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务博客激活政府网站
来源:深圳商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全民博客热,官员博客也闪烁其中。如果以个人身份开博,这无可非议,有同道者共享乃人生幸事;但是如果官员博客变成了“公务博客”,这就大可值得商榷了。

  官员“公务博客”有违网络平等交流原则。若以兴趣爱好会友,官员开博则大可不必标明局长、处长。

    网络交流也要讲点行政级别,标明厅长博客、局长博客、处长博客甚至科长博客,交流效果实在存疑。

  再者,网络日记需要承担官员办公的职责,这只能说明正常工作出了问题。如果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为何不选择落脚自家的政府网站?

  用公务博客激活政府网站,这是一个一石数鸟的选择。不仅能够引导更多的普通群众关注政务运作,而且更能向社会公众展现政府官员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让电子政务发挥更高的效率。

  4月3日的《深圳商报》报道称,深圳某局网站的首页信息上,对于深圳的描述仍然是2002年底的数据。这还不算什么,黑龙江某县招商引资局的网站,除了“代表地方政府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专设窗口”几个大字,只有办公地址和电话,最可笑的莫过于:网站公布的最后修改日期居然是“1970年1月1日”。

  “电子无病,政务有恙。”专家的评价很直接。政府网站的怪现状只是电子政务的表象,背后却是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一家软件公司总裁曾直言不讳地表示,电子政务的核心不是电子,而是政务,电子只是为政务提供支撑和服务。提高电子政务水平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对政府行为、公共管理行为的研究和改进。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自称是“博客中最公开的厅级官员”,但廖直言:我在这时不是处理“公务”和“案件”的,纯属个人博客。是社会的一员而不是凌驾于哪个人头上的“官”,廖一直在传播这样一种定位。曾任医院院长的廖是利用网络的“高手”:对内,医院网站是永不落幕的职代会;对外,院长信箱则可直接发贴回应患者的“兴师问罪”。公归公,私归私,公私不分的公务博客是误读。廖新波开博的直接动因便是受了“公务博客”的刺激:今年各级两会,代表委员开博盛行,廖以普通人发贴留言,却连一句“YES”或“NO”都没收到。

  官员开博是好事,但是开博开成“公务博客”,这就不免有“做秀”之嫌。官员开博意在沟通民意,这值得鼓励,但是官员是否意识到了政府网站的难堪呢?郑州5月通报政府网站运行状况,点名批评了某局网站:“内容简单而且‘留言反馈’栏目内容比较杂乱,没有回复,也无人管理”。

  这个被点名的机关是信访局。担负下情上达的政府机关如此衙门作风,怎能让普通群众对“公务博客”产生信心?因此官员如要开博,不如从自家的网站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