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捍卫受害者权益还是商业阴谋
台前热闹,幕后也热闹。有趣的是,谁也不承认曾经跟这个东西沾过边。
江湖恩仇,豪门恩怨。当“流氓软件”这个小东西被抛到江湖中后,掀起的波澜居然堪比海啸。这就是整个2006年度中国“流氓软件”纷争的真实写照。
“如果要评选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最激动人心的话题或者事件,围绕流氓软件的纷争和恶战肯定会当仁不让。”11月2日晚,有网友在和记者聊天时如此调侃。
“草根们”终于发怒了
“流氓软件”的恶行引起了广大网民的愤怒。“草根们”的怒气终于爆发了。
“我们是一群普通的互联网用户,是不同行业同病相怜的草根,是‘流氓软件’受害者的代表。”9月4日,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在这样的宣告声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因为‘流氓软件’所呈现出的流氓形式让网上电脑用户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和娱乐,这逼着我们不得不起诉。”董海平说。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的发起人,作为第一个代表广大网友发起对“流氓软件”起诉的民间团体的领军人物,他现在成了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董海平的身后,已经积聚了庞大的支持者队伍,不仅有数量庞大的网友,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律师。
董海平和他的反流氓软件联盟声称,要以“每周一诉”的速度起诉流氓软件企业,国内130多家类似公司“已排上了号”,要一一将其送上法庭。记者在一份写有130多家网络公司的黑名单上看到,一些知名大公司如百度、雅虎、易趣等都榜上有名。“我们起诉的范围,是所有‘流氓软件’公司,不论公司大小与否,背景如何。”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在声明中表示。
“不论受到任何阻力,我们都将按照计划依次对涉嫌流氓软件的公司提起诉讼。”董海平信誓旦旦地说。
起诉计划很快就进行得如火如荼。9月19日,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在重庆发起第四起诉讼,将易趣告上法庭。
此前,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分别在9月4日、9月11日、9月18日向中搜、雅虎中国和很棒小秘书提出了诉讼。9月25日,反流氓软件联盟的成员同时在北京、济南、乌鲁木齐、西宁、大连、天津、武汉、成都八大城市向法院递交起诉千橡的诉状,这是反流氓软件成立以来声势最浩大的一次行动。10月10日上午,反流氓软件联盟在广州将中科院下属单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告上法庭,首次起诉官方机构。
雅虎奇虎“二虎”恶斗
在许多中国网民的眼中,现在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似乎成了反击流氓软件最大的英雄。但是如果没有雅虎和奇虎这“二虎”之间的决斗,2006年度的反流氓软件之战绝对没有如此热闹,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也不会浮出水面。
“二虎”恶斗始于周鸿祎。周鸿祎是3721的创始人,被网民灌之以“流氓软件教父”的称号,前几年,正是他开起了插件推广的模式。但是现在,周鸿祎成了3721的敌人。7月27日,周鸿祎投资的奇虎公司推出一款叫做“360安全卫士”的“反流氓软件”,“不能正常卸载”的雅虎助手(3721),被这款软件列入“流氓软件”范围内。
周鸿祎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外界并不知晓。但是通过他率原3721的开发团队推出的安全卫士360,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卸载原本无法卸载的软件。周鸿祎摇身一变,又成了网民的代言人。
“我一直有这个想法,既然是我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我就希望尽我最大的努力关上这个‘盒子’。”周鸿袆说。
他真的如此好心肠?
