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高管“跳槽”平谷 平谷要做“数字谷”
来源: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几天前,有媒体调查出了京城的无线上网地图。看过之后才发现,偌大的京城,能够无线上网的地方多为高级酒店、咖啡厅,而且价格不菲。


  殊不知,100个村的平谷农民已经先于城里人享受到了无线宽带,而且是对入网农户完全免费的无线宽带。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外界看来只盛产大桃的平谷其实还盛产软件。北京各区县乃至天津、山东、黑龙江等省市政府部门应用的政务软件中,都有平谷区信息中心自主开发的一套或几套软件。


  非但如此,平谷区甚至准备在网络经济中分一杯羹。平谷区信息中心现在是医学健康网的控股大股东,以120万元的年薪,聘请了原微软中国研发中心的市场总监作网站CEO。其长远打算是推动这家具有垄断性资源的专业网站成功上市。


  1.微软中国研发中心高管@平谷
  李开复离开微软加盟GOOGLE,业界为之震动——因为这是两个巨人掰手腕的一个回合。
  照此相比,张相君“跳槽”的起点和落点,落差就像大象和蚂蚁——起点是微软中国研发中心市场总监,落点是平谷区信息中心。


  现在的张相君,是平谷区信息中心下属企业金色花雨公司副总经理,即将复建的医学健康网CEO。
  据透露,平谷区信息中心给张相君开出的年薪是120万元。平谷信息中心主任吴玉林没有否认这一点,他介绍,张相君的薪金有几部分构成,虽然不便透露具体细节,但年薪总额不会低于120万元。


  乍一听年薪120万元也许会让人咋舌,但客观分析,120万元人民币折合约15万美元,对一个微软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并不算多。吴玉林也说:“这种级别的企业高管不会单纯地为了收入而选择岗位。如果说有什么能够打动张相君,大概是信息中心的发展思路和他比较‘投脾气’吧。”


  这一说法在张相君那里也得到了印证。此时的张相君正奔波在各地,对一批医学类网站进行整合、收编。此役完成后,医学健康网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医学网站。


  张相君表示,让他作出从微软到医学健康网决定的,是和吴玉林的接触中感觉到了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平谷区信息中心对医学健康网的发展思路和他的理念有一定的契合。“这是一个做事业的机会。”


  对离开微软加盟医学健康网的更多细节,张相君和吴玉林都不愿多谈。记者只是了解到,2004年底的时候吴玉林主动接触了张相君,经过了几次深谈,2005年春节过后,张相君向微软提出辞职,正式加盟平谷区信息中心,重建医学健康网。


  平谷区信息中心接手医学健康网完全是出于机缘巧合。彼时的医学健康网已经在网络上销声匿迹。甚至连网络服务器也已经不知去向。平谷区信息中心最初是接受中国医师协会的委托,为医学健康网提供硬件和网络支持。然而在经过一番接触之后,平谷区信息中心决定全面接手医学健康网的网站建设、管理和运营,在医学健康网中控股50%。


  张相君介绍,中国医师协会下设42个专业协会,每家都有各自的利益,全国还有210万名注册医师,巨量的资源整合难度非常大,两年来的工作都集中于此,目前已经完成了7个专业协会的整合。但一旦整合完成,这个网站将是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专业门户网,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光是210万名注册医师,每年每人100元会费,收入就将超过2亿元。而患者会员的注册量将数以千万乃至亿计。”


  投身网络经济、向现代企业转型是平谷区信息中心下决心聘请国际企业管理精英的根本出发点。
  “和你透露一点儿秘密。”吴玉林笑着说,“在和张相君接触之前,我们的目标人物里还有花旗银行、IBM等企业的中国高管。”


  2.软件开发·平谷·COM
  平谷区信息中心是隶属于平谷区人民政府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平谷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建设实施、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吴玉林这样介绍自己的单位。


  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平谷区信息中心的性质早已不是一个“事业单位”能够概括。这家事业单位拥有8家下属公司,总资产超过2亿元,形成了一个企业集团的架构。主办医学健康网,标志着这个“事业单位”向新的产业领域又伸出了触角。


  平谷区信息中心成立于1998年,其时正值网络经济大潮风起云涌。1999年是我国提出的“政府上网年”,平谷区信息中心成立的使命就是为平谷区政府部门架构网络。


  并非计算机专业、靠自学会简单编程的吴玉林走马上任,成了平谷区信息中心主任。虽是主任,却是“光杆司令”,手底下没有一个专业人才,只有市、区两级财政拨付的180万元资金。


  像很多政府部门把网络工程外包一样,平谷区的政府上网工程也委托了社会企业。铺网线、买服务器、交换机等,光硬件就花了150多万元。网络运转需要的政务软件,一家开发企业开口要价55万元。平谷信息中心肯定给不起了。


  买不起,平谷区信息中心提出合作开发。信息中心出资10万元,为企业提供基础的需求调研报告,并在开发成功后帮助向其他区县推销这套软件。


  没想到,软件开发进行到一半,这家企业觉得无利可图,中途退出。吴玉林以违约为理由,留下了全部的开发成果替代违约赔偿。同时被吴玉林留下的,还有软件开发小组负责人李云。此时,吴玉林已经打好了自主开发软件的伏笔。如今,李云已经是平谷区信息中心最年轻的副主任。


