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江苏扬州一位市民发现街上有违规摆设的流动摊贩,他用手机拍下照片,发到市城管监督中心举报。中心接报后立即责成城管监督员核实,通知城管队员查处,前后不过15分钟,流动摊贩就被取缔了。
过去有句话形容城市管理的尴尬:“10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破草帽”,现在,扬州的数字化城管网络消除了管理的盲区。4月18日投入试运行的数字化城管系统,实现与电子政务平台各系统的无缝对接,建立起连接市直148个部门单位、16个街办、107个社区的网络平台,实现实时在线沟通。市民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只要拨打12319或是发送彩信图片或文字信息、上网给市长信箱留言,城管队员或监督员会立即前往核查,核查属实后监督中心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立案,并找到相关责任单位,责成其落实整改,通常当天事情就可以解决。
有人考察扬州“数字化城管”的运行情况后说:“精细管理管出一座精致城市!”每天,250多个城管监督员走街串巷,手握装有GPS卫星定位仪的“城管通”,对城市环境进行督查,采集信息,发现和处理问题。除了城管监督员,扬州在全市重要地段设置了56个摄像监视系统,与公安部门的监控系统联网,组成了拥有118个监视点的大网。哪里发生突发事件,现场就会呈现在指挥中心的屏幕上,为处置事件提供直观的依据,并为公共安全事件的追踪提供有力保障。
处置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按照实施数字化城管的要求,扬州市对城市部件、事件进行了调查、分类与编码,明确城市部件分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房屋土地等六大类127小类,城市事件分市容环境、宣传公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房屋建筑等八大类80小类。每一个问题都与职能部门一一对应,“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处置问题的效率大为提升。过去,路灯管理处10天巡查一次,发现问题集中处理;现在,只要接到指令,路灯管理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处置完毕。过去工程车漏下的垃圾因为过了打扫时间,常常没人过问;现在发现后,环卫人员半个小时内就能处理到位。
为提高处置问题的能力,扬州实行城管重心下移,充实加强基层处置力量,所辖的城区各自成立应急处置小分队,27个条线部门也成立了专职处置队员。在管理中,还大力推进执法力量进街道、进社区,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和效果,初步改变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现象。
现在,处置城市管理问题已由过去每月1000多件,提高到7000多件,处置时间从过去的平均7天缩短到了现在的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