“周鸿祎并不是活雷锋,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利益,他现在看到了开发‘反流氓软件’给他带来新的财富的巨大机会。”一位业界人士如此分析周鸿祎行为的动机。
雅虎助手(3721)并不示弱,赶紧将自身版本升级并抵制奇虎360安全卫士的运行。8月2日奇虎对媒体称360安全卫士遭到黑手阻击,意指雅虎助手(3721)。
随后,双方开始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为猛烈的一次口水战。
“这个世界上如今到处都是流氓,所以我要站出来,做打击流氓的第一人。”周鸿祎说。
但是周鸿祎很快就被人“照着鼻子打了一拳”。“流氓不都是你自己最先开始弄出来的?现在装一副好人样,谁知道你背后有什么鬼算盘。”这是雅虎中国母公司阿里巴巴CEO马云的回敬之词。
周鸿祎与马云的论战很快在互联网上蔓延,越来越多的深受“流氓软件”之苦的广大网友也卷入到这场论战中去。
混战硝烟
“二虎”恶斗点燃了中国“流氓软件”混战的战火。
在声讨“流氓软件”的呼声中,一场“反其道而行”的流氓软件状告安全厂商的官司在悄然进行中。7月24日,雅虎中国旗下3721一纸诉状,将韩国杀毒厂商安博士告上法庭。
9月29日,雅虎中国官司再起。它宣布正式起诉运营奇虎网的三际无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三际无限)不正当竞争,要求对方索赔260万元损失并公开道歉。 就在一个月前,奇虎刚刚将雅虎中国告上法庭,指其涉嫌发表对周鸿祎进行歪曲事实和谩骂诋毁的言论,除要求赔礼道歉外,还索赔360万元。
但是这些“流氓软件”的纠纷案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反流氓软件的系列起诉,它吸引了最多的眼球。
毫无疑问,反流氓软件联盟的起诉对象都无一例外的对自身被称为“流氓软件”进行了否认。反流氓软件联盟将起诉的消息传出后,他们都纷纷发表声明称,其提 供的软件符合标准,软件的安装、卸载、启用、功能设定等,都可以由用户选择完成,如果该软件无法卸载干净,原因可能是被其他软件恶意破坏。
更为惊人的是雅虎中国居然置“流氓软件”嫌疑于不顾,2006年9月21日突然高调宣布,将投资1亿元继续开发推广“雅虎助手”,雅虎方面声称“雅虎助手”是完完全全的一个“绿色软件”。
10月13日,“流氓软件”纷争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当天上午11点12分,新浪科技收到一封主题为“反流氓软件诉讼的新进展”的邮件,发件人以 反流氓软件联盟的口吻称,下周将以侵犯用户隐私权为由起诉奇虎公司。后来调查得知,这一行动为另一同样名为反流氓软件联盟的人所为。接下来两个联盟为争谁 是正宗打起了口水仗,董海平发起的联盟因为不是注册企业,也拿别人没有办法。不过这个神秘的反流氓软件联盟引起了许多人的遐想,因为专门声称起诉奇虎,有 人认为系雅虎所为,理由显而易见,大家都知道奇虎已经成了雅虎的死敌。
然而此后,神秘的反流氓软件联盟很快归于沉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有消息称,今年下半年谷歌Google在中国市场也已经加入到“流氓软件”的阵营,但是这一说法遭到了Google的断然否决。但此后Google在 RealPlay等产品中捆绑Google Toolbar以及Google Desktop的合作捆绑方式也遭遇业内人士质疑,并引出“Google也开始做流氓软件”的声音。
流氓软件不仅骚扰了中国的网 民,也在太平洋的彼岸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久以前美国《新闻周刊》在《混乱的中国互联网》说:“搜索引擎公司为在网络广告市场抢占更多份额,采用了西方国家 难以容忍的手段。百度和雅虎在中国都是重量级搜索服务提供商,但它们也都被指控为增加流量而使用流氓软件。”
专业的反病毒厂商看到“反流氓软件”这块新的巨大市场蛋糕后也行动起来了。
不久以前,金山和江民分别发布了2007版的杀毒软件新品,都在间谍软件和流氓软件的查杀方面下足了功夫。据传瑞星也已经有所行动。
江民更是高调的向流氓软件宣战。9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江民科技十周年庆典大会上,江民科技总经理陶新宇宣布,江民杀毒软件KV2007增加流氓软件清除功能,正式向“流氓软件”宣战。
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委员会委员、互联网法律专家于国富告诉记者,在这场混战中,不能把流氓软件的出现和泛滥单纯归结为商业利益的原因,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何其他也有商业利益的产业并非像这样混乱的状态。
“有效监管的缺失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于国富如此表示。
“漂白”与“潜隐”
就在反流氓软件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少网民纷纷采取诉讼行动的时候,众多的网络公司都纷纷“金盆洗手”,采取了“漂白”行动,更有甚者表示要与“流氓软件”彻底划清界限。
2006年9月28日,中搜停止划词搜索,开始了与流氓软件决裂的“漂白”行动。
其他的一些涉嫌“流氓软件”的公司也悄悄开始行动。
记者了解到,现在主要靠运作“流氓软件”生存的一些网络公司已经改邪归正,将插件推广等这些“流氓软件”业务搁置一边。此外,流氓软件的提供厂商们也都开始进行“漂白”,将原来的这些作恶者升级为“绿色软件”。
除了“漂白”,“潜隐”也是一种手段。现在呼喊打击“流氓软件”的风头正盛,本报记者在网络上调查后发现,不少公司已经悄悄潜藏起来,为避风头,他们公司代理的插件产品暂时不再推广。
