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电子政务座谈会
来源:金融时报 更新时间:2008-03-14

 
 
  为落实“到2010年,实现50%行政许可项目网络化”的电子政务目标,外汇局正大力建设“一站式”对外服务网上平台,将企业、银行、政府部门等相关主体参与的外汇业务搬到网上进行办理,以达成信息共享和效率提高。由此,营造了一个多方共赢的“大舞台”。

  2006年,国家召开电子政务座谈会,研究推进电子政务的目标、方案,并对电子政务提出了量化考核要求。为配合电子政务目标的实现,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大力推进外汇管理网上服务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从2004年开始规划建设,2005年投入使用。目前,已用于出口收汇核销和高频债务数据采集、市场预期调查等业务,国际收支网上申报及其他管理业务也将在网上服务平台上投入运行。


  事实证明,网上服务平台不但减免了企业、银行来回奔波之苦,节约了成本,还减轻了外汇局的柜台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实现了外汇局与企业、银行,乃至海关、税务等政府部门之间的多方共赢。

  以往企业需要安排专人,消耗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单据搭配、数据配算、填报表格、往返外汇局申报核销。实行网上核销后,企业“足不出户”就可在办公室完成这些工作。过去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核销申报,现在只需几分钟就可通过网络完成。

  便利化服务,赢在企业

  为化解企业频繁往返外汇局的奔波劳碌之苦,近年来,外汇局一直在积极探索用科技手段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2005年5月31日,济南、大连、青岛三地企业成功登陆设在总局的网上服务平台,使用出口收汇核销网上报审系统,办理出口收汇网上核销业务。2006年5月1日,外汇局与海关开始联网交换进口报关单电子数据,使得企业在网上核销系统中可以办理进口抵扣核销业务。截至2006年9月30日,全国已有逾10万家出口企业在网上服务平台上注册,通过互联网办理出口收汇核销业务。在网上办理业务的出口企业已占全国出口企业总数的81%,通过网上核销办理的业务占所有核销业务的六成以上。


  据外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实行网上核销后,为企业带来不少好处:首先,服务方式多样化,企业拥有更加自主的选择权。传统的出口收汇核销业务,仅提供逐笔核销一种模式,企业只能而且必须到外汇管理部门在工作时间内办理核销手续,通过网上核销,改进了管理方式,除保留传统的逐笔核销方式以外,增加了完全收汇批次核销、来料加工批次核销、进料加工按合同批次核销等方式。企业可根据各自的业务需要,选择更加方便、灵活的方式办理出口核销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