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利委 加快珠江水利信息化发展步伐
来源:水利部 更新时间:2014-05-30

 

一、流域基本情况
珠江流域片包括珠江流域和两广沿海诸河、韩江流域、滇桂国际河流以及海南省,流域片涵盖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湖南八省(自治区),流域(片)面积81.60万km2。其中,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三角洲诸河四个水系组成,流域面积45.4万km2,占总面积的56%。珠江三角洲是珠江流域片内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一批重要城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均处于该区域内。

珠江暴雨频繁,是我国洪灾多发性地区,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历时长的特点,其破坏力极强,造成的灾害严重。西江为珠江流域的主干流,防汛问题尤为突出。历史上,1915年7月珠江流域的西、北江曾同时发生约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广州市受淹7天,珠江三角洲一片汪洋,死伤10余万人。近十多年来,受气象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珠江发生非常遇洪水的频率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10年左右时间里,就频发了50~100年一遇的“94.6”和“94.7”西、北江大水、“96.7”柳江大水、“98.6”和“05.6”西江大水。洪灾损失触目惊心,据统计,“05.6”洪水,仅广东、广西就有1260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25人,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

珠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丰富,但在时空分布上很不平衡,近几年,由于珠江流域来水连续偏枯、河道变化等原因,加上水资源污染导致的水质性缺水,导致冬春季节,珠江三角洲接连发生严重咸潮,澳门、珠海、广州、中山等城市供水咸度超标,严重时澳门、珠海的自来水咸度超标2~3倍,珠江三角洲地区100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成为珠江流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已引起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

2005年、2006年,珠江流域遭遇50年罕见大旱,西江流域水量锐减,澳门、珠海、中山连续遭遇严重的咸潮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经有关部门和地区的共同努力和大力协作,按照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珠江委分别于2005年、2006年的年初连续两次实施了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澳门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紧张的局面。为保障珠海、澳门饮水安全,目前珠江防总正组织实施今冬明春珠江骨干水库调度工作。

二、珠江委水利信息化建设成就
珠江委水利信息化建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起步较早;近年来,在水利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珠江委水利信息化建设得到比较大的发展。借助珠江委新办公大楼建设,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珠江委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业务应用、保障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㈠在信息化规划方面
在2002年编制了《珠江水利信息化规划》,2005年编制了《珠江水利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

随着珠江委 “建设绿色珠江、维护河流健康”治水目标提出,以及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成立,结合珠江水利发展的具体需求,近期计划编制《珠江水利通信规划》,并对《珠江水利信息化规划》进行修编。

㈡计算机网络方面
1、2004年,依托珠江委新办公大楼:珠江水利大厦的建设,完成了珠江水利大厦局域网和计算机专用机房的建设,并实现了珠江水利大厦、中水设计公司(老办公楼)、水保大楼、珠委小学、部分家属区的园区网连接。

2、通过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骨干网建设,实现2M SDH专线与水利部连接,通过该网络,为视频会议、水情传输、IP电话等应用提供了通道。原有与各个省区互连的DDN水情传输广域网现正逐步迁移到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骨干网中来。

3、家属楼通过光纤、ADSL或PSTN等方式,利用珠江委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连接。

4、依托珠江委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工程的建设,完成珠江委政务内网(局域网)建设。

5、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完成网管软件招标,即将到珠江委部署。

㈢通讯系统方面
1、1994年,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开始建设天广微波防汛通信电路,其中天广微波的干线电路由水利部与原电力部门合建,以该干线为依托,在广东、广西筹建了微波支线,整个链路在1998年基本建成。天广微波干线长1053公里,防洪支线长463.52公里,天广微波干支线已沿西江建成了32个站点。

天广微波是目前珠江流域唯一的一条跨省的防汛通信专用电路,覆盖了珠江流域的广州、梧州、柳州、南宁四个全国重点防洪城市,以及北江大堤管理局、大藤峡水利枢纽、百色水利枢纽、大湟江水文站、天生桥一级和二级电站等,是西江流域重要的防汛通信电路。主要用于西江流域各重点防洪城市程控交换机网络的互连,满足西江流域中下游的防汛抗旱工作需要。

