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不是政府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它必须要为公众和社会服务。”12月2日,在2006年中国“IT两会”即中国IT财富(CEO)年会和中国信息主管(CIO)年会的电子政务分论坛上,著名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专家汪玉凯的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在对未来电子政务建设趋势进行预测时,汪玉凯说,服务、共享、效益,将是2007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服务:要像商家对待客户
今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对今后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作出了具体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意见中,“服务”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电子政务的首位。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汪玉凯在论坛上表示,这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必然结果。他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政府的治理模式已成功实现了由“管制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与此相适应,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其整体功能也应该定位在构建一个“管理服务型”的体系,一方面加强政府对社会、市场,特别是对自身的管理,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同时以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公共服务为重点,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汪玉凯说,将公众视为政府的“客户”,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是21世纪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现阶段,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重点无一例外,强调的都是服务。“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整合各种各样的手段,网络、呼叫中心、信息亭、手机短信、甚至于电视,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就像商家对待客户一样”。
汪玉凯表示,今后,我国电子政务将会向突出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务转变。“以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政府网站都是按照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过程来设计的。换句话说,就是以政府结构为中心来设计政府的网站。今后,将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的意向,即用户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来设计政府网站。”
共享:让信息发挥最大效益
中国信息资源的约80%由政府掌控,但这80%信息资源中的80%未被利用。“今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进一步受到重视。”汪玉凯表示。
汪玉凯认为,过去,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共享的最根本的障碍不在于技术、电子,而在于管理,也就是人们说的“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比如计生部门控制人口信息资源,税务部门控制税收信息资源,公安部门控制公共安全信息资源,如果这些信息资源能够为各个政府部门共享,无疑将节省很多成本。但是由于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影响,好多部门不愿意把这些信息拿出来共享,这就使得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度比较低,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电子政务发展到现阶段,需要突出解决的是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把该共享的信息完全共享,电子政务才会更有效。”汪玉凯说。他表示,今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有望成为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重视,将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从管理层面、体制层面得到明显改进。
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的杨建博士对汪玉凯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说,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已经从应用系统开发转向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从关注应用系统的技术先进性转向应用系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意味着我国今后所有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都必须关注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仅仅服务于一个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将很难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
但他同时强调,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也必须是有目的的。以前,有些部门过分强调信息的作用,认为信息资料越多越全,决策就越准确,结果造成了信息资料的过载,使得决策水平不升反降。同样,信息共享仅是一种手段,信息充分共享也应该是有目的、有焦点、适度的信息共享。
效益:关注成本、收益、满意度
世界各国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上都有各自的经验教训,其中有一条经验已经形成了全球共识,那就是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讲求效益。
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和外包机构埃森哲公司在调查各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时认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一直以来比较追求表面的东西,而在电子政务建设到底为老百姓带来什么,电子政务在改善政府部门合作和沟通是否发挥了作用方面的思考却远远不够。
汪玉凯表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是这种情况也正在改观。电子政务的效益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他说,过去有的地方搞电子政务投入资金非常非常多,有的市3年投资了3亿元,可效果并不好。现在,很多地方投入并不大,但是应用做得很好。这说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讲效益。
汪玉凯说,衡量效益关键要看三点:成本、收益和满意度。做一个业务系统、搭建一个平台,投入多大?投入能带来多大的效益?老百姓是不是满意?对社会是不是产生了好的效果?这些都是衡量电子政务非常关键的效率指标。低成本、高收益、高满意度无疑将成为未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