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厅信息化工作是以2001年3月召开的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为标志而全面启动实施。近几年来,在厅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在水利部等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厅上下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对提高水利工作的现代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十五”期间,我厅已开展的信息化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编制完成了《山东省水利信息化规划》。2001年12月,组建了《山东省水利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班子,经过半年的紧张工作,于2002年5月编制完成了规划。规划提出了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的原则以及任务目标,主要包括水利信息化基础平台、水信息资源采集、水信息化通信系统、网络系统、空间数据库、水电子政务系统、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等七个方面的建设内容。2005年,我厅结合《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全省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编制完成了《山东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是全省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我厅租用广电光缆4M SDH信道及17个2M信道作为全省水利信息网络的路由通道,建成开通了省厅到各市水利局、水文局及各厅直单位的广域骨干网,实现了省厅与厅直单位、各市水利局和水文局的光纤高速互联,同时开通了省厅到各市水利局、水文局和厅直单位的专用语音信道。厅机关建起了相互之间物理隔离的内部办公网和外部局域网,外网通过网通宽带接入互联网,内网通过光缆接入省政府专网,通过专线与水利部和国家防总相连。
三是启动实施了部分应用系统建设。开发完成了厅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完善了厅门户网站“山东水利网”。研制开发了全省抗旱信息管理系统,利用GIS技术实现了对旱情的自动分析和预报。初步建成了山东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开发了防汛信息查询系统,基本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水雨情信息自动测报、传输处理及洪水调度,正开发研制水利电子沙盘系统。开发完成了全省水利规划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专业数据库建设方面,安装应用了全国范围的1:10万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背景数据库、1:25万的电子地面和数字高程模型、1:5万的电子地图和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完成了《国家水文数据库》山东部分及全省实时水情数据库,初步建立了全省取水许可管理数据库和全省水利统计数据库等。2006年启动实施了厅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工作,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依托我厅现已建成的内部办公网、全省水利信息骨干网及全省政府系统办公专网,在现已开发的水利专业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已形成的软硬件资源,构建我厅电子政务综合应用支撑平台,在此平台之上开发部署协同办公等各业务应用系统,总体框架由分层支持体系、保障支持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三部分组成。一期工程建设主要面向厅机关,同时在厅直各单位、各市水利局设立用户登录及信息交换节点,最大可能地实现省市两级水利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办公。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水利发展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贯彻国家和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我厅编制完成了《山东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就是“以全省水利工程网络为依托,全面构建全省水利信息网络”。按照这一总体目标,将把水利信息化作为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来考虑,在建设过程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理顺体制、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总体规划思路是:全面实施“一一一六工程”,即“一个网络、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六大重点业务应用系统”。
“一网”是指要构建一个覆盖全省水利系统的信息采集与传输高速宽带网络,以正在规划建设的全省“工程水网”为依托,在现有省厅到市级水利部门的水利信息骨干网和全省政府系统办公专网的基础上,辐射延伸到县级水利部门和大中型水利工程,同时规划布设覆盖全省的水利业务信息采集点,通过公网、专线或卫星无线传输等通信手段进行数据传输与汇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站网建设(雨水情站网、水资源信息站网、水土保持站网、水利工程运行等综合信息站网),通讯网络建设,通讯信道建设等几个方面。
“一中心”是指建设全省水利数据中心,将各类公用或专用数据库资源充分整合,实现信息汇集、存储与交换,省水利厅建设全省水利数据中心,各市水利部门建设水利数据分中心,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实现相互间信息的自动传输与交换。包括:山东水文基本数据库、山东水利空间数据库、山东水利工程基本信息数据库、山东水资源信息数据库、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和水利行政管理基本信息库。
“一平台”是指构建一个全省统一的水利电子政务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充分整合全省水利系统信息化软硬件资源,搭建起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综合管理应用平台,由统一的接入系统、统一的数据交换系统、统一的WEB服务系统、统一的门户界面系统和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统一的WEB服务系统提供“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服务框架,可将已经形成或即将开发的各水利业务应用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为各级水利部门相关用户提供从接入、登录、数据交换、后台管理到各系统应用的全程服务。
“六大重点业务应用系统”是指协同办公系统、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水网工程运行管理调度系统、水资源管理调配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和水土保持监测系统。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厅将成立由厅领导任组长、有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合并整合信息化设施、技术和管理人员,组建相对独立级别较高的水利信息中心,作为省水利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统筹管理指导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对全省水利信息内外网络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和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协调。
二是重视人才培训。重点加强信息化技术人员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根据现有技术人员特点分别就信息化发展规划、标准化;信息系统维护与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及中间件应用软件等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加强水利系统职工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维护和应用系统的操作,提高水利系统职工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三是加强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水利信息化标准与规范是水利信息化发展的保证。加强水利信息化标准与规范建设,是确保互连互通和信息共享的根本,保证水利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厅在这方面准备实行“统一标准、分项定制”的策略,以项目建设带动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建设规范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支撑平台技术,实施跨应用系统间的信息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促进水利系统内部及水利厅与厅直各单位之间的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制定相应的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开放相应的水利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
四是理顺投资渠道,落实管理经费。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大投入的一个工程,项目不但需要建设资金,又要有系统运行管理维护资金。我们将把水利信息化纳入全省水利建设管理的内容,在规划工程项目时,对工程项目的信息化部分也进行同步规划,建设资金直接纳入水利工程项目预算。建成投入运行的水利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的维护管理经费列入年度部门预算,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