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1月21日在来宾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来宾市市长 张少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一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四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建市四年来工作的回顾

    2002年12月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我们走过了不平常的四年。这四年,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面对建市之初遇到的种种困难,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共来宾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市政协的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一道,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克服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和比较严重的旱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困难,胜利完成了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市生产总值由2002年建市时的114.7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70.01亿元,增加55.3亿元,三年间分别增长10.7%、13.1%和13.4%,年均增长12.4%,始终保持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10.2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7.51亿元,增加7.28亿元,三年间分别增长10.6%、21.4%和27.5%,年均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6428元,增加到2005年的8166元,增加1738元,年均增长19.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769元,增加到2005年的2385元,增加616元,年均增长10.5%。今年以来,全市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今年1-9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0.04亿元,增长13.4%;1-10月,财政收入15.08亿元,增长18.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977元,增长23.1%。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57元,增长13.3%。全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标志着我们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来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特色优势,实施糖纸结合、水电结合、煤电结合、电冶结合、种养加工结合,拉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改革改制和技术改造,做大做强做优制糖、电力、冶炼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扶持和提升造纸、建材、医药、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招商引资,一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预计2006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左右,实现工业增加值70亿元左右,基本上比2002年翻一番。2005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40.2:34.0:25.8调整到2005年的35.5:38.9:25.6,在我们这个农业市实现工业发展的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三年实现利润31.37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48.1%,比全区平均高8.1个百分点。

    (二)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较快增长。深入实施“2个135”农业丰产增效工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预计2006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10亿元,比2002年的62.72亿元增加47.28亿元,年均增长7.9%。蔗糖支柱产业得到巩固壮大,农业人口人均原料蔗达4吨。桑蚕、畜牧水产、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市桑园面积达43万亩,预计今年全市蚕茧总产量达到65万担,桑蚕逐步成为一个新兴优势产业。水产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6.12%,比200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巩固加强。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工程、下六甲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着力抓好城镇建设,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按照“拉开框架、适当超前、完善配套、建新改旧、强化生态、造福市民”的思路加快来宾市城区建设。完成了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区总体规划等10多项规划,自治区人民政府已经批准了《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加强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北新区、华侨投资区、河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等新城区建设齐头并进,行政中心办公大楼、滨江园小区等重点工程基本竣工,新区道路、红水河大桥、来宾市滨江公园、单位办公楼、房地产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新城区建设已初步拉开框架。抓好旧城改造,逐步解决市民用水、用电、道路硬化、绿化等问题,改善了人居环境。城区绿地面积达190多万平方米,绿地率比建市前有了较大提高。各县城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22.8%提高到2005年的26.6%。

    (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年、城市建设年和项目建设推进年等一系列活动,全力推进“双百工程”、“百企入桂”工程建设,逐步夯实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后劲。2003年至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7.43亿元,是建市时的5.7倍,年均增长33.1%。预计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70亿元。乐滩水电站扩建、合山发电公司扩建、八一铁合金(集团)公司电炉改造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桥巩水电站、来宾A电厂扩建工程、广西汇元锰业一期工程、来宾东糖年产9.8万吨浆纸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象州至桐木、头排至金秀二级油路建成通车,武宣至平南、忻城至宜州等二级油路正在建设中。

