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博客蓬勃兴起的年代,谁开博客按说不会成为新闻,谁不开博客可能是新闻。不过,在时下这个仍以个性昭彰、平民狂欢为特征的网络博客时代,官员开博倒还真能引起公众的关注。不久前,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网上发贴批评部分干部陋习,就因方式新颖引起全国关注。近日,该市又再出新举措,宿迁市12个部门“一把手”的实名博客在政府网站“领导博客”专栏正式开通。据报道,该市试 图通过“领导博客”加强与百姓的沟通与交流。
官员开博是好是坏,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看问题要看主流,不可否认,在官民沟通渠道还不完全通畅、网络舆论导向良莠不齐的背景下,官员开博无疑是一种网络时代全新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有利于官员与百姓的沟通,也有利于引导一个地区的网络主流舆论。我们不可抹杀官员开博的种种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期待官员博客在内容、形式、要求及地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从而让官员博客成为有效化解不和谐因素、增进网络和谐以及社会和谐的一条崭新路径。为此,笔者期待官员博客要努力做到以下“四个不”:
一 不昙花一现
评判一个博客的生存状况,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它的更新频率。如果将博客比作房间,主人极少光顾进行布置,客人也就逐渐不来参观做客,这间屋子就被冷落了,一个博客也就丧失了活力。官员博客在生存上首先面临的质疑是,博客主有时间和精力经常来更新、维持博客的生命力吗?开通博客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开通易,维护难,因为博客写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众所周知,领导干部的工作又是“相当”地繁忙,众多的文件需要批阅,一个接一个的会议需要出席,还有大量的日常性事务,除非分身有术,否则很难达到草根博客般的维护频率。当然,如果官员开博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发自内心地想写点什么、与百姓交流点什么,那么这个官员的博客就会生存下去。如果只是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而轰轰烈烈地开了个博客,想起来就更新,忙起来就闲置,结果只能导致博客的昙花一现。但愿我们的官员在开博客之时树立正确的博客观——不是为赶时髦,在工作中尽量抽出时间来写写博客,让自己的博客持续下去。
二 不形同虚设
良性互动是官员博客的灵魂。领导人开博,在世界范围已算不得什么新鲜事,法国总统希拉克、总理德维尔潘,德国总理默克尔、意大利总理普罗蒂、伊朗总统内贾德等都先后开设了自己的博客。这些领导人、政治家开博的目的无非是两点,一是宣传自己的政纲政见,把博客当作一个可随意即时更新的宣传窗口;二是收集各界意见、建议和对自己政绩政纲的看法,以衡量、修正自己的政策、观点,把博客当作一个与民众和各界互动的即时平台。博客所特有的电子互动属性确保了它足堪胜任这两大功能,也正因如此,领导人“开博”之风一经萌发,便迅速传遍全球。然而宿迁市领导的博客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13个“领导博客”中,竟然有11个博客的文章数和留言数都为零,这就失去了官员博客与民互动的应有价值,把博客变成了一个徒有其表却不承担应有功能的华丽摆设。期待官员博客向平民博客看齐,让人不但能看,而且还能大胆地跟贴发言。
三 不惟吾独尊
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在开博之时表示,将从自己做起,要求管内所有县区一把手都开博客,以“主导一个地区的主流舆论”。他认为,各级领导开博,可以保证“社会主流思想,包括一些社会管理者的进入”,能对年轻人有个积极的引导,也能吸取年轻人新鲜的思想。这些良好初衷的提出恰逢其时,毕竟目前互联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让人难以适从,容易使网络舆论迷失方向。然而,需要提醒的是,既然官员要开博客,就得遵循博客的普遍规律,官员博客绝不能试图通过“我说你听”甚至是惟吾独尊的官场姿态来左右人们的跟从。事实证明,尽管一些官员开设了博客,但是和普通民众的博客相比,他们的博客要么谨小慎微,遮遮掩掩,要么官气十足、盛气凌人。倘若如此,人们只会厌恶官员博客。期待官员在博客中将自己还原为一个普通的网民,说真心话,做务实事,以普通百姓的视角来解读政策、释疑解惑、讨论对策,即使是做好说服工作,也要注意运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来进行。
四 不强人所难
博客是个人博客日志的聚合体,包括官员在内的个人开不开博客是个人的自由,组织无权也无须干涉。官员开博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作用再大,也只是官员与民沟通交流的一个窗口和平台。切不可因博客这种新的形式而掩盖甚至淡忘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质。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百姓的富裕,说到底,还是得靠在实践中真抓实干。如果把博客比作璀璨的花朵,那么日常工作就是其貌不扬、却须臾不可或离的根须。离开这些根须,再漂亮的博客,也只能是假把势。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大可不必期待某个地方或在全国范围内作出个什么官员必须开博的硬性规定或强制要求,仿佛官员不开博就是不努力工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