天广微波建设完成后,珠江委的办公电话通过天广微波,可以实现与百色、南宁、柳州、桂平、贵港、梧州、云浮、肇庆、三水、广州等重要防洪城市的语音通信。通过天广微波,可以实现与水利部及各流域机构的语音通信。

2、1995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珠江委的努力下,获得了广州电信局的批准,设立了珠江委的DID电话局,淘汰了原小程控交换机,安装了新的MD110程控交换机,装机容量为1300门(其中直拨分机1000门,内部分机300门),配置了120 条数字中继线,42条EM中继线,30条拨号上网电路。目前实际装机容量约为850门。其中办公电话约350门,住宅电话约500门,上网用户约200户。

3、1997年,在水利部的统一规划和帮助下,珠江委安装了一套卫星地面站,接入水利卫星通信专用网,实现了珠江委与水利部及其他流域机构的语音、数据及图象的通信,开通了电视会议。

4、2000年,在水利部的支持下,与广东省水利厅共同投资建设了云浮一点多址微波工程,将天广微波延伸到云浮、德庆、郁南,封开,加强了西江中下游的防汛通信。

5、2003年,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对珠江委的防汛通信汇接中心进行了更新改造,软件系统由BC9.0升到BC12.0,硬件系统更新了1000线电路,扩容了500线电路,增加了组网接口,提高了汇节能力。

6、2004年,珠江委在广西自治区辖内的14个地(市)的光纤网络基础上,建立VOIP应用系统,为广西自治区辖内14个地(市)的防汛抗旱增加了新的通信手段,防汛通信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7、2005年,珠江委与广西水利厅、西江局建立了2M光纤电路连接,并在光纤电路基础上建立了桌面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珠江委与西江局、广西水利厅的桌面视频会议。

㈣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面
1、通过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骨干网建设,建有入侵监测、漏洞扫描、网络防病毒、防火墙等安全措施。

2、2005年完成珠江委安全体系一期建设,建有防病毒网关、VPN网关、用户上网行为审计系统、数据备份系统、UPS扩容等安全措施。

㈤数据库建设方面
近年来随着珠江水利事业的发展,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珠江水文、工情、空间数据库已部分建设。

水文数据库已初步收集和整理珠江委所辖珠江三角洲19个水文(水位)站的水文数据(1985年至2000年)、工情数据库已有部分重点大型防洪工程的属性数据。1/25万珠江电子地图已基本整编完成,并开展了珠江重点堤防普查和珠江遥感工作等,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㈥业务应用系统方面
1、2004年完成珠江委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立项,目前正稳步推进珠江委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珠江委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网络基础平台、综合办公平台、门户网站、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等五部分建设内容。网络基础平台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已经完成;综合办公平台由水利部采用“1+7”模式正在实施当中,近期要在珠江委部署;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也正在实施当中。

通过珠江委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的建设,将大大提高珠江委办公效率和服务水平。

2、通过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建有珠江委Email邮件系统、FTP文件传输系统、珠江委与水利部的视频会议等系统。珠江防汛调度系统现也正在开发当中。

3、2004年底完成珠江水利网改版,成为珠江委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4、2006年,珠江委在与广西建立光纤连接的基础上,开展了沿西江重要控制断面的水情视频传输工作。可实现对南宁、柳州、贵港、梧州等河段的水情视频实时监视。

5、其他业务系统建设

近几年先后建设或正在建设的系统有:珠江流域城市防洪信息系统、韩江流域防洪协调支持系统、南方小流域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贺江防洪管理信息系统、珠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基础信息平台、珠江流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会商平台、天眼2000气象云图应用系统、天眼2000热带气旋警报系统、珠江水政监察遥感信息系统、数字化档案资料综合管理系统、珠江水利经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珠江水利基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㈦在建重点项目方面
2005年珠江委完成珠江水情测报系统及决策支持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的前期立项工作,总投资达6500多万元,主要包括珠江重点水文站、珠江重要水库报汛站、数据通信网络和决策支持数据中心等四部分建设内容。

