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新诠释 ——复旦大学信息化建设纪实
来源:中国信息化 更新时间:2012-04-15

 

  10月,刚迈入秋季的上海,虽然温暖却也微微透着凉意。长途过后,记者于清晨踏上了这个位于中国东部的繁华之都,此行目的地——复旦大学就坐落在上海东北部的杨浦区。百年校园 雅致清丽

  走下出租车,那个著名且朴素的印着“复旦大学”四个大红字的校门随即映入记者眼帘。据复旦校史介绍,“复旦”二字由其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清晨的复旦,已经忙碌起来了。踏入复旦,一种古典与现代交织出来的厚重的文化氛围迎面而来。深远幽静的小路、袖珍精致的燕园、古朴雅致的教学楼、生气盎然的绿茵、高大现代的光华楼……园林般的复旦渗透着现代化的气息,历经百年沧桑依旧婉约清丽。

  复旦大学创办于1905年,百年的发展,让如今的复旦已然成为一所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医学在内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设17个学院,70个系,68个学士学位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5个(其中自设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9个(其中自设38个),并设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不论是综合实力还是科研水平,复旦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光华楼建成于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前夕,高高地矗立在校园最东侧,洋溢着鲜明的现代感。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就位于这座气派的大楼里。来到位于6层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久闻的信息办宓主任,当谈起复旦大学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历程时,宓向记者娓娓道来…… 漫漫十年 硕果累累

  复旦大学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始于1995年8月,其时成立了校园网络管理中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拓展,为了保证落实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工作,改变以往多头管理、资源分散、重硬轻软等高校普遍出现过弊病,复旦大学于2001年7月对校内相关机构进行了整合,成立了以王生洪校长为组长的校园信息化领导小组,并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成立了实体化的信息化办公室。

  “我是2001年被‘抓’来搞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宓笑言。而谈及几年来建设信息化校园的体会时,宓说道:“对于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学校,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能真正‘转’起来就是复旦信息化的最大特色。”

  从2002年2月完成信息化校园规划、并初步完成校园网升级,5月开通复旦大学校庆特别网站和“校长信箱”,10月建成UIDC(数据中心)并投入使用;到2003年5月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10月校园电子公务(OA)系统进入单轨制运行,12月学工系统毕业管理模块和人事系统考核聘任模块上线运行;再到2004年5月CJ-IPv6实验网络正式开通,7月虚拟校园精品课程网站开通,9月理科图书馆、燕园试点无线网络建成……复旦大学目前也是上海地区唯一自主拥有跨黄浦江两岸、到浦东新区光纤资源的高校。

  短短几年,复旦大学的信息化校园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似乎有点独领风骚的感觉了。目前,邯郸、枫林、江湾和张江四个校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地理格局,多校区的信息化建设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复旦现在离不开网络,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在改变着复旦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生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虚拟校园上目前已经积累了1000多门课程,老师可以在上面布置作业,学生可以提问,可以讨论,为课下师生们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对教学模式是一个不错的创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上线,则使师生在使用近20个应用系统(包括查阅图书馆电子资源)时不用再去记住各自不同的账号;共享数据库平台的建成、数据的同步,使师生入校时填写的详细个人信息表可以多个系统共享,今后就不需要再重复填表了;只需一个工号或学号,各种资料都存放在数据库,一目了然,想用的时候调出来,很方便;部门间的报表流转现在也基本实现了网上传递,很多公务都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学校领导出差一般都会带上笔记本,出差办公两不误。 视频会议 应用广泛

  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也很广泛,2004年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复旦时,就是利用这个系统为校内师生提供网上直播,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合作签约则是直接向新加坡直播的,还有诸如复旦百年校庆、复旦-耶鲁精英讲座、亚洲五国网上课程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和活动都在用。现在,视频会议已在复旦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普及;同样的还有电子图书馆系统,复旦的电子图书馆里有一万几千种图书、期刊,几百个数据库,教师学生都可以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来访问及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2004年10月,经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研究批准,复旦的“信息化校园(e-Campus)工程”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推进信息化应用项目。目前,信息办承担的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及上海市档案局项目“高校电子校务环境中的档案管理系统”,均已通过专家成果鉴定。

