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刊发了一条关于政府网站的消息:鉴于某些政府部门网站更新太慢,太原市政府决定,政府网站内容是否及时更新,将列为各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定期通报。今天,吕梁市的12家政府和企业网站再次进入了记者视野,这次说的不是网页的更新问题,而是政府和某些企业对自家网站的漠不关心(见本报今日4版)。
仿佛,这简直有些大惊小怪,政府部门如果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了,网站之类的东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毕竟,政府要靠行政效能和政绩说话,网站办好办不好,一者不是“专业”,二者这么多年来,没有网络,政府机构不照样运行吗?不过,从“网页长期不更新”和“处处漏洞”往后倒推,会出现一个大家都很不“欢喜”的结果。“不更新”可推出“没什么用”,“没什么用”可推出“可以不建”。既然“可以不建”,为什么那么多政府部门非要花钱受累去建设一个网站呢?从经常可以听到的“经费紧张”分析,这些部门多不属于“钱多得没处花”之列。
推论至此,问题一下子变得复杂,起码会出现两种答案。其一,时髦心态。因为据说网站是个能令信息畅达的东西,不但可以发布政府需要向社会传达的政令和收集民情民意,而且可以使公众有一个更快捷满足知情权以及和政府部门进行沟通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不建个网站,会显得很不现代化,脸上无光。其二,行政命令,其出发点应该是藉此提高行政效能,实现政令与民意的双向畅达。不过,从并非所有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网站这一现实看,政令一说完全可以否定。剩下的,是一种令人不知道说什么好的可能。其实,所谓政府网站功用的大话,官员们肯定会说得更好。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大背景下,实现政府与公众的快捷沟通,政府网站一定能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奇怪的是,他们中的那么多人居然偏不把网站当回事。
是对民瘼的不关心?是对满足治下百姓知情权的不屑一顾?还是对网络的不信任?还是起初不过是为了赶一下时髦?这些揣测多少带点“上纲上线”的恶意和草率,但面对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政府部门网站,形而上的大话很难说得出口。至于对在用网站的不管不顾,某种意义上讲简直类似犯罪。如果任何档次的黑客都可能以“管理员”、“站长”的身份进入网站,来一通胡播乱报,其损害的,不仅仅是政府的脸面和信誉,而且会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