    (五)抓好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各县(市、区)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县域工业,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2005年,全市6个县(市、区)有5个发展速度达到两位数以上,有5个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今年1-9月,全市县域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速5个县(市、区)在两位数以上。2003年,合山市、兴宾区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称号;2005年合山市再次荣获全区“十佳”称号,其他5个县(区)全部荣获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拓宽发展空间。着力推进国企改革,组建了广西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2005年提前一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农民人均减轻负担20.81元。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将74个乡镇撤并为66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调整和完善市对县(市、区)的财政体制,理顺市与县(市、区)的财政关系,逐步缓解基层财政困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成效。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2005年完成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开展“亿千百十”招商引资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四年引进项目到位资金80亿元左右。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至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12亿美元。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思想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不断深入,多形式、多层次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科学知识普及和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础教育扎实推进,全市完成了“普九”攻坚任务,通过自治区的评估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加大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利用,群众文化有新的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举办了来宾市第一届运动会。新闻出版事业取得新成绩。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1%和92%,“村村通”阶段性目标全面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9以下,全市人口保持低生育水平。完成了第二届社区(居委)和第四届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促进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驻来宾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支持和参加地方建设以及抗灾救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积极开展平安来宾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加大对黄赌毒、非法传销的打击力度,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社会治安大局平稳。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总体平稳。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总体上保持了社会稳定。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人才人事、民政、审计、统计、旅游、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供销合作、地震、气象、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等方面工作整体推进,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八)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四年来,全市共解决10.2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绝对贫困人口发生率比2002年下降3.07个百分点。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困难项目建设,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和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全力做好灾民和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特别是2005年6月,我市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8219户群众的住房全部倒塌。我们全力组织救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灾民新村,住房全倒户全部按时住进了新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四年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288万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8%以内。今年至10月底,全年社会保障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加大农村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四年来,累计输出农民工23.33万人,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加大村级道路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建设,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兴宾区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合率达73%左右。预计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较大增加。

  (九) 转变政府职能,行政能力得到提高。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企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分开等,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坚持政府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办理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建议和意见。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扎实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政风行风建设得到加强,机关行政效率、服务意识明显提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开通“中国来宾”政府门户网站。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勤政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实施《公务员法》,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建市后,从地区行署变为一级政府,加强了政策、规章和制度的制定,使各方面工作逐步有章可循。

    各位代表!建市四年来取得的成绩,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中共来宾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依法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热情关心、参与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一届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向人民解放军驻来宾部队、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自治区驻来宾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社会团体和海内外所有关心支持来宾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建市四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不断开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做到“六个坚持”:

    第一,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意识,抢抓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快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和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符合自治区决策部署,又适合我市市情的发展路子。

    第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关心民生,凝聚民心,尊重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实现民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全市人民共享建市的成果、发展的成果。

    第五,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维护各民族团结,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第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做好政府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各位代表!我们在发展中也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山区、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不少,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

    今后五年是来宾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充分激发和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我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来宾。按照年初市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全市“十一五”规划和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今后五年,国民经济要做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速度保持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比重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达到新的水平;资源有效利用率明显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5%;各项改革和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放眼未来,我们面临很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来宾作为新阶段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抓住新机遇,谋划新举措,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社会文明新进步。

    根据我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要求,建议新一届政府在“十一五”时期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广西时指出:要积极发展资源型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加快发展水电,进一步发展铝、锰等有色金属资源的开采和精深加工。要从全国的战略布局上来考虑,把广西建成全国甘蔗生产和糖料生产基地,进一步把广西的制糖业做大做强。自治区党委刘奇葆书记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构建“一轴两廊”工业发展新格局。把来宾作为“一轴两廊”工业布局的一个轴点。温总理的指示和刘书记的报告,完全符合我市的实际,非常有利于我市支柱产业的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力争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1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35亿元。

    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一是积极发展铝、锰业。重点推进50万吨铝加工项目,争取第一期25万吨项目于今年12月下旬奠基,明年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第一期投产。紧接着进行第二期建设,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铝加工基地。加快广西汇元锰业锰系列加工项目建设进度,争取项目于今年12月试车、投产。积极推进铝电联营,资源转换,探索电力直供路子,解决铝、锰加工用电电价过高问题,使铝、锰产业健康发展。二是积极培育发展蚕茧丝绸业。以象州、忻城、兴宾为中心,布局建设中国丝绸总公司等投资的一批加工厂,发展蚕茧丝绸生产和加工,逐步形成茧丝绸加工产业链。三是加快培育和壮大浆纸、制药、建材、化工等优势产业。四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原有产业基础上,重点扶持广西皇氏生物工程乳业有限公司、武宣玉京水牛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做好牛奶加工,加快皇氏牛奶制品加工厂建设,争取明年建成投产,让来宾人喝上自己牛奶加工厂生产的品牌牛奶。五是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广西海洋世纪音像有限公司投资的海洋世纪光储科技城建设。

