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贝尔一声“喂,芝加哥”开启了人类沟通方式的革命。
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打电话已经与喝水、用电一样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尽享高额年收入的同时,全球电信业还是无法逃离低迷的大环境,中国市场同样亟待福音,谁能够给电信业带来明媚春光?
低迷怪圈
有人评价,传统业务低值化速度过快,电信运营商转型“服务提供商”的步子太慢,这一慢一快构成了今年电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不理性的市场竞争行为,尤其是恶性价格战,导致传统业务、传统商业模式低值化的速度过快,使得固话、移动的ARPU值双双迅速下滑,电信业收入增幅突然放缓,逼迫着电信运营商要由“接入提供商”转向“服务提供商”,而且步子还不能迈得太慢。
没有人能够忽视,今天,几乎所有的中国电信运营商都步调一致地决策: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然而,在目前各大运营商提供的增值业务中,产品同质化严重,在成功先例的影子中进行保守创新成为运营商产品创新的主要表现。
实际上,中国电信运营商们的战略趋同情有可原。电信增值业务投入大,正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社会需求不明确,因此增值业务投入产出比难以估计,投资风险巨大。正是这些风险阻碍了中国电信运营商们前进的脚步。他们踌躇在创新的门槛,徘徊在突破的边缘。
所有的人都清楚地认识到,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们不可回避的选择。如何才能摸清市场需求、打造符合战略目标的增值业务产品?如何才能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怪圈,跳出高投资、微回报的资金黑洞?如何才能从具体的每一步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突围信息化
在总结过去的一年时,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评价,农村市场的开发、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市场潜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不仅中移动,突围信息化,已经成为几乎所有运营商的共识。
在目前全球电信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新进入市场的运营商并无太多可借鉴的成功经验。电信网通南北分家,如何进入竞争对手虎踞龙盘的根据地?一般性的固话业务显然无法与地头蛇做市场对话。此时,唯有信息化是最佳的切入点。建设信息化支撑网、建设信息化解决方案库成为中国电信当年切入北方市场的重要途径。“蓝色魅力”、“商务领航”等业务的不断推出,显示出中国电信将进一步助力企业信息化,精耕企业用户市场。
同样的一幕幕,还上演在进入南方市场的网通、切入移动市场的联通。
我们看见,新农村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有力的音符,而电信则能够为消灭数字鸿沟提供最有力的支撑;中小企业信息化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布局,行业特性与产业链中的独特位置,使他们对电信业提出了独到的需求;协助中国政府构筑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自然是电信运营商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基础,集团客户对数据应用和传输、对新业务的信息化需求旺盛;即将到来的2008奥运会,更是对电信运营商全面服务能力的挑战。
今日之信息化市场已经与往日之信息化市场迥异。农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集团企业信息化、奥运信息化等诸多进程蒸蒸日上,电信运营商前景生机勃勃。
然而,电信运营商要在中国信息化道路上展开破冰之旅并非易事。习惯了大国企思维、习惯了资源垄断地位的电信运营商们要转过身来,俯首细看身边的企业,嘘寒问暖,运营商是否能够调整心态,低下骄傲的头颅?
另一方面,随着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客户与个人客户的差异性愈加明显。企业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语音业务、网络漫游等普通客户的通信需求,更多注重的是商务应用、协同办公、数据共享等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剧,企业和客户都要求企业服务向信息化、无线互联等方向拓展,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工具和平台灵活便利,达到无障碍沟通,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环境时时变化,电信运营商是否能够一一应对?
重重机遇恰如电信运营商面前的道道如雪雄关,要想翻越,唯有迈步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