控现象,有些学生利用上网时间偷偷地进行聊天和网络游戏活动,有些学生在网络冲浪,却完全离开了预定的课程目标,结果收效甚微;再次,个体学习脱离了集体,不能与同龄人面对面沟通,容易导致自闭,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作为青少年,需要集体生活的经历。”

  网络时代的中学教育信息化任重道远。中学教育信息化不应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对中学教育的影响必将是全面而深刻的,而这种影响和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中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应该是立足今天,设计明天,逐步推进。

        术业有专攻

  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学习DREAMWEAVER 、FLASH?是不是所有的骨干教师都应该会PHOTOSHOP、3DMAX?他们在进行本学科教学的同时,能有相当的精力来进行这么专业的多媒体创作工作?

  九中校领导认识到,术业有专攻,诸如此类的软件在多媒体教学即课程整合中确实需要,然而要求所有教师全都掌握则既不实际,又没必要。由于信息技术涉及的技能很多,广大教师又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应在分析教师现有的技能水平和教学中的实际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提高教师运用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成信息的能力、信息协作的能力等,按学科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采用相应的课程整合案例教学,对教师进行分层次的培训。

  培训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内容应易学、实用,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和应用的积极性。目前,在各层次的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中广泛要求运用信息技术,这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天地。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也已深入人心。九中抓住机遇,切实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有力地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学校教育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再创重点学校教育教学新的辉煌。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真正能推动教学的,并不在于机器设备的先进与否,而是教师素质的一个综合测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学校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最终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不仅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先进的教育技术要充分发挥其效用,必须要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蔡元培说:“知教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九中的教育信息化正在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时代的中学教育信息化任重道远,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北京九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与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为广大莘莘学子提供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育教学资源,这无疑对中学生学习成材是十分有益的。

           信息化大考场:谁能拿高分?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信息化侧记

  中国信息化杂志记者/屈涛

  位于天坛北门旁边的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北京办的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学,目前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10月的一个上午,记者走进了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学习无限 发展无限

  十一中学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非常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现代化、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尤其是迈进新世纪的这几年,学校信息化工作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标志是信息化,学校功能结构在适应信息化的教育形势下应做怎样的调整,才能谋求新的历史跨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信息化教育模式下的学校教育对老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信息时代的老师怎么适应课堂角色的转变?如何认识和适应学生传统学习方法的改变?

  战略管理 致力于学校发展困境的打破

  11中的果淑兰校长对记者说,教育平庸化是当前困扰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作为有着55年历史的11中学,尽管是市重点学校,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教育教学质量也早已被周边居民所认可,可面对新世纪社区人民对学校教育期望值的攀升,11中也面临着如何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问题。过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逆水行舟,小进则退”。在这种形势下,2001年学校新任领导班子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在十六大中央提出“学习型社会”之前,就确立了“建学习化学校”的学校发展战略,提出了“学习无限,发展无限”校园宣传口号,达成了“特色鲜明的国际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二十一世纪新式示范校”的学校发展目标,致力于有利于全体师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场的建设。

  十一中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工作在校园文化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手段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十一中学看来,教育信息化不光是教育设备、教育手段的改变,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的转变。为此学校大胆进行学校职能部门调整,组建导学中心和网络信息中心,重新调整各种资源配置,从学校发展战略高度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整体建构的重中之重,以信息化工作引领和带动学习化学校的整体推进。中学承担着重要社会使命,战略规划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所没有战略规划与管理的大学尽管很努力,也有可能永远走不出原有圈子,难以实现突破性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应该与学校总体规划同步。

  课堂教学 因为多媒体设备而异彩纷呈

  上午10时30分,11中高一(3)班的同学们正在上地理课。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教室前方的“电子黑板”——大背投,视频播放器正在播放季风形成的动态过程,而不是老师的口头描述。执教老师告诉记者,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增加知识密度和深度,相对于简单的口头和文字描述,由于学生更喜欢动态的、直观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课堂更加生动。有一位同学说:“在上地理课的时候,我们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不一会儿就下课了,真希望以后还能这样。”

  主管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焦继锋老师说,作为首都,北京的教育信息化走在全国的前列,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11中更是走在了北京各学校的前列。2003年,学校金鱼池新校区启用以来,学校投入巨额资金为每个教室安装数码多媒体操控系统,实现电脑教师群体一人一机。据焦老师介绍,学校之所以引进现代多媒体设备,主要目的是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而让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容量更大,保证教学有效地持续提升。正因如此,11中的老师们收集教学资源,学习多媒体技术,制作各种课件,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多样,忙得不亦乐乎。