    着力做大做强传统支柱产业。一是稳步发展制糖业。抓好原料蔗生产,积极发展糖业循环经济,不断延长产业链,抓好东糖30万吨高级文化用纸项目、50万吨生物肥项目、5万吨酵母项目和2万吨酵母抽提物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到2010年,力争形成年产机制糖120万吨、制糖产业产值70亿元的产业规模。二是推进水电结合、煤电结合,继续加强电力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来宾A电厂扩建、桥巩水电站等在建项目建设,力争来宾A电厂扩建工程于今年12月中旬实现3号机组投产发电,桥巩水电站于2008年4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抓好合山发电公司与合山矿务局煤电联营坑口电站、合山矿务局煤矸石发电、合山矿务局煤矿竖井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推进一批小型水电站建设。到2010年,力争全市水火电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实现发电产值70亿元以上。三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铁合金、铟、锌生产。以现有的企业为基础,继续抓好铁合金、铟、锌生产深加工。

    深入实施产业集群和名牌战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重点培植糖业、冶炼、电力等一批年销售收入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强优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企业的突破,力争有3-4户企业进入全区50强企业序列。加强品牌建设,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一批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驰名商标、中国知名出口品牌,力争有3-5个产品成为全国的名牌产品。

    全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发展工业平台。重点建设河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华侨投资区和八一工业园区。力争把河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广西和国家级发展循环经济园区。每个县(市、区)都要建设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加强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积极盘活存量资产。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企业重组步伐,加强与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合资合作,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富裕农民这个重点,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以工带农、以工哺农、科教兴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抓好农村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五基”建设,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继续抓好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优化布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按照“优化粮经、做强蔗糖、主攻桑蚕、做大渔牧、提升林果”的要求,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继续实施“2个135”农业丰产增效工程,着力构建甘蔗、桑蚕、畜牧水产、优势水果、优质谷、中草药材和食用菌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区,形成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和营销组织,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巩固和壮大蔗糖加工龙头企业,提高综合利用率;围绕桑蚕茧、肉(奶)类、优质谷、食用菌、水果、茶叶、药材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龙头企业,创立一批农业名牌产品。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农民做好信息服务、市场服务、技术培训服务,使农产品质量好,卖得出,得价钱。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为重点,着力抓好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工程、下六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突出解决缺水地区人畜饮水问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发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解决农村缺电问题。加强农村路网建设,提高技术等级和公路密度,重点抓好50户以上自然屯通屯公路建设,实现乡乡通油路,实现200个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实施第二期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工程,到2010年,20户以上通电的自然屯全部通广播电视。积极开展乡村规划和村容整治,改善村庄环境,形成文明向上的农村新风尚。

    抓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骨干农民”,形成各种类型的“中心农户”,充分发挥“中心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农民就业培训活动,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劳务经济 

    (三)推进城镇化进程,抓好城镇建设

    加快城北新区、华侨投资区建设,稳步推进河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一是继续抓好道路、管网、供水、供电、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新区功能;二是抓好办公、居住、商业网点和农贸市场等设施建设,使新城区适宜创业、适宜生活;三是抓好学校、卫生和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会战的做法,抓好城区园林绿化,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到2010年市区绿地率由现在的11.3%上升到28%左右。加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使饮用水水质、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优质标准。强化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制度,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环境安全。

    精心组织,加强管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认真组织实施《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加快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及主要街区的详细规划。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搭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并使项目资金能得到有效、安全使用。持之以恒地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立健全治理脏乱差长效机制,形成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改善人居条件和投资环境,加快城镇化步伐。

    加强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建设。各县(市、区)要突出抓好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一要扩大县城规模。以增加人口为重点,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二要抓好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建设。三要注重产业发展。积极引导二、三产和各类生产要素向县城集聚,以产业经济和园区经济支撑县城发展。四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县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五要积极引导农村经济能人和外出务工归来农民到县城居住、就业和创业。促进县城建设与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相结合,加快县城和重点乡镇建设,发挥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在我们这样的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拉动,必须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要完成350—400亿元。