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将大大提高珠江重点水文站和重要水库报汛站的测验能力和水情信息传输时效,初步实现流域水情信息共享,以满足流域防汛抗旱的需要,并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水环境保护等提供服务。

㈧运行维护管理方面
根据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需要,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如《珠江委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办法》、《珠江委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费筹集办法》、《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网站管理办法(暂行)》、《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信息网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服务器网络设备管理流程、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预防和控制暂行管理制度、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珠江委部分使用管理办法(暂行)。

根据管理的需要,还将制订一系列管理办法,以规范各系统和设备的管理流程和维护规定,以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各系统运行安全。

㈨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方面
为切实推进珠江委信息建设步伐,规范我委信息化建设管理程序,珠江委成立了珠江委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珠江委信息化建设管理办公室(简称“信息办”),并于2006年正式颁布了《珠江委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暂行)》。

㈩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方面
珠江委注重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各层次的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信息技术培训;珠江委信息中心近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引进信息技术人才14名,其中包括招聘了4名计算机方面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人员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珠江委水利信息化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来,珠江委水利信息化建设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面对珠江水利发展的形势,特别是对照“建设绿色珠江,维护河流健康”宏伟目标和“十一五”珠江水利发展改革的要求,珠江水利信息化发展仍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珠江委水利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还是相当落后的,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薄弱、业务应用系统不多、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比较低,这与履行流域机构职责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立后,大力推进珠江委水利信息化建设显得更为迫切。

㈠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帐多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信息化建设滞后、基础工作薄弱,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在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期间,深深感到“信息不灵,耳目不清”的窘境。

1、珠江水利通信设施落后,缺乏统一通信规划,流域干线网尚未建立。流域通信网络还没有形成从珠江防总到流域各省区、重点水利枢纽、重点防洪城市、重点水文站的通信骨干网;现有的通信网络在覆盖范围和容量上还远远满足不了新时期防汛抗旱对通信的需求;缺乏应急抢险通信能力;山区防御山洪灾害的通信手段严重不足;设备老化、通信网络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2、计算机网络和安全需进一步扩展和完善。覆盖范围窄,还没有形成覆盖一个全流域的计算机网络;网络保障程度低,主要核心设备没有备份,管理手段缺乏;网络安全体系还不完善,安全保障不够,信息安全时常受到威胁;现有网络应用缺乏,能够提供网络共享的信息较少,网络利用效率不高;

3、数据中心尚未启动建设,信息资源严重缺乏,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困难。

4、信息采集体系不完善;现有的信息采集体系还很不完善,珠江委自己的各种站点数量少,信息的时效较差、种类不全、内容不丰富、基准不同以及时空搭配不合理,信息的数字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

㈡业务应用系统规范性较弱,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各业务部门也不同程度建设了自己的业务应用系统,由于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脱节,各级水利业务部门按照业务需要分别开发的应用系统标准化程度较低、功能相对单一、系统协调性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程度低,业务系统相互分割的现象严重,业务应用水平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㈢信息化保障措施还很不健全
技术标准和资源共享机制还没有建立;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制仍需改进;运行管理费用严重不足,维护与更新没有保障

四、“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发展思路
目前,珠江委水利信息化建设处于关键时期,依托在建、续建、新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开发和丰富信息源,积极推进业务应用的开发和整合,加强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建立较完善的珠江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为履行职责和建设绿色珠江提供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保障。

