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抓培训加压加速求突破
不断推进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登上新台阶
盱眙,位于江苏省中西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幅员2483平方公里,辖14镇5乡,总人口74万,人均国土面积居江苏县级之首,有“淮河明珠、龙虾之都、帝王故里、生态家园”之美誉,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粮食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一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也是江苏省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县。全县现有农业人口58.6万,农村劳动力30.48万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46元。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国家、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盱眙始终坚持“深化认识盯任务、大张旗鼓造声势、整合资源抓培训、想方设法促就业、积极跟进搞服务、自始至终争一流”的工作思路,将阳光工程实施工作作为推动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超前谋划、超前行动。通过全县上下的同心协力、紧密配合、扎实推进,全县“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阳光工程培训31期52个班3766人的培训,占省定任务5000人的75%,训后就业率达到96.37%;目前在训1300人,占任务的25.5%,整个培训工作将于12月中旬全面完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责任,强势发动,三大氛围全面营造
一是高规格领导的保障氛围。年初的县委扩大会、人代会以及县十二次党代会都明确提出,将阳光工程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领导,我县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全县阳光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升格,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全面主抓,县农业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科技局等部门一把手担任成员、各司其职。这样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在全县屈指可数。同时,我们对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健全了各项制度、更新了办公设备,优化了专职队伍,大大提高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实施水平和协调服务能力。二是狠抓贯彻的联动氛围。各乡镇和县农业、劳动、教育、科技等有关部门在全面学习和领会把握国发〔2006〕5号、国办发〔2003〕79号、农科教发〔2006〕001号文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把抓好阳光工程实施工作不光看成是上级的任务,更加看作是光荣的使命,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在具体工作特别是在选送生源、就业对接和跟踪服务过程中,各乡镇更是抢着做、争着干,大力配合、主动介入、全面参与。三是日益浓烈的社会氛围。大张旗鼓造声势,在电视上开播专题、报纸上开辟专栏、政府网站上开设专论。此外,为了强势打造阳光工程实施的浓烈氛围,县委、县政府提出每年实施一个“六个一”工程,即围绕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劳动力培训方面文件精神,每年组织一次有奖征文、一场电视知识竞赛、一次有奖知识问卷、一次深入乡村的培训巡回宣传活动、一次深入县外劳务基地走访慰问调研、一个培训用工对接推进月。通过电视、报纸、政府网站“三媒联动”、“六个一”工程有力推动,切实提高了阳光工程实施透明度、社会各界关注度和参与度,以及群众的支持率,使全县阳光工程得以顺利实施、高效推进。
二、整合资源,强力推进,三大措施卓有成效
一是整合资源,全面推进。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充分调动各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坚持“摸底调研、弄清情况,对照标准、严格筛选,公平公开、招标确定,综合统筹、稳步突进”的原则,最终认定马坝楚东技校、农广校、劳动技校等10个培训机构为今年阳光工程的实施主体。同时,围绕国家、省、市阳光办的总体要求和的目标任务,鼓励培训机构故老培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在计划指标的分配上我们采取多培训、多转移、多给计划的办法,全面推进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二是协调一致,合力推进。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明确各乡镇和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发挥本部门(系统)资源的比较优势,下移工作重心,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广辟就业渠道,广泛深入地开展培训;引导部门之间密切协作,积极配合,主动服务和服从培训工作,从而形成了有任务的单位各司其责、加快落实,没有任务的,加强了配合与协调。如宣传部、广电局、财政局等单位虽然没有培训任务,但在宣传发动、资金调度与政策落实、维权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三是围绕订单,高效推进。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市场需求,引导培训机构及时调整专业,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编织培训方案,全面推行按需培训、订单培训,加强就业衔接,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一体化。今年,我们安排了专人负责阳光工程转移安置工作,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交流市场进行广泛的业务接洽,并建立良好的劳动力转移合作关系,大量签订包括学员实践实习、就业安置等内容的劳动力定向输出或委培协议,确保学员培训合格一个转移安置一个。