    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好事关全市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产业方面,重点抓好铝加工、蔗糖循环经济、茧丝绸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协助中国石油公司做好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农业方面,重点抓好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工程、下六甲水利枢纽工程和甘蔗灌溉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方面,重点抓好红水河大桥、梧州经我市兴宾、武宣至平果的高速公路、南宁经我市至桂林的城际高速铁路、金秀至平南、武宣至平南、凤凰经象州、武宣至贵港覃塘、忻城至大化二级路建设;社会事业方面,重点抓好医院、学校、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中心、体育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性设施建设。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研究、论证。认真组织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研究、论证,加强重大项目库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充实,促进有序开发,坚持每年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形成“前期论证一批、储备招商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加速续建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加强协调服务,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开通“绿色通道”,积极落实重大项目建设条件,优化重大项目建设环境,提高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竣工率。用足用好国家西部开发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类扶贫投资政策,充分利用好银行信贷政策,努力争取国债和国家财政预算内投资,积极利用外资和国内投资,多渠道、宽领域增加投入。尤其要重视发挥非公有资本拉动投资的作用。

    (五)加快发展服务业,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突出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培育引进一批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发展运输、仓储、流通业。继续抓好来宾港的建设,提高经来宾港中转大宗货物到粤港地区的能力。改善和提升来宾市区至各县(市、区)的交通条件,以畅通的交通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繁荣全市流通业。

    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加快来宾市城区专业和综合批发市场等设施建设,建设来宾市特色商业街和专业商品街。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完善社区商业网络布局。

    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业,逐步完善市级金融机构设置;积极发展保险业,把社会保险业务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各个领域;积极培育房地产市场,引导房地产业有序发展。加快发展社区服务、科技、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行业,大力发展零售商业、餐饮、家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培育发展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传输网络体系。

    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城市。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拓展大瑶山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内涵。打造来宾东部生态民俗旅游圈和西部壮族文化旅游圈。做大做强旅游企业,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健全旅游信息网络。加快旅游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尽快建成四星级旅游宾馆,推进金秀大瑶山、象州温泉、武宣百崖大峡谷、兴宾区麒麟山古人类遗址、忻城莫氏土司衙署等主要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住宿餐饮、民族文体艺术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发展壮大来宾旅游业。

    切实做好财税工作。以生产发展培植新财源,做大做强支柱财源。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加大非税收入监缴和稽查力度,严格按规定纳入财政预算,实现规范管理。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保证农业、科技、教育等法定支出,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保证工资发放、扶贫、救灾救济、疾病防治等政策性支出和重点支出,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审计工作,严肃财经纪律。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

    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县属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国有企业重组和国有资本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规范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支持八一铁合金(集团)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产权制度改革,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进投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行为,培育和完善人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建立严格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决策、监督、绩效评价和风险责任约束机制。

    稳步推进公共事业改革。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公共事业领域。推进供水、公交、垃圾污水处理企业政企分开,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等形式,参与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和运营。支持非公经济以独资、参股、控股、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建设。

    主动融入区域合作,抓好招商引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新招商方式,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委托招商,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促进项目落户。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地区和中国——东盟“一轴两翼”等区域经济合作,拓展与西南地区、长三角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多领域经贸合作,加强与周边市的合作,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政治上鼓励、政策上扶持、方向上引导、法律上保护、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重点发展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创汇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社会服务型等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和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扶持和激励一批前景好、效益佳、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民营企业,培育和培养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依法保护私有财产,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强对农产品深加工、矿产资源深加工、生物技术、中草药、新材料、现代制造业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技术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科技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城区人口迅速增加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在市区新区尽快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多渠道多形式兴办市、县幼儿园。全市小学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3%以内。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和扩大高中教育。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完善高中教育设施扩大教育规模,到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争取达到66%,逐步向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重要产业的人才定点培训。明确各级政府办教育的职责,保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动员全社会支持教育,鼓励社会捐资办学,积极发展民办教育,逐步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努力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多元资助体系,开展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扶助,决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特别是基层活动场所建设。加强社区、企业、校园和乡村文化建设,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加大对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坚持“扫黄打非”,进一步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发展少数民族体育。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制度,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加强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门人才,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现代管理等急需的专业人才到来宾工作和访问交流。建设人才小高地,重点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和蔗糖、茧丝绸、铝加工等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等事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做好重大传染病和重大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新建市人民医院。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医疗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医疗收费管理和整治。在兴宾区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严格保护耕地,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保护工作。做好民族、宗教、老龄、外事、侨务、气象、人防、统计、修志、档案、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

