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今日召开。近几年,各级政府部门因地制宜推动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本专题以贵州省、宁波市、安平县、长沙市为案例,介绍了他们在以信息化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飨读者。
贵州省: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边培训,边应用,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增强学校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贵州省是一个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省。农村人口多,占全省人口的85%。农业比重大,农民增收缓慢,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等原因,贵州省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贵州省广大农村山高谷深、校点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贵州省农村不但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且存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落后以及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偏低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2003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贵州省有关部门密切合作,认真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艰苦努力,截止到2005年,全省共建成光盘播放点8089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4037个,计算机教室1572个,培训省级骨干教师17745人,覆盖了全省95%以上的农村中小学,受益学生460万人、教师17万人。同时,统一组建了以县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服务体系。
齐抓共管 边建设边应用
贵州省成立了“贵州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组织工作的省委副书记和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省发改委、财政、教育、农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各市(州、地)、县乃至乡(镇)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同时,在各部门之间建立和完善了齐抓共管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此外,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过程中,贵州省始终坚持边建设、边应用的方针。在硬件建设任务完成后,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入教学的应用和研究。
加强教师党员干部培训
现代远程教育对于农村教师是一门新科学、新技术,一开始教师普遍有畏难情绪。为此,贵州省分别采取集中、分层次、重点培训、长短班结合等多种形式,培训了近万名教师,并通过受训教师带动了广大农村教师。目前,贵州省项目学校75%以上的教师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并能将其运用到各自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项目学校均成立了由各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组成的现代远程教育教研组,这些教师能比较熟练地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各项目学校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和中坚力量。由于加强了农村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培训,形成了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坚力量,贵州省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发生了可喜变化:一是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广大农村学生对现代远程教育兴趣非常浓厚,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内容丰富、生动直观,易懂、易记,便于理解。深深感到,虽然身在边远落后的大山深处,也能和城市的同龄人一样同在一个教室里一起学习,共同享受着全国各地一流教师的授课,非常有趣、快乐。二是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广大教师普遍认为教学光盘和卫星资源学科比较齐全,内容丰富,适应面广,实用性强,大大弥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不足,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三是拓宽了师生的视野。学校师生可根据学习需要,打破教材的限制,主动在网络中浏览和下载有关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生活。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全新的改变,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在学生中逐步树立,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此外,目前贵州省80%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主要依托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了避免学校教育与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学习时间上的冲突,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结合学校教育特点及农村生产实际,制定了“5+2”的学习形式,即周一至周五为学校师生开展远程教育学习时间,周六和周日晚上、节假日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培训时间,并根据农业生产时节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基本解决了学校教育与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教育在时间上的冲突,做到了“两不误”,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实践中,许多农村中小学充分考虑和尽量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及时制定出符合他们需要的节目,创造性地开展“大手牵小手”、“小小邮递员”、“远程教育点播箱”、“信息反馈回单”等活动。同时,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在安排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时,也充分考虑学校的困难和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努力为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宁波市: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81890——拨一拨就灵”,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推动了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促使了城市环境形象的改观和公共管理的改善。
81890是宁波市海曙区建立的一个市民求助信息服务平台,是宁波话“拨一拨就灵”的谐音。自2001年8月18日开通以来,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现在已成为宁波市的市民求助中心。至2006年10月,81890为市民解决各类求助事项108万多件,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9.87%。相继建立了81890失物招领中心、81890党员咨询服务中心、81890爱心超市、81890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81890博士服务站,解决了过去一直想解决但未能解决好的问题。