“国内现在90%的插件厂商现在都停掉了。到处都是喊杀之声,谁还敢大胆运作。”据内部人士透露。
记者了解到,现在“流氓软件”的消沉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由于“流氓软件”已经在国内成了众矢之的,国家相关部门已经介入,广告商们通过这种手段进行推广无疑具有极大的经济风险,因此许多广告商都收紧了通过“流氓软件”进行广告推广的钱袋子。
等待复出机会
作为一个暴利的灰色产业,当然“流氓插件”业者不会轻易罢手。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9月份清理流氓软件的工具大约屏蔽130多种,10月份就已经屏蔽超过200种的流氓软件。在百度搜索查询上,“超级兔子清理王”、 “恶意软件清理助手”、“流氓软件清理大师”等专杀软件,现在都成为最近网民搜索的热点。一旦中了流氓软件招之后,大家不得不寻求和交流解决的办法。
有迹象表明,流氓软件已经开始了新的运作手段。目前很多流氓软件已经开始专门针对几个最流行的反流氓软件进行“优化”,这让它们作恶的时间可以更长一 些。根据360安全卫士的开发人员的说法,最近,流氓软件不仅仅有上升的趋势,性质也恶劣了许多,部分恶意软件更是已经出现了病毒化的趋势,对网民的危害 正在加大。
“从我们的预测来看,在年底相关法律法案完善之前,可能会出现最后的疯狂,”奇虎网总裁齐向东对外界表示。
齐向东称,为了逃避打击和绞杀,从技术手段上来讲,现在的一些“流氓软件”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底层驱动技术进行自我保护,病毒惯用的变名技术进行隐藏,使 得用户自己去删除这些软件几乎已经变得不可能了;而且流氓软件有针对性地破坏反流氓软件的工具,以达到长期霸占用户机器的目的。
有网友表示,现在一些软件开始下载时“笑脸相迎”,并不具备“流氓软件”的特性,而后在升级中开始“耍流氓”,然而众多的网友们对这一切并不知情。
形势更为严峻的是,现在流氓软件已经不仅仅通过捆绑安装传播了,它们还利用网页漏洞植入、后门程序及download下载的方式植入用户机器,后面这几种方式使得恶意软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覆盖到大量的用户机器上,从传播效率上而言,比传统的捆绑传播高很多。
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针对“流氓软件”的反击战将会变得更加艰巨。
解决谋道
在针对流氓软件的叫骂声中,官方机构终于决定采取行动。
10月17日,信产部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召集了部分互联网企业,召开了一个内部研讨会,专门研讨“流氓软件”,首次就流氓软件问题进行表态。另外,将由信息产业部将牵头,公安部、文化部、司法部等部委参与其中推出国内首个官方的流氓软件判定标准,但此后一直没有下文。
10月26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了“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这是中国互联网协会就最近沸沸扬扬的“流氓软件”事件作出的直接回应。此前中国互联网协会表示,由于“流氓软件”的称谓带有强烈的谩骂色彩,“恶意软件”的提法更加准确。
目前,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在紧锣密鼓地起草“恶意软件”的相关认定标准,先前有媒体报道说,中国互联网协会将于11月1日下午发布“恶意软件”的认定标 准,对于认定的恶意软件将提醒企业自查自究,拒不整改的企业将上“黑名单”。但是11月1日下午,标准并没有按时出台。有一条消息值得注意,计划参加中国 互联网协会关于“恶意软件”相关认定标准会议的一共有30多家主流服务商,包括百度、雅虎、新浪、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企业,但是在 这些企业中,百度、雅虎、中国电信现在已经卷入了“流氓软件”事件。他们参加制定恶意软件和非恶意软件的标准,真是叫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们会制定出什 么样的标准呢?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的说法, 认定标准形成定稿之后,互联网协会还将健全举报受理机制,对于用户举报的情况,互联网协会将邀请评议组按照标准进行评议,一旦认定为“恶意软件”,互联网 协会将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于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充分的企业将会通过“黑名单”的方式在网上公布,这个“黑名单”将包括“恶意软件”的名称、下载地址、厂 家名称。但是这种行动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目前还很难说。
协会出头遏制“流氓软件”,已经有过流产的先例。2005年7月8日,北京 网络行业协会点名公布了10款流氓软件名单,还敦促相关公司于8月15日前进行整改。但此后,该事不了了之,被点名公布的10款流氓软件名单被协会撤下。 后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企业集体喊冤,协会颇感压力,故撤除了在网上公布的10款流氓软件的名单。
这次中国互联网协会的行动结果如何,目前还无法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