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8日,我国首个信息化国家战略《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我国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宏伟目标,并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该战略的发布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座里程碑,它将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回顾20多年来我国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和国家对于信息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解不断深化,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信息化的重视也日益加强,并通过政策、计划、规划等手段加以指导和促进,逐步将信息化建设推向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邓小平同志早在20年前就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胡锦涛同志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要求,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成熟,党和国家对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务实。胡锦涛同志在2001年12月25日指出,我们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实施电子政务要提高行政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勤政廉政。信息化要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服务。
1997年,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把国家信息化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会议提出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提出了符合国情的信息化发展总体思路。会上通过的《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全国信息化工作从解决应急性热点问题引上有组织、有计划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正常轨道。“九五”以来,国家对信息化建设部署的落实力度越来越大。从以宏观层面提出目标到在各个中观、微观领域作出详细部署,对信息化工作的规划也越来越完善。“十五”期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这是一份规范和指导全国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战略部署的行动指南。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专章部署了信息化的落实举措。今年5月,中办、国办又发布了《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首次提出了信息社会的目标,并对未来15年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作了明确规划。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也纷纷针对本地、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了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可以说,随着一系列信息化规划、标准的出台,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具体的实施推进阶段。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全面启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信息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信息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值得重视的是,信息化已经从政务信息化、经济信息化领域不断向纵深发展,社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成为新的发展热点。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快,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新的起点。
专家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服务国民经济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应用正在从过去的单点局部应用朝着广域应用、整合应用的方向发展。当前,各领域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热情高涨,各种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应用系统全面启动,目前已经提出上百个国家级的预案。我国信息化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迫切需要从总揽全局的高度对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提升信息化的效率,发挥信息化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