建立政府信用平台
拨一拨就灵,核心的问题是一个“灵”字。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过去,市民生活有什么需求,遇到问题和困难需要帮助,往往不知道从哪里能得到可靠的帮助和服务,对服务企业总感到不放心;而社会上又有许多可以提供帮助的各类服务资源,但又不知道市场究竟在哪里。改变这种供求信息不对称、服务市场信誉度不高的状况,从而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需要有一座桥梁。架桥的是政府,桥梁就是81890。在这里,政府运用自身的权威、信誉和组织协调能力,构建起一个互动诚信的服务平台,把千家万户居民的需求与成百上千的服务主体,成功地实现了对接。
81890信息服务平台一是整合了政府的资源,使市民对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意见、建议得以及时处理。二是整合了市场的资源,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服务需求得以及时满足。81890整合了600多家各类服务企业,170多项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服务内容,网络队伍中有2万余人就业,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覆盖、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生活服务,一大批加盟企业也从中找到了服务的大市场。三是整合了社会的资源,使一大批有志于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的志愿者有了积极参与的机会。
信用管理制度严密有效
拨一拨就灵,根本的问题是一个“信”字。宁波市海曙区以81890信用平台为依托,通过政府信用推进整个服务质量的提升,建立了一整套信用管理制度,使服务质量有了基本的保障,从而较好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81890信息服务平台一是建立服务企业约束制度。81890与加盟企业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协议,与服务对象有认真的质量回访制度,对服务企业实行严格的监控,对信誉良好的企业向社会重点推荐,对失信企业实行惩罚,促使服务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设立了面向全国的社区服务培训中心,对服务行业中的各类服务人员进行标准化训练,并且要求加盟企业的新增就业人员上岗前都要接受中心培训,从而为造就一支规范的服务产业大军打下基础。三是建立服务质量保证制度。为确保服务质量,特聘请了81890服务系统的法律顾问和消费者服务质量巡视员,专门处理因服务质量和价格等引起的纠纷。
推进经济社会互动发展
81890运作时间虽然不长,但推动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十分明显。81890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一是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推动了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81890作为服务产业的孵化器,培育了服务产业,规范了服务市场,丰富了就业资源。加盟企业的营业额从2001年成立时的332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10亿元,缴纳税收从成立时的208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432万元,都增加了近10倍。而政府每年投入到81890的成本仅为100万元左右。三是增加了就业岗位。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资源成为可能。目前,加盟企业的就业岗位从平台建立前的4810名增加到目前的20769名之多,其中吸纳下岗失业人员6130多人。四是促使了城市环境形象的改观和公共管理的改善。过去一些服务信息小广告见楼道就贴、见门缝就塞的现象无形中逐渐消失了。通过81890,还可以帮助政府及时了解市民需求动向以及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的不足,政府部门工作作风从中也得到了改进。自求助热线开通后,不少反映市民生活的公共事务类求助,逐渐向81890分流。为生活小事找110指挥中心求助的现象也明显减少,使有限的警力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
安平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观念更新是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支柱产业信息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资源整合是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机制创新是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安平县隶属河北省衡水市,辖3镇5乡,230个行政村,32万人口,总面积505平方公里。安平县的丝网、生猪产业是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2006年4月,安平县被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承担国家《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大纲》软科学课题研究。
信息化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安平县特色产业发达,2005年GDP实现50亿元,但财政收入为2.47亿元,仅占GDP的4.9%。个体私营十分发达应该税源充足,但企业点多面广征管难度大,跑冒滴漏严重,管紧了担心企业“跑”,管松了直接影响县里的财政。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就要围绕这些难点问题,探索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特色产业的调研表明,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有很高的需求,普遍愿意花钱购买有价值的丝网供求情报信息,希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生产装备和管理技术,并强烈希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信誉度和知名度较高的丝网门户网站和热线服务系统等,宣传和推销知名企业的产品,提高产业和企业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生猪企业希望能够及时得到生猪价格、饲料价格、市场预测和动植物防疫等信息。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就要适应这些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谋划设计支柱产业信息化的工程项目。
对1045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十分强烈,其中关心农业科技信息的84.64%,关心农业政策信息的52.42%,关心职业技术培训信息的51.94%,关心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44.36%。
靠政府资金堆起来的信息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关键是探索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调研结果显示,丝网、生猪支柱产业信息化需求十分强烈,信息化基础较好,通过政府倡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就能促进丝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以最少的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
选择比较优势和特色产业实施信息化
为确保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取得实效,聘请多名专家,通过广泛调研,十易其稿,编制完成了《安平县县域经济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和《安平县县域经济信息化实施方案》,谋划和选择了“十项信息化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根据“基础条件好、带动作用强、企业迫切需求、公众受益面广”的原则,有重点、有计划、分步骤梯次推进。
