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为水利信息化努力贡献
来源:水利部 更新时间:2012-04-1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治水思路,积极开展水利信息化研究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高速信息网络和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近年来,我院依据《南京水科院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开发了多项水利科技信息系统,为科研和管理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全面提升了科研人员信息应用水平。同时科技人员服务于水利行业,积极参加水利信息化科研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将我院近年来信息化工作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院组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认真研究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应用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拟订我院信息化建设的短期和长期规划,反复论证其可行性,构建网络基础平台,开发并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

㈠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为使我院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我院确定了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结构,明确该项工作由院网络中心负责,下设七个网络分中心。针对当前信息技术和社会信息化调整发展以及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的特点,注重培养、引进从事网络建设、管理及应用系统开发人员,并给予工资、奖金、培训等多方面优惠条件,以便吸引高层次技术人才,从而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网络中心负责我院的网络基础平台建设,保证网络通讯的畅通,保障应用服务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负责我院应用管理系统软件的建设和维护更新,保证我院的行政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负责网络和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及公共机房的使用和管理等。

㈡ 健全制度,切实加强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我院领导十分重视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化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工作,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院长任组长。组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认真研究我院网络安全状况,制定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高速信息网上网用户守则》、《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高速信息网网络管理条例》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通过发文、电子邮件、网站公告等形式做好网络安全相关法规的宣传,增强用户的法制意识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采用符合保密要求的技术防范措施,对有保密要求的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科研管理处、财务管理处等部门的计算机和内部局域网都和公共信息网络进行了严格的物理隔离。建立了完善的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制度,确保我单位的网站上不载有国家秘密信息和其他不良信息。

二、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架信息化平台
我院于1997年开始建设的院高速信息网络是基于三层交换的高速以太网,经过不断完善,现建立了院网络中心及七个分中心,主干网络采用光纤星型结构,内部以10/100M接入科研及管理人员的桌面。建立了宽带出口,以独享10M带宽与中国网通(CNC)相连接。我院1997年建立了相应的网站,2003年又注册了新的域名(www.nhri.cn)。网站内容主要包括我院、各研究中心和科技产业部门的介绍,水利行业要闻、院内新闻及科研动态,科学研究及学术刊物等,2002年开发了英文版网页。

2001年原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与我院合并,2002年杭州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划归我院管理,为了加快一院两所的融合,我院迅速开通了原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用户宽带上网,完成了杭州农村电气化研究所的网络建设,并实现了两地之间的网络一体化。在我院电话虚网改造的同时,将其与计算机高速信息网相联,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科研人员业余时间在家中上网查询资料、联系工作。2005年底铁心桥试验基地高速信息网络一期工程竣工,铁心桥试验基地网络分中心与院局域网以2M数字电路互联,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用户实现了移动上网。

三、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信息化系统应用
近年来我院相继开发了基于全国水库大坝基本资料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档案查询系统等。这些系统的数据库保持实时动态更新,科研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内网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相应权限的综合统计、查询和分析。

㈠全国水库大坝基本资料信息系统
根据水库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委托我院开发了“全国水库大坝基本资料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将通过互联网向授权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等固定用户提供水库大坝基本资料的维护、浏览和统计等服务。

㈡办公自动化系统
基于IBM Notes系统开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在网上实现收文、发文、日程安排、申请设备、出差申请等流转及管理,实现了流转过程中网上修改及数字化签字。经过这几年的使用和不断完善,该系统稳定高效运转,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㈢财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近年来,我院加大财务网络信息化建设和开发的力度,克服诸多困难,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财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电算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化,克服了财务集中管理带来的种种矛盾,同时,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在院内各部门和单位(项目)之间实现了适时结算,网上支付项目管理功能,使科研人员通过网络可快速、便捷地支付、结算以及查询项目的收支情况,同时使院领导和财务部门及时掌握项目的完成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2002年开发了POS网上结算系统,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6年9月,水利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电子政务-网上财务管理系统” 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主持下召开了验收会。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推广使用对提高水利系统财务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㈣科研、物资和设备管理系统
自主开发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科研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其中科研管理系统包括科研计划、合同、成果及统计等管理及查询功能。

㈤档案信息查询系统
2003年,我院开始开发院内科技档案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模式,支持对相关的档案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和统计,支持我院所获奖励证书的全文下载,使一线科研人员能更方便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更好地做好科研工作。