  记者在信息办的会议室里还见到了复旦大学一位院士写给信息办的一封感谢信。信上这样写着:“人不能一日无食无水,我们的科研和生活却不能一日无网络、无电邮!谢谢你们的劳动和无可替代的贡献!”这些都是对复旦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的累累硕果的肯定。 应用是目标 服务是过程

  宓主任这样评价说:“我们在建设完整统一的、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校园应用和服务。”记者了解到,信息办的工作除了总体负责学校信息化校园的规划和实施,统筹和承担信息化校园的整体建设工作外,还负责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协作。“信息办必须先得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信息化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学校所有的工作,而只是学校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保障,要为学校所有的用户服务。”宓又强调,“除了定位,我们还有一个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思路,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个合理的架构,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信息化之路的方向标。这几年复旦信息化发展很是顺利,也是得益于此。”

  据记者了解,复旦信息办的信息化工作从2001年宓主任的“光杆司令”到现在已经发展壮大了许多,下设有三个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和运行服务中心,40来名工作人员分布在多个校区,承担着网络硬件设备建设维护、应用系统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校园内光信息点就有5万~6万个,电子邮件用户也从原来的几千个到现在的近6万个,而随着学校不断的扩建,这些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对这些信息点和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工作量就已经非常大了,院系实在太多,有时还要提供上门服务,刚开始有些同事不得不连续工作48小时。”而随着对教师信息化的培训和这几年整个校园信息化逐步走上了正常化,现在很多问题通过电话就可以解决,服务质量得到了保证、工作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宓介绍说,复旦大学的校园信息化“以信息化应用为建设目标,以信息化服务为建设过程”。如果说以前复旦的校园信息化工作重心主要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构建,现在则主要转向为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服务的集成。

  在实现信息资源整合服务的过程中,对基础数据的采集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卡通”就是复旦校园信息化数据采集的基础工程之一。它和全校师生员工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学校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一卡通”系统由金融服务、综合服务、身份认证等多个功能支撑的模块组成,不照搬“就餐系统+补丁”的传统模式,而是一个以“卡”为媒介、面向全校师生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传统的一卡通以个人消费为主,我们则主要与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其他功能结合在一起,把消费和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了资源整合。”当初设计这个系统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共同的身份认证机制和共享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管理的集成与共享,并逐步做到数据的规范化、来源的统一性。

  “复旦有不少贫困生,但是如果给贫困生补助并让他们上台领取,我对此非常反对。有的同学虽然家里很穷,但却有着可贵的自尊,要让他们上台领取补助的话,很多实际上非常贫困的孩子就会放弃领取补助的机会。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在系统里嵌入了一个消费数据的采集分析模块,帮助学工部来甄别真正的贫困生。”说着,宓打开电脑就给记者演示了采集数据后通过分析得到的消费柱状图,“你看,有的学生平均每天的就餐消费还不到3块钱,我们又通过更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这些孩子基本都是来自贫困地区或困难家庭,这才是真正的贫困生啊。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就跟学工部协商,希望能主动给这部分学生优先提供一些较好的勤工俭学机会,让他们可以好好把书读下来,完成学业。”记者没有想到信息化建设还能有这样的“小功效”,而对宓主任心思的细腻也顿时佩服万分。 拓宽沟通渠道 充实服务内容

  采访中,复旦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始终以服务为出发点,以服务全校师生职工为根本的建设思想给了记者很深刻的印象。一方面不断加强服务,拓宽沟通渠道;一方面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加强对服务的管理。通过自主开发的E-service平台,集中了各种服务资源和工具,实现了应用系统的远程动态监控,规范了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逐步健全了服务体系。在建立基本应用管理系统外,还通过服务网站、服务热线、投诉电话、BBS论坛、电子邮件等途径,以及建立定期专家学者联系制度、发送信息化校园简报和直接对学生、院系的需求调研等沟通手段,不断了解师生的信息化需求,获得师生的支持,提供各项信息化资源,提高质量。

  打开复旦大学主页,你会看到许许多多的系统、平台,而看不到的系统、平台也有很多。十年的发展,让复旦离不开信息化,而“数字化校园”也成了复旦的特色之一。目前,已有百来所大学的信息化建设者来到这里参观交流,这也正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对复旦信息化建设理念和成果的一种认可。

  有一种尊敬来自震撼。离开复旦,离开上海,这种感觉久久萦绕在记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