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 前路迢迢问发展
来源:天极 更新时间:2012-04-15
              信息化作为大势所趋,已经渗透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本刊派出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等六所知名学府,展示了信息时代的高校新面貌。

  从“诸侯割据”到“江山一统”

  作为时代的产物,信息化必然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样如此。几乎所有的高校信息化建设,都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这样的困惑:原本建设的很多系统,如何从“诸侯割据”迈向“江山一统”?这的确是高校面临的考验。

  清华大学信息中心主任蒋东兴坦言道:“清华大学大规模信息化建设始于1996年‘泰山工程’,1999年“泰山工程”二期上马。苦干了几年,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却越来越感觉像埋头拉车,抬起头时,顿感前路茫茫。”

  地处珠江之畔的中山大学,也面临同样困境:校务管理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兴建,在全校各部门广泛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机型、多平台、多种数据库的运行,其弊端逐渐显现,越来越不能满足学校迅猛发展的需要。

  整合是多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北大、清华和人大、中大给出了不同的答卷。北大、清华对原有系统进行整合,人大、中大则给了自己一个崭新的起点,开始了全新的征程。

  2000年,清华大学提出了“数字校园”,2001年,又提出了URP(大学资源计划)。利用统一的平台和接口规范,将各种信息资源与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为所有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界面。凭借用户名和口令,用户可以漫游到“数字校园”的每个角落。

  2001年7月,中山大学开始讨论“十五规划”。信息中心连夜上交了一份详细的“数字校园”建设纲要,结果,就有了令全国同行瞠目的“好运”——学校从985工程中拨出了3000万元。

  3000万,这无疑为中大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但信息中心主任郭清顺却认为,“数字校园建设不仅仅是资金问题和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校务管理系统的重建,绝不是原有系统的简单升级,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发展和创新。这个起点就是“五个统一”: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从此,中大终于踏上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用集中、资源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

  润“生”细无声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则信息:一向注重面对面考查学生的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却有了新举措——在内地招生中取消了面试。究其理由是因为家境贫寒的学生可能承担不起面试成本,这样面试就势必会造成机会上的不平等,于是中文大学就有了这项新制度。与其说这是一项制度的改革,不如说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并将这种关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规章。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内地高校同样深入其中。记者听到了这样一则故事:

  复旦大学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校,其信息化建设始于1995年,十年发展,结出了累累硕果。

  如何给高校贫困生以切实可行的帮助?因家庭困难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障碍,复旦大学信息中心主任宓,这位海外归来的学子发自肺腑地告诉记者:“复旦有不少贫困生,他们家庭困难,但自尊心很强,如果让其公开领取补助的话,很可能就因为这种‘公开’性而放弃得到帮助的机会。”怎么办?为了体现对贫困学子的关爱,他们用信息化的手段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那就是在“校园卡”系统内嵌入了一个小小的模块,用于消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有了这个小小的模块,就相当于给校管理层装上了一双慧眼,帮助校方找到目标人群。宓给记者展示了通过采集并分析出来的柱状图,“有些学生平均一日三餐的就餐消费仅仅3元多,这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对象。我们把数据提供给学工部,他们就会给这些学生提供帮助,譬如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助其完成学业。”毕竟贫困仅仅是学子成才路上的一段波折,有了学校的提携,他们能走得更好。校园卡作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标志性产物,与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现在高校已经非常普遍,但这个小模块却将复旦“以生为本”的理念诠释得分外感人。

         “数字”谱写和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校将逐渐告别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地位,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自参与全国高考统招以来,内地掀起“香港高校热”,甚至有人说:“内地优秀生源的流失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其实,学府的知名靠的是深厚的历史积淀,而非一时一事的衡量,但毋庸置疑的却是这样的事实:无论是百年名校,还是初出茅庐,都必须面临市场近乎残酷的考验。在信息时代,高校必须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仅仅谈竞争是片面的,同样也存在着合作共赢。就在2005年10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科技网实现了1G高速互联,中国科普博览香港镜像也同时开通。

  从此,中科院的百余科研院所与中文大学的教研人员,能进行远程交流;香港中文大学的师生将能直接进入中国科学院的网上科学数据库,分享丰富研究资源。中国科普博览香港镜像的开通,意味着对香港居民敞开了科普博览的大门。中国科普博览必将惠及香港民众;同时,香港中文大学也会主动参与,譬如当到访中大校园的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著名科学家开设讲座时,借助网络,将现场直播,惠及全民。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同样存在着创新。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都书写着各自创新的篇章。

  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89年,现在校园网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校园网络之一;17个信息化系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积累最为深厚的高校之一;确立了国内高校首个CIO体制……

  清华大学2000年,提出了“数字校园”,2001年,提出了URP大学资源计划建设理论。一直在按照URP框架实践,得到不断完善。作为技术支持和服务部门,信息中心退居幕后,让信息化系统自动运行。

  人民大学于2003年开始高起点、大规模、跨越式地开展“数字人大”建设工程,彻底重建校内各个应用系统,新建的校园卡部分采用第二代电子身份证技术,纳入数字证书等多级安全认证模式,与银行卡信息同步捆绑,实现了校内金融消费、图书借阅等,成为国家全日制高校中使用CPU卡的唯一成功应用案例。

  复旦大学视频会议系统应用广泛。2004年,美国副总统切尼来访,为校内师生提供网上直播;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签约则向新加坡直播;复旦百年校庆;复旦——耶鲁精英讲座……

  中山大学信息化建设总指导思想是:“一二三四五”。“一”个核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及应用为核心;“两”个重点,以数字化学习与校务管理系统为重点;“三”个集中,数据集中、设备集中、应用集中;“四”个特征,概念特征、工程特征、标准特征、文化特征;“五”个统一,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

  香港中文大学一直以为社会服务为己任。1990年,最早将互联网引进香港。1995年4月,成立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将跨越太平洋去交换的信息变成了本地流通,为全港资讯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