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现代人只需坐在办公室或者家里,轻点鼠标,就能将资金实时划拨、代缴费、银证转账、基金买卖等各项银行业务通过网银办妥。尽管网银因高效、便捷的特点而日益受人喜爱,但木马病毒、假邮件、假网站等多种网络犯罪手段,也让人不寒而栗。目前各家银行都采取多项安全防范措施来保障客户权益,一场网银“安全保卫战”悄然打响。工商银行网银采用两道防火墙来防止黑客攻击,并通过加密来保证信息传输安全。同时,该行通过U盾证书和电子口令卡来为交易“护航”。“有了这两个法宝,‘网银大盗’即便是偷走你的密码也无济于事。”工行技术保障处人士称。
以“一网通”著称的招商银行在其网上银行专业版推出移动数字证书(优key),其应用智能芯片信息加密技术,具有惟一性,客户需同时持有优key和密码方可登录。交通银行网银在用户计算机和银行系统之间建立双向加密通道,使用数字签名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同时采取附加码校验,以防止程序测试密码攻击。中信银行则使用国际最高级别的B1级可信操作系统,并采用CA高级证书,通过加密程序使网上交易的各方相互确认身份。
各家银行对网银业务空前的开发和推广,使得我市网银用户发展相当迅速。到目前为止,无锡工行拥有企业网银用户数千家,比去年同期几近翻番;个人网银注册客户近20万户,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招商银行今年的个人注册用户增加了4000多户,目前个人注册总户数已将近4万户。9月末,中信银行网银交易总户数和交易量分别比上年翻一番多,三季度末网银交易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银行提供安全可靠的网银交易系统是防范风险的首要措施,但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时也要注意防范。网银专家称,事实上,很多网银用户都是因为个人的疏忽,不小心泄露了证书密码、转账密码和其他个人资料,才导致损失的。为此,有关人士提醒用户,尽量不要在网吧及其他公共计算机上使用个人网银。登录时,尽量不要使用任何不可靠的链接方式,也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找网址或其他不明网站的链接途径进入,如收到可疑电子邮件或电话要求提供资料时,应立即通知开户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