一要组织好信息资源建设,丰富信息源,解决好“各自为政,信息资源少且不能共享”的问题;二要将珠江委信息化的需求摸清楚,积极主动、稳步推动全委信息化建设;三要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上,做到实用、有用,且见效快;四要在宏观思路上,统筹力量,做到经费、人力集中,尽快将我委信息化建设上一个台阶;五要执行《珠江委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暂行)》,规范项目建设流程,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五、“十一五”期间主要任务
在“十一五”期内,珠江委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建设水利信息基础设施,营造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围绕九大重点业务应用,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㈠珠江委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珠江委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珠江重要数据(水情)信息采集能力建设、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流域干线通信网建设、蓄滞洪区预警通信系统建设、珠江水利信息网、珠江水利数据中心和珠江防总指挥部指挥中心等七部分组成。

1、珠江重要数据(水情)信息采集能力建设

以能力(技术装备)建设为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辅,主要选取对流域水资源管理与配置、防汛抗旱调度有重大影响的、控制国界和省界的和对水功能区管理有重要影响的珠江重要水文站点进行能力建设。

根据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饮水安全、协调水事矛盾等应用需要,对珠江重要水库报汛站的水情测验设施设备和报汛组网进行改造,实现雨量、水位数据自动观测、长期自记、固态存储,提高流域机构信息采集时效和自动化水平,增强信息采集能力。

建设珠江水情中心和西江局水情分中心,提高水情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

2、珠江防汛抗旱综合业务传输平台系统建设

在新的水利通信形势下,为保障珠江防总防汛抗旱指挥工作的需要,为保障珠江水利各项业务的需要,根据珠江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做好流域水利通信网络建设的前期工作,内容包括:建立流域骨干网络和西江流域干线网络,为珠江防总防汛抗旱指挥等工作提供集数据、语言、视频等为一体的综合传输网络平台支撑;全面更新改造天广微波电路;建立一套应急机动通信系统,为珠江防总在西江流域中下游的防汛抗旱指挥工作提供应急通信保障;建立基本覆盖西北江分洪区预警通信系统。

3、珠江水利信息网的完善和建设

基本建成覆盖流域各省(区)水利厅、重点防洪城市、流域重要水利枢纽的珠江水利信息网络,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交换、视频信息传输和语音通信等服务,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提高信息共享的程度和各种信息流程的合理性,并扩充网络覆盖面和传输能力,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可靠性、安全性。

4、珠江水利数据中心

利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技术,基本建成先进实用、安全可靠、互联共享、实时更新的珠江水利数据中心,能够实现对珠江流域水利信息资源进行采集、预处理、存贮管理、共享与交换、挖掘分析、应用服务等功能。为珠江水利行政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并作为水利部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共享体系的一部分,提供水利信息的社会化服务。珠江水利数据分中心建设内容包括运行软硬件环境及备份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建设、标准建设、水利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5、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指挥会商中心建设

为满足珠江防总指挥会商的需要,建设指挥中心显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信息管理系统。

㈡业务应用建设
1、珠江防汛指挥系统

珠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任务是在珠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珠江委防汛抗旱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信息采集系统。结合珠江委数据中心总体建设,初步建设珠江委防汛报汛决策数据中心,开发全面的水情查询、分析软件系统;开发流域重要江河重要断面的洪水预报系统,包括整合和移植地方开发的洪水预报成果;根据前期研究工作及实际需求情况,有重点开发防洪调度模型,启动防洪调度系统开发;重点建设实时水雨情数据库、防洪工程数据库、防汛抗旱空间数据库、防洪预案信息库,初步建成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系统;根据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开发覆盖重要防洪保护区的洪水风险评估系统;结合光纤宽带网的连接情况,初步建成连接流域内重要省(区)的防汛会商会议系统。

2、珠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围绕全面改善流域水资源基础管理现代化手段的总体目标,利用先进的遥测、自动监控和综合预测、调配、评估等模型技术,依托和共享利用珠江委及流域内水利部门已建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水文自动采集和数据库等资源,初步建成一个以流域性水资源宏观监控、管理为基本任务,以珠江三角洲等区域为重点监控、调配对象,涵盖最新水资源规划信息系列,能全面支持珠江委水资源政务基础管理和水资源宏观综合调配以及应急性、局部性的水资源调度的珠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应用系统。

