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熟悉的物质城市身边已经迅速形成一个信息化、虚拟化或者说是数字化的‘新城市’。在这个‘新城市’中,老百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购物、远程医疗;学生可以坐在电脑前轻松学习他所喜欢教师的课程;政府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网上政务处理,实现与社会公众的互动。”
珠海电信总经理李原用这一非常形象的说法向记者阐述信息化的发展形势。毋庸置疑,我们逐步生活在“数字家庭”、“数字社区”、“数字城市”之中。
“数字珠海”的打造并非一日之功,这其中,珠海电信作为珠海最大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承当了信息化建设排头兵的角色。
服务信息化优势得天独厚
珠海电信拥有许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拥有大容量、高速率、宽带化、多媒体的信息服务网络,光纤遍布城市大街小巷、通达所有行政村,为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世界级的“信息高速公路”;具备多网络、多业务、多终端的综合信息服务,拥有最大规模的网络用户群——本地电话用户逾50万户,小灵通用户数逾29万户,宽带用户数近13万户,聚集了全市最多的政企客户和社会主流信息服务商,能够有效激发信息化应用的规模效应。
此外,由于多年来积极支撑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沉淀,珠海电信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运营经验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拥有健全的电信研发机构和完善的本地维护服务体系,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有力的支撑。
李原强调,多年来珠海电信充分发挥中国电信的本地维护服务体系,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有力的支撑。李原强调,多年来珠海电信充分发挥中国电信的品牌、技术、质量、服务、人才等综合优势,以政府信息化规划为蓝图,以市民关心的核心问题为切入点,在珠海城市信息化进程中挥洒一道道浓墨重笔。
信息化探索涉及千家万户
1999年,珠海电信与珠海市政府签订《共同推进珠海市信息化建设合作意向书》,由此开始了珠海电信倾情打造“数字珠海”的历程。几年来,珠海电信共投入10亿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应用平台建设,牢固打造珠海信息化基石。
在政府信息化方面,2001年9月,珠海电信与珠海市政府信息中心达成政府内部办公专用网建设合作协议,标志着珠海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初步形成。2003年,珠海电信又与市政府签订“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及网络交换中心”建设协议。目前,首期工程建设已经完成,教育信息网、疫情信息网、企业信用网等骨干应用将利用该中心开展,同时已有14家政府部门网站已迁至该中心统一管理。2006年伊始,珠海电信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市监察局开展市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承担了为此系统提供信息化支撑的任务,为珠海提升城市运作效率写下有力的一笔。今年6月,珠海电信充分发挥宽带网络和综合信息服务优势,积极响应珠海市政府建设“和谐珠海”、“平安珠海”的号召,又推出了视频业务完全解决方案。
在近年来的公共事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以及社区家庭信息化工作中,珠海电信依托光纤宽带网络平台,配合相关部门,从应用抓起,面向市场需求,抓住社会需求,把应用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建设了一批在全省排名前列的公众信息化服务应用平台,将信息化的社会覆盖面不断扩大,提高大众及社会各个环节的对信息化的认知及应用程度。
例如,珠海电子政务网的建成以及党政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开通,使全市党政工作人员实现了网上办公;中国电子口岸业务系统,国税、地税信息管理系统,网上政府采购系统,拱北海关“金关工程”等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实现了珠海网上办税、网上报关;劳动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使珠海市民实现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一卡通”。
此外,珠海电信帮助上千家企业实现了上网及企业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包括伟创力、格力、丽珠、南方软件园、高新产业示范基地、各工业园区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发展银行、农信社都依托珠海电信宽带ATM和IP城域网,构建了安全高效的专用网络;越来越多的企业缘“珠海招商网”认识珠海,因珠海信息化的软环境选择了投资珠海;社区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推动实现了全民信息化,珠海市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宽带用户近13万户,“上网”已经成为许多珠海人不可或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七项举措全力服务地方信息化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信息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把握这一企业战略转型时期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未来三年内,广东电信将全面落实“全力服务信息化,共同打造信息强省”战略,除了企业发展正常投资外,专辟60亿元作为信息化建设投资,其中10亿元作为“地方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直接支持地方政府指定的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为认真贯彻执行广东电信“全力服务信息化,共同打造信息强省”重要战略,珠海电信提出七大具体服务举措,以全力服务地方信息化,助推“数字珠海、和谐珠海”建设。
李原表示,今后珠海电信的信息化建设方向是进一步致力于服务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助推电子政务深入应用;服务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快速发展;服务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助力推进“数字珠海”;服务企业信息化,协助企业提高竞争力;服务农村信息化,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家庭信息化,推动信息进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