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维枝:让信息化惠及全民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来源:赛迪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科技时代_图文:国信办常务副主任曲维枝演讲
                                                                            图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曲维枝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刚才王旭东同志宣读了曾培炎副总理给大会的贺辞,既肯定了信息化大会取得的成绩,又提出新的要求,对我们信息化工作的同志们提出了厚望。我想这是对我们从事这项工作同志们的极大鼓舞和支持,我们要在工作当中认真贯彻学习落实。

2006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以“让信息化惠及全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目的是深入研究和探讨信息化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次盛会。借此机会我想就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谈一些看法,与到会的专家同志们交流。

一、推进信息化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而国内外信息化发展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对于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同样,信息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持续的创新,应用的日益深入,产业水平和规模的不断提高,信息网络广泛的普及,全球信息化仍在加速发展。发达国家向信息社会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步伐越来越快。2003年12月由联合国主办的,包括中国在内的17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的信息社会高峰会议,提出了题为“建设信息社会新千年”的全球挑战原则宣言。2005年突尼斯峰会又通过信息社会突尼斯议程,明确提出要建设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知识,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信息社会。这表明世界国家对信息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已经形成了共识,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分析信息化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加自觉,更有方向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推进信息化工作。

第一、推进信息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信息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科技革命最辉煌的成果,以极强的渗透力、精准性、倍增性和普适性已经成为世界通用技术,几乎无所不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可重复使用新的资源,已经成为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新的动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通过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业务相融合,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物耗能耗,使我国现有的,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钢铁、电力、煤炭、石油等资源,能够支撑起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缓解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对能源、原材料过度消耗。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能够走出一条高科技、低能耗、小污染、高质量、高效率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强农牧渔产品的安全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广泛应用技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二、推进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信息化必不可少,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在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方面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比如:信息网络到了农村,解决农民市场信息不灵的难题,这问题是农民困惑最大问题。使偏远山区农副产品能快速进入大城市的超市,全国6400多家涉农网站积极帮助农民把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各个产品,能够及时销售到国内其他地区乃至国外,使农村、农民的生产方式得以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普遍服务,普及信息化知识和信息技能,促进广大农村青少年和广大农民能更好分享到国家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第三、推进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整合信息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推行政务公开,推动公共服务的信息化,使每一位公民能够及时、方便、低成本获得政府提供的服务。比如许多地方现在已经开通的行政联合审批系统以及城市一卡通,大大方便了企业和居民的办事和出行。又如很多城市开通的市长信箱和视频面对面服务,使百姓关心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沟通和解决,拉近了政府和民众的距离,提高了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公共事务的热情,有利于和谐干群关系,有利于防止腐败行为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有地方开通以后,信访部门的工作量大大下降。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在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领域的应用,形成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和个性化的服务环境,对于促进教育资源公共配置,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劳动力与就业和再就业水平,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推动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实现信息共享,推动了公安、税务、审计、海关、财政等重点业务系统的综合应用效率,增强了政府行政管理的能力,提高了执法水平,凸显出信息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强大助推力。

第四、推动信息化有利于发展壮大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保障,同样也需要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我们党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突出工作。信息网络的普及,扩大了人民沟通交流的途径,信息资源开发的利用,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增强了人类获取、传播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丰富了文化产品和表现形式,也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和挑战。由文化部正实施的文化成果共享工程,也开始使广大的群众受益。通过加强数字内容开发,强化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荣辱观,宣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丰富多样,形式活泼的文化产品,使互联网等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成为人民大众学习、娱乐、交流新场所。

总之信息化是覆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和谐社会建设有力的提升。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工作在惠及全民,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深远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的作用。

二、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让信息化惠及全民,扎扎实实推进信息化,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今年已经颁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围绕和谐社会的建设,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把缩小城乡、区域的数字鸿沟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让信息化深入人心,让信息化成果惠及全民。要长期开展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大力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使信息化应用变得简单、便捷,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特别关注广大农民和城市的弱势群体,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县域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坚持以应用为核心,以信息服务为重点,加快实施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工程。采取普遍服务,利用多种公共网络和多种接入手段实现信息进村入户,缩小城乡信息差距。要通过政策制度的调整,加快推进区域信息化环境建设,发挥信息化的倍增作用,为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创造后发优势,促进跨越式发展。

第二、积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实施“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着力推进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轻工、纺织等工业领域的信息化,节能降耗,提高质量、效益。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紧紧抓住我国信息化发展大好时机,大力提升信息产业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壮大核心产业,培育优势骨干产业,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跨越式发展,提高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提升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强化重点经济领域的信息资源深度加工和有效利用,促使信息资源逐步成为我国与工业资源同等重要的新资源,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实力。

第三、务实推进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把握经济和社会规律的监控、监测能力,管理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执政能力,和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策能力,完善经济调解、市场监管、市场推管的手段,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加大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力度,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发展网络、电话、电视等多种信息手段,为农民提供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培训、教育、文化、娱乐、法律等老百姓需要的各种各样服务,扩大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建设政府与民众互动的和谐局面,要整合国家相关的资源,完善社会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及时有效地维护经济社会运行的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加快发展先进网络文化,为民众提供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加大信息内容资源开发利用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要用好互联网,治理好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一个健康、和谐良好的网络文化和氛围,这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进信息化工作当中必须把握好的两个问题。没有良好的网络内容,没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人民群众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放心地上网。没有良好的网络环境,没有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怎么能保证人民群众银行储蓄能够安全呢。我想这些工作都是问题的两个方面,信息化能够助推和谐社会的建设,但要把握好,要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也要注意信息化过程当中,由于种种内外部环境,由于种种管理上的不到位,服务上不落实,所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要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把优秀的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有文明世界优秀的“合和”文化传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我们强调以和为贵。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我们强调睦邻友好、互惠互利。在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有条件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使其在中国13亿人口当中广为流传。要教育我们子孙后代,并赋予它新的时代特征,成为凝聚中国人民新的精神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大力利用信息网络,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我们在国际信息化舞台上的竞争力,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为迈向信息社会打好基础的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加速推进惠及十多亿人口,以人为本,面向发展,推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信息化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全球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同志们、朋友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伟大实践任重道远,信息化惠及全民,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当前的重点任务之一,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社会进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