3、珠江河口综合治理管理信息系统

以珠江河口管理办法为基础,以珠江水利信息网络为依托,以“3S”(GIS、GPS、RS)技术为手段,在充分利用其它信息系统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规划、管理等工作所需的法律法规、水文水资源、地质、工程和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包括水利工程管理、河口的岸线滩涂开发利用管理、水质监测管理等进行动态监测、监督和管理,为规划、扩建、新建港口码头等涉水工程方案的审批提供决策支持,并配合工程措施,以满足珠江河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珠江河口科学管理服务。

4、珠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应用通信、计算机网络和3S技术,建成可靠、快速、实用、先进的覆盖珠江片重要水土流失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并以信息库为基础,以网络为媒体,具有遥感分析、模拟分析技术手段,涵盖多种水土保持应用的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5、珠江山洪灾害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现有资源,初步建成一个以流域管理为中心的“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流域山洪灾害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流域山洪灾害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和完善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包括气象、水文、泥石流和滑坡等的监测,对珠江流域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实现有效的预报预警,为提前预见山洪灾害的发生,有效减少和避免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重要支撑。

6、珠江委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

建设完整的珠江委水利行政资源应用系统、完善行政资源共享交换库以及构建“可扩展、接口式”的政务协作办公平台,作为对珠江委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工程的补充与延续,实现委内各单位办公的充分自动化,有效利用和高度共享行政信息资源;建设珠江水利行政资源公众服务系统,满足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需求,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构建交流合作平台,实现流域水利管理政务公开,营造全民参与流域水利管理的氛围。

7、珠江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

以流域为单元,监控省界、国界等界河水体及河口河段的水质状况,对大型引水、供水、调水工程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主要入河排污口实施监控,控制排污对河流水体产生危害;实现流域、省(自治区)、地(市)级水环境监测中心的有机联结,建立全珠江片水环境监测网(重点站组成),初步实现监测结果的资源共享,为有关方面提供快速、准确的水质监测成果;建立珠江片水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8、珠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

收集和整理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及移民安置的基础资料、历史沿革、现状情况,存储和管理在建水利工程、技术规范、移民方案以及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招标活动、技术专家库,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施工、监理、咨询等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资质资格等动态信息,提高水利基本建设、运行维护和移民安置的管理水平与规范化程度。

9、珠江委水利数字化档案馆(二期)

建立档案资料服务系统、完善珠江委档案资料数据库和珠江委档案资料综合管理系统功能、建立数字化档案馆标准化规范体系、整合委属二级单位的档案资源,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各种规章制度。

㈢保障环境建设
珠江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由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建设及运行管理、政策法规、运行维护资金和人才队伍等要素共同构成。保障环境是珠江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珠江水利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支撑。

“十一五”期间,珠江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主要由水利信息化安全体系、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及管理规范建设等要素组成。

1、珠江水利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

珠江水利信息化安全体系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必须遵循国家制定的安全策略、安全法规、安全标准,执行国家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采用国家认证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服务。

珠江水利信息化安全体系由物理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病毒防护、数据中心安全和安全管理等部分组成。通过安全体系建设,对系统所在环境进行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有害气体和其它环境事故破坏;保护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及系统运行平台等系统安全;利用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通信加密、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技术实现网络安全;通过病毒预防、病毒检测、杀毒等技术进行病毒保护;通过安全管理、存储管理、事件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信息存储备份、数据库访问控制、数据库信息存储加密等实现数据中心安全;制定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

2、珠江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及管理规范建设

在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内,遵照国家、行业颁布的标准和规范,提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珠江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并据此形成指导珠江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技术依据。

珠江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建设范围包括标准框架建设、标准建设、水利信息化标准化、管理规范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内容为制定珠江水利信息化管理规范,制定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各方面的管理规范,在制度上预防和解决水利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