    (八)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谐繁荣。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加强同政协的联系,积极支持政协委员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和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抓好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积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建设平安乡镇(街道)、平安社区(村)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平安来宾。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深入开展打击非法传销和“六合彩”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努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增加对安全设施的投入,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煤矿、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切实提高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支持和加强国防建设。加大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投入。完善国防动员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抓好人防工程建设。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支持驻来宾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做好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和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九)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坚定不移走和谐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经济中更加关注民生。把富民优先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要求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注重扶弱济困,注重改善民生。

    拓宽富民渠道。实行创业富民、就业富民、培训富民、教育富民,努力让城乡居民走上富裕道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拓宽就业渠道。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引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积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通过转移输送和发展非农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民工。高度重视解决城市“零就业家庭”问题,做到户户有人就业,人人都有保障。

    做好社会保障。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险,提高非公有制单位失业保险参保率。逐步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城乡特困户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高度关注残疾人事业,实施关爱残疾人的“阳光计划”。构建新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完善住房公积金、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帮助低收入群众解决住房问题。完善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以及志愿服务行动。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242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更加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高行政能力。

    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发展公共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正确把握新时期政府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公共安全、处理复杂矛盾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府。把加强学习与研究问题、推进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学习型政府。把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环节,不断创新政府工作思路,努力建设锐意进取的创新型政府。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推进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把群众、企业和基层作为主要服务对象,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努力建设一流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廉政勤政建设。注重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行政许可和审批全过程的监督,廉洁自律,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精简务本,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

    各位代表!刚刚闭幕的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前不久闭幕的市第二次党代会描绘了我区、我市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来宾有机遇加快发展,来宾能够加快发展。重在于把机遇变成行动,重在于把机遇变成现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再接再厉,奋发进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来宾而努力奋斗!

 

    附:《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一轴两廊”:自治区党委刘奇葆书记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构建“一轴两廊”工业发展新格局。所谓“一轴”,就是以南宁—来宾—柳州—桂林为轴线,形成以汽车、机械、有色金属、钢铁锰业,以制糖为主的食品、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贯通广西南北的工业经济带。所谓“两廊”一是以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宁—崇左为一廊,形成以临海重化工业、海洋经济、高新技术等产业为主的南部沿海沿边工业走廊;二是以贺州—梧州—玉林—贵港—柳州—河池—百色为另一廊,形成以汽车、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建材、医药、电力、锰业、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中部东西横向工业走廊。“一轴两廊”与广东、湖南和西南相联,与环北部湾地区和东盟各国相通,形成开放式的工业经济布局。

    产业集群: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循环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所谓“减量化”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废弃产品或拆解后的零部件继续使用,或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化”是指废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中心农户:是指家庭主要成员科技文化素质较高、家庭主业突出和示范带动作用能力较强的农户,通过重点培养成为生产发展、科技致富、产业化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样板户,成为科技传递、文化传播、信息发布、典型示范的核心农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骨干农民:是指在中心农户中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技术骨干,具有较强产业开发能力的创业骨干,是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会员骨干,是农村各类公益事业建设的倡导者、响应者和活动骨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即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形成形似英文字母“M”的中国与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其内容涵盖了海上经济合作(Marine  economic co-operation)、陆上经济合作(Mainland  economic co-operation)、湄公河流域合作(MEKONGsub-region co-operation),英文表述的第一个字母也都是“M”。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将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延伸到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国。

    二是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促进中国泛珠三角地区与中南半岛国家陆路通道建设和通道经济发展。

    三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努力为这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一轴两翼”M型区域经济合作的实施,将丰富和充实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内容,拓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