㈥图书信息管理系统
从1998年开始,我院图书馆已将部分资料数字化,建立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光盘库,网络信息检索、多媒体电子阅览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文献资料、图书的作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加强系统管理和人员培训,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科研管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主要由科研管理处负责;财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主要由财务处负责;物资管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主要由院服务中心负责;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院内科技档案信息查询系统的更新和维护主要由院长办公室负责;网站内容更新主要由党办负责;以上各系统运行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的维护由院网络中心负责,并对管理责任单位提供技术支撑。

我院针对各类应用系统不同的应用要求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对科研和管理人员进了全面的培训,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及电子邮件的应用、Notes办公系统的应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等。

五、开展水利信息化研究,服务水利行业
我院在建立院内信息化系统的同时,坚持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服务水利行业管理,为水利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我院水文水资源所专门成立了水利信息化研究室(其中教授、高级工程师7人), 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研究工作; 建立了遥感与GIS应用实验室,配有服务器、电脑、彩色网络打印机、黑白扫描仪、大幅面彩色工程扫描仪及大幅面彩色绘图仪等设备,购置了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Oracle和Sybase系统;实验室还制定了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每年给予固定维护费用;成立了安全工作小组,由一名副所长担任组长。“十五”以来,该所主要承担了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信息系统、江苏省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调度系统工程运行系统、密云水库防洪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南京市防汛指挥地理信息系统、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深圳市水务信息化“十五”规划、平湖市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电子档案查询管理系统等项目,为流域和地方水利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另外还作为主要承担单位参加了科技部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我院承担的“江苏省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工程”是水利部水利信息化五个试点项目之一,2005年11月,完成了其中调度运行系统的开发工作,通过了江苏省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处组织召开的江苏省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工程调度运行系统的单项工程完工验收。我院开发了需水预测模型、水量调配模型、在线水流仿真模型和专用数据库,综合集成了实时监测系统、来水预报系统,建成调度运行应用软件系统。需水预测模型考虑了江苏省苏北供水工程众多、调度运用非常复杂的情况,结合用户的实际调度经验,根据行政区划和水系,合理地划分水量计算基本单元,应用不同作物需水过程资料和工业、生活、航运等用水需求,进行预测。水量调配模拟模型合理地概化了江水北调工程系统,遵循水资源配置原则和洪泽湖、骆马湖及重点抽水站等水源调度方案,兼顾防洪要求,采取顺向计算逆向修正法和逐片控制法,分片计算得到水量调配方案,方便用户分析比选。在线水流仿真模型实现了实时水情仿真功能,协助用户掌握江水北调干线沿程的用水情况;实现了水量调配方案仿真功能,提供了调配方案实施后可能出现的水流情况。专用数据库设计合理,功能丰富,管理方便,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应用软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包含了文件管理、数据管理、信息查询、形势分析、需水预测、模型计算、调度方案管理等多个模型,结构、层次清楚,可维护性强,人机界面友好,用户操作方便,满足多种需求。

 


承担完成的“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系统开发研究”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验收,该成果可用于长江干支流河道、湖泊、分蓄洪区的洪水演进和洪水调度方案仿真,较准确客观地描述; 江湖洪水的运动规律,预测和评价各种防汛调度方案的蓄泄效果。,可为长江中下游防汛调度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我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承担完成了“靖江市江河堤闸过闸收费管理及视频系统开发”项目,该系统建成后,8大闸站共减少管理人员16人,可节约年运行费用约32万元,同时由于对水闸运行状况实施了监测,站外景进行了监视,可以有效减少机泵损坏,避免认为破坏,年可节约资金10万元。系统建成后,加快了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步伐,缩短了水利工程应对突发水灾害的应对时间,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管理效益。

六、今后信息化工作打算
信息化建设发展日新月异,软件、硬件设备及设施更新和淘汰较快,必须每年分批更新,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经费投入。虽然部有关部门对我们给予了积极支持,但总的来说,投入仍不足。

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主要针对具体办公业务进行,集成度和通用性不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协调和指定应用软件开发标准。

㈠升级改造网络基础平台,强化信息化支撑平台
更新网络设备,完善我院的高速信息网络,将网络主干速率由100M升级到1000M;利用无线组网技术,加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出口带宽,与部水利信息网建立连接;综合利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手段,构建全面的网络安全体系。升级改造网络基础平台将可以改善我院网络环境,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可以更好地科研和管理工作服务。

㈡进一步完善院科技成果档案信息化建设
逐步实施科技成果档案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我院近年来每年承担科研任务800多项,拥有丰富的档案资料,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对发展水利科研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㈢积极开发水利信息化新技术
在江苏省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调度系统工程运行系统、密云水库防洪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南京市防汛指挥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开发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开发,探索规范化、通用性软件的研制,为信息化建设和水利信息化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