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Japan构想’反映了日本在经济社会转型方面的考虑。在亚洲经济跃进的压力下,东京期望通过高技术在全社会的普遍应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质量,并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
在日本山口县津宇野,游客可以用一种以比手机稍大的终端器,对准各景点嵌入u码电子标签,以获取该景点历史与当前的信息。而且,每个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获得相应的信息。例如盲人可获得声音导游,外国人可以获得本国语言的导游,而乘坐轮椅者可获得斜坡信息。这里,是日本《u-Japan构想》的一个示范点。《u-Japan构想》是2004年日本政府出台的一项重大决策。依此构想,日本要在2010年前建成“ubiqui-tous社会”。“ubiquitous”来自拉丁文,意为“无所不在”。这一思路首先由计算机科学家马克·维瑟于1991年提出,根据他“ubiquitousComput-ing”(泛在计算)的概念,日本衍生出“ubiquitous社会”,并认真当作战略目标付诸实施。目前,人们在两个意义上使用这个词:一是“ubiquitousComput-ing”,一是“ubiquitousNetwork”。前者指电脑无处不在,不论何时何地何人均可自由使用,即使利用者不在现场,电脑也可自主工作。后者则指,宽带、移动通讯终端等,可不间断联结,“不论何时何地何物均可联网”,是一种无所不在或称“泛在”的网络。就像人人都能从水龙头得到水一样,在泛在网络社会,通过网络,人们不拘时间地点,均可获得所需服务与产品。日本提出“u社会”建设目标,有其特殊的背景。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时代,日本上下迷茫,国家丧失了目标。反观欧美,整个1990年代,网络基础建设迅速发展。1999年,日本大梦初醒,发觉IT基础环境已然落后,决定奋起直追。次年11月,日本制定“高度信息通信网社会形成基本法”(俗称“IT基本法”),定下国家战略目标。2001年推出“e-Japan战略”,4年内要建成世界最先进的IT国家。具体说,要在2005年,以超高速网和高速网分别联接1000万和3000万户家庭。2003年末,日本因特网人口达7730万,普及率超过60%。届此,战略目标提前实现,IT基础环境已达世界最先进水平。同年中,第二期“e-Japan战略”启动,计划在两年内,将IT技术应用于中小企业以及医疗、食品生活等各个领域。应该说,目前各国的IT应用,还普遍停留在“相互通讯、获取信息”的阶段。而这种功能只是以往各种媒体的延长或综合,谈不上什么“信息化社会”。人们仅仅重视构筑一个通讯网,对技术重视有余而对人的社会需求重视不足。不过,21世纪初注定是一个东风解冻的时段。在日本这样的国家,IT悄然转向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Technology),即开始注重“com-munication”(交流)功能。可以说,“u社会”构想是这种转变的产物,预示着日本经济社会真正步入信息社会。在“u社会”,人不但可以与人交流,人还可以与物交流,甚至物也可以与物交流。例如,人们用自己的终端阅读服装上的电子标签,便可获得该制品洗涤的知识;阅读超市上牛肉附带的电子标签,便可知道牛的出生生长信息等。而各种物品,如手机、电视、DVD、空调、换气扇、冰箱、电子音响、微波炉等等,均可相互交换信息,以适应使用者的各种需要。构成“u社会”的要素,除高性能网络外,还要有终端、平台。在这个社会中,厂家将推出各种功能丰富形态多样且便于携带的终端,使用者借此与无所不在的网络交换信息。平台属于应用设施,用于用户的认证接入、网络交易安全认证等方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各服务场所或公共设施,都将普遍镶嵌电子标签,以实现“何时何地何人”均可利用的高度信息网络环境,形成所谓“遍在社会”。日本政府高调推进“u-Japan战略”,是想解决目前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例如老龄少子化、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药品食物带来的惶惑不安等。另外,该构想也反映出日本在经济社会转型方面的考虑。在亚洲国家经济跃进的压力下,日本政府期望,通过高技术在全社会的普遍应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质量,并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这两年,日本学者明显加大了对“u社会”研究的力度。笔者所在学会,有关研究发表篇数迅速攀升,涉及领域也日益广泛。除日本外,韩国也在推进u-Korea。方向已然明显。不过,关于“u社会”,各国研究者并没有一个定型的概念,而其未来应用领域,也还存在很多未知数。今后在发展“u社会”时,我们固然需要充分关注邻居们的动态和方式,但最终还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发展出我们的“u-China战略”来。
作者:刘迪 法学博士 执教早稻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