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与近期打算
来源:水利部 更新时间:2012-04-13

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诸河下游,跨江滨海,1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承受着上游200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的洪水下泄入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地形特点,决定了江苏洪涝旱灾害发生机率高、水环境比较脆弱,历来是水利重省。

江苏人口密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随着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迅速提高,产业密集度急剧上升,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水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江苏水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还不适应。“十一五”时期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阶段,水利要为经济社会可持续与和谐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和保障,水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水利信息资源,是解决水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区域水问题的需要,是实现水利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近年来,我省水利部门认真实践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重视水利信息化建设,按照《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要求,结合我省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编制了《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纲要》,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开展了以水情自动测报、闸站自动控制、通信网络、防汛会商、调度决策支持、电子政务等为重点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使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 现状

水利信息网络系统基本形成、信息资源开发初具规模

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建成了省厅至13个市水利局、11个市水文局和8个厅属管理处的信息骨干网,建成了13个市水利局至所属县、厅属管理处至重要工程站点的地区网。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水利管理部门计算机联网,同时完成了省厅与水利部、流域机构、省委和省政府信息网络互连,为全省水利信息化构建了统一的信息传输平台。

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省以上报汛站的自动测报率达70%25个省直管泵站、水闸实现了远程监测、近地监控,基本达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大运河(苏北段)沿线建设了82处水位、取水口门、水电站的水情、工情自动采集站,4个市界测流断面自动监测站。太湖地区已建1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另有一批水质、水量、工情自动监测站正在建设中。水文数据库、水雨情数据库基本建成,省水利基础数据库总体设计已完成,地下水数据库、地表水水质数据库、工情数据库、取水许可、地下水信息管理数据库、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利建设与管理等数据库建库工作正在开展。数据交换系统开发正在进行。部分地市建设了空间数据库。

应用系统已从防汛抗旱延伸到水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面

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方面,建设了省厅、各市水利局、厅属管理处的防汛信息门户网站、防汛异地会商电视会议系统,初步建设了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建成淮河和沂沭河两个流域、6座大型水库和3座中型水库的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完成洪涝灾害统计分析、防汛物资管理等防汛决策支持软件开发。并在近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取得了较好的减灾效益。太湖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开发已启动。

在水资源调度方面,初步完成了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开发了调度运行系统(需水预测模型、实时水量调配模型、在线水流仿真模型)及其专用数据库。取水许可和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已投入运行。开展了以行政区域水资源实时分析系统的试点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面,建成了省厅门户、OA系统。全省水利公文交换系统、水利规划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等行政办公应用软件已开发完成,并已投入使用。行政审批系统正在开发之中,为省厅电子政务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成了江苏水利网站,为全社会提供了全面的水利信息服务。促进了信息沟通,加强了水利宣传,促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加水利政务透明,提高办事效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经过多年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已形成共识,信息化已成为发挥工程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为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水利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果和经验,但还不能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新时期水利工作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我省还存在:信息资源不足、应用系统开发较慢、标准规范滞后、建管机制、体制不明晰、运行维护缺乏保障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近期打算

“十一五”发展思路

围绕江苏水利发展“十一五”的总体目标,水利发展与全省“两个率先”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继续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体系、水资源保护体系和水利发展服务体系、提高保障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服务能力和水平。江苏水利信息化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成果,依据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结合我省水利工作重点和管理的需要,加强水利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与水利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建管体制与机制,持续改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完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推进重点业务应用,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形成我省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逐步实现水利业务和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的能力,提高水资源供给、保护的能力,提高水利发展与服务的能力,保证水利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同步。

近期目标

根据我省“十一五”水利信息化发展思路,近期水利信息化工作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向省以上报汛站雨量、水位全部自动测报,重要防洪、供水断面流量自动测报,重要区域水质监测断面自动测报。基本建成水利空间数据库、水利工程、水质、地下水、水资源等数据库,进一步完善水文数据库、建设全省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水利信息查询服务系统,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全省水利数据的共享交换与综合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应用系统建设,在完善防汛抗旱业务应用软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电子政务、水资源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推进省厅水利电子政务建设和促进我省水利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近期工作

根据我省“十一五”水利信息化发展思路及近期水利信息化工作目标,我省今期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以信息监测、采集与数据库建设为重点,规范、扩充、整合信息源与信息化基础设施;二是以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水利行政公务为主线,加强应用软件建设,三是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行政、法律制度与机制。主要工作具体如下:

1、信息源的扩充与整合

尽快推进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治淮治太工程、江海堤防达标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水情、工情监测系统扩充与完善,实现向省以上报汛站雨量、水位全部自动测报,重要防洪、供水断面流量自动测报,重要区域水质监测断面自动测报,防洪调度及水资源调水骨干工程自动监控。利用水利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水平。

根据我省水利基础数据库总体设计,完善基础水文数据库、工情库建设,启动水质、地下水、水文特征库、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利建设与管理等专题数据库建设。

2、建设全省水利地理信息系统

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是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建设全省统一的水利空间数据平台,为全省水利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应用平台,主要包括数字地图建设、空间数据库建设、应用接口开发等内容。

3、建设江苏省淮河流域省界水质预警及监测系统

为适应省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建设我省淮河流域省界水质预警及监测系统,拟在苏鲁、苏皖边界设立主要入境河流水质预警站、重要入境河流设立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同时相应增强有关分中心的移动监测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提高我省淮河流域水质预警和应急监测能力。

4、建设水利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以信息监测系统、水利专业数据库、水利专用数据网为基础,建立水利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各类水利数据的共享交换,为不同部门的应用提供服务,同时也为全省水利信息系统的集成提供平台、运行环境和技术支撑。

5、加强防汛防旱指挥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应用软件的建设

加快实施我省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二期工程建设、长江河道监测管理系统、起步建设水(综合)调度中心。对已建系统进行整合、完善,进一步开发和整合信息资源,完善防汛专业数据库,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灾情评估、防洪风险管理等各类应用软件。为防汛防旱指挥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6、建设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在现有技术条件和基础上制定水资源信息系统标准体系,建成水资源数据库,开发水资源评价、水源调度与配置、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节水管理、信息统计与发布及水费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逐步建设形成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水资源科学管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做好全面的信息服务。

7、完善和推广行政办公系统

进一步完善行政办公系统功能和积极推广使用,在厅机关OA系统上网运行、已推行收文网上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网上发文、公文交换、电子印章的功能的使用,同时积极推广行政办公系统在厅直单位的使用。逐步形成具有统一技术标准、界面的全省水利系统行政事务处理与部门业务管理功能的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努力提高水利行业的行政效能和电子政务水平。

8、加强技术规范、运行保障

在现有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已建和在建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及水利工作流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补充和完善相应的技术标准与规范,逐步形成和建立信息采集、数据库建设、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管理、安全保障等标准为基本框架的,能适应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需要的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为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重点应用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

要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我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实际要求,制定和完善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使水利信息化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建立信息化工作的保障机制,理顺工作关系,明晰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体制与机制,保障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正常进行,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