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以数字化管理城市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08-03-14

 
 
     2005年9月16日,南京市鼓楼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顺利通过验收,该区成为全国首批10个试点城市(城区)中的第一家。今年11月8日一早,记者来到了鼓楼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了解这种新的城管模式。

    虽然才上班,但是监督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碌了。“管的看不到,看的管不到”,是城管老大难问题。而数字化城管,发现问题的时效性、解决问题的快速性大大提高。通过将鼓楼全区7个街道、95个社区共划分为1273个万米单元网格;并根据网格内的事件发生率、部件数量、面积大小、方便管理等原则对全区万米单元网格进行组合,划分了45个管理片区;由100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

    打开电脑,点击网格图,记者看到整个鼓楼区被分成无数个大小不等的网格。点击、放大其中的一个,这一地区的窨井盖、下水道地漏、树木、宣传栏等城市部件的位置等被标注得一清二楚。

    上午8:39,监督员顾晓雯在宁海路84号南侧发现有早点摊超时经营的现象,立即向监督中心汇报。依据监督员发回中心的照片,记者顺利地找到了案件发生地点,见到了宁海路办事处派遣的执法人员胡斌。考虑到这个名叫方芸琴的女子一家的确生活比较困难,夫妻双双下岗,又有两个孩子的负担,他们采取督促和教育的手段,宁愿多走几次来监督。“今天是我第二次来了。”胡斌说。面对执法人员,方芸琴表示以后一定改正。

    在回监督中心的途中,记者接到了中心接线员王燕的电话,他们在10点和11点接到了石头城81号和汉中门外大街107号附近的街面秩序违章报告。记者随即转道目的地。当记者11:15和11:23到达这两个地方时,发现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短短数分钟,一件城市管理案件的处理在实施了全新的工作流程后,工作效率成倍提高,真正发挥了管理监督的作用。

    下午3:35,监督中心又接到监督员报告,在校门口1号苏果超市东侧墙面有乱写乱画现象。3:36,监督中心接线员接到报告后经值班长分析,同意立案,并将该事件通过网络专线向指挥中心通报;3:38,指挥中心接到报告依据事件管辖职责要求,向挹江门办事处派遣处理任务;4:12,挹江门办事处执法队员将处理结果报至指挥中心;4:14监督员现场核查,回馈结果至监督中心,该案到此结案。从监督员报告到执法队员赶到现场完成执法,前后总共花了约30分钟时间,数字化的城市管理系统再一次发挥了高效率。

    仅11月8日这一天,中心就接收了监督员上报案件237件,结案203件,最快的一件从报案到处理结案只用了15分钟。鼓楼区通过搭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