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国信息化号角的吹响,众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引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成为提高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主要方式之一。当然,面对来自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态度和说明均有差异,为正面临着信息化革命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带来疑问:企业到底该如何正确选择ERP产品呢?笔者结合在制造业ERP的行业工作经验,谈谈自己一些体会和看法,希望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选择ERP会有帮助。
专业细分的ERP产品是首选
在平时购物时,你是希望购买大家吹捧的但是并不适合自己的,还是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呢?也许这个答案会有很多。但是对于以效益第一的企业来说,我相信结果和答案是一致的,那就是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那么,在选择ERP上,不也是这样的吗?
行业细分,ERP产品针对性强的产品,是企业的首选。而专门针对制造业的ERP产品,自然成为中小制造业企业的首选。熟话说得好:专著成就品质。由于专业性的产品,在行业中具有很强的特点研究和针对性开发,其产品的模块设计、流程设计及管理要求,都很很强的行业特点。再加上行业的实际导入经验不断积累,遇到相关问题也能轻车熟路,对症下药,利用以前丰富的实践经验,轻松解决,这些就是专业性最为直接的表现。也是专业细分、针对性强的ERP产品是首选的原因。
明确买产品和找伙伴的概念
买产品,即购买一套ERP产品,并安装在公司微机上,安装时予以适当培训指导,关系到此为止。
找伙伴,指经过一断时间的相互了解,达成伙伴合作关系,购买ERP产品,提供商除了合作初期给予相关和指导、培训,合作中、合作后都能对伙伴进行相关的指导和服务。这里面,尤其重要的是合作完成(即ERP上线成功)后的后续服务。也是和买产品的最大区别。
由于许多中小企业一直来就存在这样的误区:上ERP项目,就是购买ERP产品,忽略了购买产品后与提供上达成伙伴关系。因而对合作并没有抱积极的态度,没有进行事前充分的选型,仅凭朋友介绍和推荐,或者凭演示过程中的主观臆断,导致导入ERP后的问题不断,进而影响对ERP软件的错误看法。
我们都知道,ERP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涉及硬件和软件多个层面:硬件主要指公司的电脑装备、网络系统、软件人员等;而软件就包括人员素质、人员意识、人员培训、ERP软件能力等。这些重要的因素往往为中小企业所忽视。但往往就是这些因素,决定了引进ERP的成败。对此,个人认为中小企业在选型时,先从自身提高内力,并从选伙伴的角度出发。自身内力,主要是硬件设备必须予以保证,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有就是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意识,为导入ERP作好铺垫。在选型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合作伙伴的产品是否具有行业针对性、是否具有足够的行业经验、是否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是否提供良好的前、中、后服务等,确保ERP上线成功。
因此,仔细了解合作伙伴是否具备专业的研发能力、丰富的实战经验、持续的服务和强大二次开发能力等综合情况,显得非常重要。否则,最后吃亏是企业。挖掘内需 找出重点 比较配对
制造业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很多的特色和不同。企业在考虑导入ERP时,一方面是要考虑行业特点:例如生产混乱、物料复杂、交付期短等等,同时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特色,从整体出发,挖掘企业的真正内需。同时例举出企业的存在的各种问题,重点突出。然后针对企业的内需和重点问题,在ERP选型时,针对供应商提供的方案,进行产品和问题配比,找到最适合企业的产品方案。
要特别强调的是,在选型时切忌跟风,追求大而全。一定仔细分析,认真挖掘,一次选择,终身获益。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有策略、有步骤、有重点地将企业核心的、迫切需求的业务系统,分模块分步骤的实施上线。就是ERP行业常说的:“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分步解决”的原则。稳妥实施,保证实施的成功率。
提高意识,积极配合,主动沟通
由于实施ERP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难免出现一些工作衔接的问题。例如部门利益冲突、与实施顾问师的看法相左、初次操作感觉吃力、导入期间工作量增大等。面对这些情况,首先企业领导层要“从战略上重视,从战术上藐视”。一方面要提高员工的意识,一切服从大局,加强技能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积极配合实施顾问师的工作的同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企业的一些具体想法,结合企业的特殊性,与顾问师一起共同努力,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积极主动,加强沟通,是保证ERP成功上线的先决条件。
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在我国数量众多,对我国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们也是对信息化需求最为迫切的行业。希望这些企业在ERP选型时,胆大心细,充分准备,仔细调研,加强了解,果敢决策,早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轻松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