首先,启动了四项工程,即“三农”服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建设工程,中国丝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工程,中小企业促进与服务工程,全民信息化素质提升工程。
其次,加快推进四项工程,即生猪产业基地一体化工程,特色产业物流配送服务工程,政民政企综合服务平台工程,通讯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工程。
第三,谋划建设两项工程,即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工程,红色及古文化旅游服务工程。
支柱产业信息化是突破口
信息化在提高了生产力的同时,更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促进政府向服务型转变。实施者对信息化作用的认识程度,对先进管理理念的接受程度,对信息化带来的一系列变革的思想准备程度等都将直接影响县域经济信息化推进的步伐。
安平县紧密围绕丝网产业,努力打造中国丝网门户网站、丝网交易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平台,推广丝网企业管理平台,作用于丝网行业的宣传、销售、物流及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
目前安平县丝网信息化已取得一定成效,丝网业第三季度税收额同比增长18%。
在具体工程的实施中,本着平台共用、信息共享的原则,公共服务平台我们只建设了一套,从而使小钱办大事,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创新是活力,是动力,是信息化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资金问题可以通过机制创新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已经不是技术难题,通过探索新的机制也可以解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问题,仍然可以通过机制创新来解决。
长沙市: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工作的积极性;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基层建设,确保基础信息采集。
长沙辖5区4县(市),土地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638.9万人。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9.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139.38亿元。
随着长沙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来流动人口的规模也不断扩大。2006年10月全市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已达72万人,而实际规模预计突破100万人。流动人口对促进长沙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对长沙市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学校教育、民政、卫生等社会管理秩序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长沙市探索利用信息化推进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推动了和谐长沙的建设。
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
长沙市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纳入了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针对流动人口变动快、成份复杂等特点,我市把管理重点向政府各职能部门延伸,向基层延伸,向家庭延伸。一是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三是坚持“用屋管人”,抓住流动人口管理源头。管好流动人口,依靠出租房主和用工业主是关键。
相关信息采集是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市重点优化了基层派出所社区警力配置,使社区民警配置基本达到一区双警,复杂社区一区多警,多数社区配备了专(兼)职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警务保障机制的加强,使我市采集流动人口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
2005年恢复了市、区(县、市)两级计生部门流动人口工作机构,乡镇、街道计生办也设立了流动人口专干,配备了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专用计算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础信息采集网络。
运用信息技术 促进流动人口管理创新
2002年长沙市公安部门建立了工作对象信息库,对进行治安拘留以上处罚的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实行全面采集录入,目前已存储近10万条违法犯罪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今年再次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了统一的市级人口信息中心数据库,创新开发了第二期“暂住人口、工作对象和出租房屋管理信息系统”,较大地提升了长沙市流动人口管理水平。
应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2005年8月1日,长沙市救助管理站在湖南省率先加入了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由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救助管理站三级联合监控管理流浪乞讨人员的信息监管体系随之形成。
热情优质服务 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近年来,长沙市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促进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在政治待遇、就业、维权、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了优质服务。
一是努力解决入学难的问题。2006年,长沙市在城区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有44348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的23.83%。
二是开展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市民化服务。
三是努力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2003年,成立了长沙市外来人员法律援助中心,为进城就业人员提供法律援助,解决用人单位与务工人员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纠纷和矛盾。
四是打造公共职业介绍服务平台。1994年,长沙市建立了专门为进城农村劳动者提供服务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免费为进城农村劳动者提供服务。2004年,长沙市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三化”标准,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职业介绍大厅。全市以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了市、区、(县、市)、乡镇三级公共职业介绍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内部局域联网,信息共享,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全市范围内的就业岗位信息。同时还建立了长沙劳动保障网站,开通了网上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为就业者提供了上网咨询、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的服务。市劳动保障局在长沙劳动就业信息网和长沙农业信息港建立专门网页,形成全市统一的劳动力资源库,为整体推介以技工队伍为主的劳动力资源搭起了发展平台,提高了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