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实施标准搭桥 海峡两岸变通途
来源:赛迪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相关行业:电子

主要产品:各种电池以及电源转换设备

物料采购订单已经发出两天了,台北总公司的审批回复依然毫无动静,苏州工厂生产部门的老王和采购部门的老张急成了一锅粥。可不,成品订单在后头摧着,客户等着要货,厂子的生产线也等着生产,可就是没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那段时间,老王经常在吃饭的时候问老张:“我们要的东西呢?”老张两手一摊:“没办法,审批还没回过来,没法采购去。”

中国大陆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资厂商到大陆投资兴办工厂,并渐渐将生产制造的重心转移到大陆,仅仅将管理和研发部门留在宝岛。台湾翌胜电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主要生产各种电池以及电源转换设备的翌胜电子,设在苏州的工厂和设在台北的总部之间,每天各种生产、采购、销售……信息都在进行不停的传递。老王和老张所烦恼的,正是采购订单从苏州到台北,再从台北到苏州的审批流程。

省出来的三天

老张已经习惯了三天的等待。生产部门的物料需求必须经过台北总部的批准,才能进行采购。每当生产部门发过来的采购需求被他噼里啪啦地手动输入进台北的数据库时,他就知道,这个周期起码是三天,因为这场采购订单在台北总公司也要经历这么一套流程:审批——手工输入——订单返回。

这是因为翌胜电子在台湾使用的是一套当地软件厂商开发的ERP系统,而在苏州工厂使用的是用友ERP系统,两套系统的数据无法共享。因此,不管是苏州工厂发到台北的材料订单,还是从台北发到苏州工厂的成品订单,都必须经过手工输入,数据才能进入目的系统,然后再被处理。而且处理完以后,又要再次经过手工输入,才能返回给订单提交者。

“这样一来一去,只要有人为因素介入,大量时间就浪费掉了。”翌胜电子信息化顾问杨中亮说。翌胜电子原来的审批流程周期是两到三天。时间就是金钱,对于翌胜这样的企业来说,三天时间的延迟显然是不能忍受的。

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两岸ERP系统数据标准的不统一,无法沟通,中间环节只能靠人工输入来完成,而且连接双方系统的直连传输带宽只有512k,却要承担如此大量的数据传递,经常遭遇堵塞延迟现象。

直到翌胜电子把自己的ERP系统从U851升级到U861,并跟用友的实施顾问一起,对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开发以后,这一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新的ERP系统中苏州工厂也拥有了自己的数据库,并和台北总公司的ERP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可查询,因此在台北就可以直接查询苏州工厂的数据,苏州工厂也可以直接看到来自台北的订单,而不需要经过那一套复杂的流程。

“仅仅这一项改变,我们的生产周期就至少节省了3天。”杨中亮高兴地说。

标准与个性之争

报关员小刘已经跟领导抱怨了很多次,在公司的查询系统里他查不到来自保税仓的货品是哪些,经常都要自己调出七八张报表来对比,加加减减才能得出答案。他经常问公司里信息部门的同事:“什么时候我才能通过系统查询直接得到结果啊?我们公司需要报关的货品太多了。”

翌胜电子的特点就是产品单批次量小,但是品种多样,而且大多出口。而标准用友设计的查询系统,更适合大量生产、国内销售的企业,对于翌胜电子这样的公司,则并不完全适用。报关员小刘的烦恼正是因此而来,系统中没有这一项查询设置,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后来杨中亮领着公司的信息化小组,在用友公司顾问的帮助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二次开发,对数据查询界面和功能进行了调整和细化之后,做了一些行业个性的改进,使之成为了真正适合翌胜电子行业特点的界面。

但是在数据查询等部分体现行业个性化的同时,杨中亮却一直在强调生产和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他提起公司未上信息化系统之前的管理问题,最经常说到的,就是在公司的管理流程方面的控制,不够标准化。“后一环节的实施者居然可以回溯前面的流程并作改变,这对于管理理念来说,是不正确的。不过以前没有信息化系统,现在有了信息化系统的流程控制,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流程都标准化了,大家按照标准化的流程来办事,就会大大降低风险。”

因此,在翌胜,杨中亮不仅要领着信息化小组作一些适合企业个性的二次开发,还要教育企业里的员工逐渐改变之前没有使用信息化系统时养成的随意性,适应流程更加标准化的新的工作方式。 
       

又一次选择

台北一套ERP系统,苏州一套ERP系统,公司里信息部门的技术员们天天就忙着给两边系统修修补补,开发接口,因为毕竟是两套不同的体系,随着长时间的使用,老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杨中亮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当初在苏州工厂上信息化的时候考虑的是要不要用本土的ERP,选了用友以后,现在杨中亮考虑的又变成了要不要统一两岸的ERP系统?无外乎三个选择,跟台北总公司统一ERP系统;将苏州现有的ERP系统升级,苏州工厂和台北总公司维持现状;还有就是干脆都换成用友的U8。

数据库的可查询毕竟只是第一步,要实现完全的互联互通,还是要求两套系统必须具备相同的标准才可能实现。其实从成本角度来讲,将台北的ERP系统换掉,换用拥有ERP系统的成本更高,但是经过在软件功能,后续服务,以及最关键的两岸系统沟通能力得比较,用友U8都占了上风。再加上目前翌胜电子在台北只剩下了研发中心和业务开发部门,仅仅有38名员工,而整个生产重心以及相关的640名员工都在苏州,也就是说,在台湾总部用到ERP的部分,实际上已经很少,这时候,选择更适应大陆本土要求,服务更及时的用友ERP来实现两岸系统标准的统一,显然更为明智。

杨中亮和翌胜电子的管理层下定了决心,在日后的一段时间里,将逐渐将两边的系统统一起来。等到信息化系统统一的时候,苏州工厂和台北总部的沟通,才能真正实现畅通无阻。

如此之多的台湾厂商来到中国大陆投资办厂,翌胜电子的信息化经历仅仅是他们的一个代表或是缩影。如何适应大陆相关的信息化标准,两边工厂的信息化系统如何沟通,如何才能实现实施有效的信息传递,翌胜电子的信息化经验,或许可以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