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新黔: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来源:中外管理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6年11月4-6日,由《中外管理》杂志社、北京中外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办的第1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在北京召开。以下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女士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女士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恳谈会,会议安排我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的介绍,下面利用这一机会我就这个主题跟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党中央基于当代国际竞争态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出的战略决策,顺应时代的要求,符合客观规律,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不断加快,深刻的影响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关系的格局,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弱、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发展的成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赢得主动。

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这是我国基本国情,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压力逐步加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日益突出,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十五期间,按照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我们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优化政策环境,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猛烈的建设。

一是切实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引发《促进产业结构条件的暂行规定》,实施了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指南等,切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了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产业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开发。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超高压戍边点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了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了我国能源、交通、石油化工、船舶、核电等领域的自主发展能力。实施了一了重要产业的技术研究开发,在第三代移动通讯、

数字电视、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支持能源、交通、原材料、机电、轻纺等产业,重点发展特种、大型、高技术、新工艺装备和产品,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三是着力促进自主创新新成果的产业化。实施了生物及医药、现代农业等12项重大的高科技工程,实施了软件、汽车电子、信息安全等20多个重大产业化专项,建设了1600多项高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工程,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金税、金农、金审等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支持了数百家大型骨干企业的信息化,促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是重点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的创新能力,我们一方面支持了海尔、华为、宝钢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管理创新,增强大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政策的支持下,2005年大中型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支出已占全国的51%,我国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行业技术开发投入、技术供给和成果转让的主体。

另一方面,提高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6%的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大政策引导的支持力度,允许企业按照当年实际支出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抵扣不足可在五年内结转抵扣,鼓励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放新技术,像精、特、新方向发展。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基金,支持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支持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建立了一批企业技术服务的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初步建立起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持平台。

十五期间,在促进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目前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够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主要是我们的科技投入总量仍然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政策环境还亟待完善,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还很高,一些产业大而不强,只有数量的优势没有自主创新的优势,高层次的人才缺乏,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仍然不是突出。总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从关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下要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和机制、优化政策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纲要,全面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想在这主要提一下要点,十一五期间主要的一些政策环境,一个就是要制定和完善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的规划和有关政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都是技术创新的推动和科研开发的催发,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我国技术更新和优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科技创新能够在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与我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地位很不相称。因此,我国一定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和强度,组织制定和实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专项规划。长三角、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创新能力规划等一批计划,要加快自主创新宏观调控和统筹部署,要鼓励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现金实用技术改进传统产业。

第二,加大对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对基础研究、公益性研究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给予重大支持。同时,要加强科技经费的合理配置和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重点启动生物医药等七大类高科技产业按照工程、组织实施新能源等一批产业专业化,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当中确定的68项优先主题,16项重大科技专项,27项前沿技术,继续建设一批高技术产业的基地,推动产业发展合理布局。

第三,继续加强创新能力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整合现有科技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启动实施中科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知识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

第四,消除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这个内容因为比较多,我只点一下题。打破行业和市场的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完善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心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法制环境,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强与相关部委的协调配合,实现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有效结合,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更可靠的体制和机制的保障。

第五,进一步完善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措施。

第六,多层次、多渠道的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及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

各位来宾,自主创新能力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齐心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谢谢大家!(来源:第1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