  李云仍旧是政务软件开发的项目负责人,平谷区信息中心从大学聘请了几位计算机教师作程序员,在北京第一个自主开发出了政府办公软件。


  这套软件不但应用在平谷区政府部门,而且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顺义、延庆等区县。这是平谷区信息中心靠软件开发赚得的第一桶金。


  此后,平谷区信息中心自主开发软件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软件开发部,为政府、中小企业提供软件开发服务。


  作为隶属于平谷区政府的事业单位,信息中心开发的软件首先调研平谷的需要,全部无偿供区内政府部门使用。几年来,平谷区政府部门内应用的政务软件、全程办事代理服务软件、干部管理软件等基本都可以说是“零成本”。而对区外,平谷区信息中心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开发软件,照单收钱。如今,平谷区信息中心开发的软件不但应用到北京的各个区县和政府部门,而且市场辐射了山西、黑龙江、山东、天津、内蒙古等多省市。


  与此同时,平谷区信息中心还承担了国家863电子政务平台数据国产化项目、市政府数据采集项目、无线网覆盖技术等科研项目。其软件开发实力得到了认可。


  平谷区信息中心靠着自主研发滚大了雪球,已经发展到了8家下属企业,在天津成立了分公司,并与加拿大一家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下属企业年利税超过300万元。


  3.无线宽带 农民
  平谷区大兴庄镇唐庄子村一个普通的农家,村民唐长义端坐在崭新的电脑前。粗壮、黝黑的双手还没有学会使用键盘,打字只能用右手的食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不过,用鼠标已经很熟练了,足以自如地上网冲浪。


  配置并不算高档的电脑,接通的却是无线宽带,最大带宽能有10兆。非但如此,村民们的上网完全免费。


  像唐庄子这样能够无线上网的村,平谷区已经有100个。而到明年,全区273个村都能够实现无线上网。很难想象,这样的网络普及率能够在京郊经济发展水平靠后的平谷区率先实现。


  实际上,网络光缆通到农村并不是难事。京郊已经实现的有线电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工程,网络线路随着有线电视和电话线已经通到了不少村中。但接入农户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平谷区信息中心副主任高杰介绍,农村居住分散,网线走得就长。而且网络信号每超过100米就要加装信号增强装置,成本非常高。更何况农村电脑普及率低,在农村给一户农民接通网线的成本,也许够在城区接通一个小区了。


  “即便接通了网线,恐怕也没多少农户能舍得用。平谷区的农村宽带月租只要50元,恐怕在全市都属最低。可一年600元,快赶上农民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了。”高杰说。


  由于各村的网络接口与村里人家的距离一般不超过一公里,所以这个难题又被业内称为“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但在平谷,这个难题几乎困扰着全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


  不能通有线,那就干脆用无线,平谷区尝试让光缆到村,无线入户。无线上网也并非新技术,但室内的无线路由器还是室外的信号发射塔,要么太小要么太大,应用在村域范围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都是空白。
  平谷区信息中心经过反复试验,自主研制出了特制的网卡、连接线和接入设备。这套设备的覆盖范围为半径3公里,可以容纳50台电脑同时在线。目前,这套无线网络接入装置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眼下,平谷区已经开通了70个点的无线网络发射装置,可以覆盖到100个村。明年,全区273个村都将纳入到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免费的无线网络虽然开通了,但农村电脑普及率低,网络能得到多大应用呢?唐庄子是平谷区第一个开通无线网络的村。村支书唐铁征说,村里246户,以前大概只有3户人家有电脑。而开通无线网络之后,已经有30多户新添置了电脑。可见农民并不是买不起电脑。


  “以前之所以不买,是因为想不出花几千块钱买个电脑能用来干什么。通了网络之后就不一样了。”
  在最初几户农民接通了无线网络之后,唐庄子村民们谈论的话题集中在了网络的神奇之处:唐保华的女儿在网上找了个工作、唐德胜的孙子在网上看着表哥说话(视频聊天)、村主任每天告诉大家的菜价是从网上看来的……


  “很难衡量网络能够直接给农民带来多大的实惠。所谓的网上营销、网络生活离绝大多数农民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吴玉林说,“但是只有接通网络,才能让农民有机会跟上现代化生活的脚步。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


  平谷区273个行政村全部接通无线宽带,预计总投资约700万元。这笔资金全部由平谷区信息中心自主解决。每个信号发射点每年收费1800元,一般由村委会负责,绝大部分上缴给了网络运营商。


  类似这样的投资还有很多,包括平谷区政府部门“零成本”使用的各种政务软件。这也是吴玉林在采访中一直对平谷区信息中心的收入避而不谈的一个原因。


  平谷区信息中心完全按照政府部门的角色,无偿提供了投资和公共服务,经营所产生的收入,除了满足成本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外,全部回馈给了平谷。


  不过,即使按照企业化经营的模式,平谷区信息中心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定位,平谷区已经成为信息中心硬、软件开发的需求调研和应用试验基地。“墙内开花墙外香”,根据区内实际需求开发出的硬件、软件已经在区外找到了一片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