  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赫所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单纯地描述更可取。 课堂因多媒体技术而精彩,当生动活泼的画面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时,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习效果,促进了智力发展;当学生学习过程变成一种主动参与、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时,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便是春风化雨、水到渠成的事了。

             课件制作 强调与先进教学思想的融合

  “中学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素质。”果淑兰校长说,“教师专业化是时代潮流。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与时俱进,走‘教师专业化’道路,超越自我,由‘工匠型’、‘经验型’教师走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

  记者在与11中的老师们的广泛接触中,深刻感受到了教师群体中所弥漫的学术氛围。老师们普遍谈到学校在致力于网络信息硬件建设同时,通过多种管理措施制定倡导多媒体课件的科学化、个性化。依托教研组、备课组加强校本教研、校本研修,保证课件基本的科学性,同时要求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情况,融合自己独到的教学思想,形成课件的个性化,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因为教无定法,教学个性化极强。记者在11中短短的时间中,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好教师难做,感受到这一职业实实在在的专业性。

  为了让广大教师集中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科、深入开展教学设计,学校专门成立了课件制作攻关小组,学校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过硬的课件制作教师配备先进的技术装备,由他们把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变成精彩的课件,整合专业人员和学科教师的优势,扬长补短。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版权许可的情况下下载利用,让广大教师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教学设计和教材分析,做专业化教师。

  11中强调科研,激励老师对实际教学不断反思。“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持续投入让我们练就了一支具备了研究与思考品质的教师群体,一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的教师队伍,而这正是学校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果校长如是说。

  绿色网络 青少年海纳世界的一扇窗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但我们更关注网络的积极意义。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对于网络对青少年的副作用,我们要做的是加强管理和注重正确引导。”负责学校网络管理的刘力仁老师、高勇老师一致表示。学生上网该不该禁止?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是一句信息时代的口号还是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捷径?两位老师说:“学生在互联网上会接触到有害信息的危险就像汽车可能出车祸的危险一样,我们并没有因为可能出车祸而不使用汽车,或者不发展汽车工业。既然互联网的应用利大于弊已成为共识,在现阶段,媒体就不应过分渲染互联网的弊端。相反,媒体更应该加强宣传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各方面带来的方便,宣传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提高公民主动学习和使用互联网的意识。我们要让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让学生能游刃有余地驾驭信息时代的快车前进,让信息化成为推进教育改革的有效的手段。”

  谈到11中的网络建设,刘老师介绍到,11中的网络建设起步于90年代,先后经过三次大的集中升级建设。目前学校中心交换机与10余台可管理汇聚交换机由光纤连接成骨干网,全校约有500余台PC网络终端,全校由15台服务器组成服务器群。软件模块由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校园信息环境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等组成,充分保障了学校各级各类信息流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11中老师对网络的积极认同和强烈的绿色网络意识让记者感受到教育者一种特有的自信,还有着一种宽广的胸怀和现代开放的时代气息。在学校教育中的这种意识正是11中校园的独特魅力所在。

  资源库 教师优化教育教学的资源宝库

  焦老师介绍,校园网建设初期,他们做过这样的事情:在网上和光盘资料上去收集各种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图像、动画、影音等资料。当时的收集工作是从空白开始,因此饥不择食,所获得的各种资源很难细分,使用的效率较低。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资源库产品做得不错,特别是与教学相关的Flash动画,很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相比而言,我们更重视本土资源,更重视学校特色资源库的创建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为指导教师优化教学服务。”据焦老师介绍,除继续增加教学资源的丰富度外,“十一五”期间学校资源库建设的重点将放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班主任群体,针对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主题班会设计,学校课题组提供序列化菜单,班主任在学校指导下进行尝试,逐渐形成11中关于主题班会的可更新的资源库;二是致力于能科学诊断学生学业发展和评价教师教学的适应性的各学科试题库及分析系统的工作。

  “当前教师在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诊断方面能力欠缺是比较明显的,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没有提供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训练,实行的基本还是专业教育,因此学校不得不为教师补充这方面的训练。”焦老师期望学校正在试点的试题分类和统计模板开发工作实现这一点,“我们将汇集各年各级各类的测验试卷,对试题进行科学层级分类。每次考试后,具体科学的分析将更加直观反映每位教师个性教学的优劣,从而指导教师优化教学或有针对性地对某位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