三、强化服务,积极跟进,三大网络不断健全一是就业对接网络。做好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加强与输入地区、输入基地、输入企业的沟通联系,先后与长三角发达地区16个县(市、区)签定了合作协议,与华飞、三星、飞利浦、松下、华硕等50多家企业签定了订单合同,积极做好就业对接工作,成功使2000多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同时,我们通过“乡—校—企”培训就业对接模式,按照乡镇组织学员、学校负责培训、企业负责提供实习场地和聘用的办法,将阳光工程训后学员优先向县经济开发区转移,今年以来已成功对接800多人。二是维权服务网络。结合全县劳动力转移工作,专门开通阳光工程维权热线电话,全程跟踪、积极跟进,将务工人员最易受到侵害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劳动合同签订,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现象作为维权工作重点,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接受投诉等方式,了解掌握在外务工人员权益受损情况,组织力量及时调查处理,全力维护在外人员合法权益。今年,我县阳光办会同劳动部门,先后受理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127起,涉及人数836人,为农民工讨要工资350余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同时,我们还在苏、锡、常等地组建盱眙籍务工人员联谊会,增强外出务工的自我法律保护意识、维权力度和维权效率。三是后勤保障网络。切实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积极帮助务工人员家庭做好土地经营流转、资金信贷、子女入学、老人赡养、证件办理、农忙收种、住家安全等方面工作。今年,我们还分别于3月、5月、8月、10月先后四次组织乡镇和部门到苏南等地走访用工单位70多家,看望慰问劳务经纪人和务工人员代表达500多人次,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务工人员在外工作和生活,帮助协调矛盾,解决实际困难。
四、严格督查,把好关口,三大机制保障有力
一是严格把好“五大关口”。就是对照阳光工程实施要求,全面把好培训单位入围关、办班审批关、中途的考核关、结业时的发券关、最后的验收关,确保培训工作扎扎实实、效果实实在在。比如,把好培训单位入围绕关方面,由阳光工程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统一认定,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认定原则,严守认定条件、严格认定程序,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将那些培训设施好、师资水平高、就业渠道广、培训收费低、积极热心承办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办学单位,确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今年,我们共认定马坝楚东技校、农广校、劳动技校、县委党校、职教中心等10个培训机构。
二是全面落实“五项制度”。我们本着“要求高标准、操作严规范、执行全到位、落实不折扣”的原则,全面深入落实好公示制度、第一课制度、台帐制度、月报制度、检查和验收制度等“五项制度”。比如在检查和验收方面,为了做实、做细阳光工程培训监管工作,县阳光办主动联合县劳务办、扶贫办、财政局,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制订出详细的检查验收方案和严格的工作纪律,确保检查验收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检查验收采取报告书形式,检查验收时必须有明确的检查验收意见,参加检查验收的人员都要签名。通过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检查验收制度,阳光工程的培训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保障了参训学员的利益,达到了项目实施的目的。三是创新建立“三办一局”联合管理机制。将全县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阳光培训、扶贫培训等各类培训及培训资金进行“扎口”管理,全县各类劳动力培训统一由县劳务办牵头,阳光办、扶贫办、财政局配合,全面负责全县各类劳动力培训的年度计划制定、各方职责分工、目标任务分解、培训资源调度、专业教材编制、培训基地确认、开班登记审核、培训过程督查、办班期间考核、培训券管理发放、补助资金统筹使用、训后就业对接、全程跟踪服务、年终验收评比等近20项工作任务,从根本上杜绝了以前多种培训各自为阵、多线作战、培训资源整合难、资金使用规范难等现象,从而打造出规范有序、高速高效“大培训”的喜人局面。
五、打造品牌,建立基地,三大成果初步形成
一是品牌优势逐步显现。在阳光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各培训机构的优势,着力培育劳务品牌,成功打造出“盱眙电子”、“盱眙电工”、“盱眙保安”、“盱眙家政”、“盱眙缝纫”、“盱眙龙虾烹饪”、“盱眙建筑”、“盱眙数控机床”等八大品牌,这些品牌在北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上海、广州等地劳务市场深受欢迎。根据统计,近几年阳光工程培训后就业的农民,有74.52%从事这“八大品牌”工作。尤其是“盱眙龙虾烹饪”,经培训后实现就业的农民,月均工资达到2000元以上。二是基地建设不断巩固。一方面,各培训机构围绕培训专业,不断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县农广校投资70万元建立了数控机床实习基地,县楚东技校投资100万元,建设了电脑培训基地,县职教中心投资300万元,建设数控机床操作实习工厂。另一方面,不断巩固县外劳务基地建设。今年以来,先后在南京、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地区新发展和巩固劳务基地35个,基地总就业人数超过8000人。三是效应发挥成效显著。主要是三个方面的效应,一是增收效应。根据统计,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后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平均每人年增收3400多元,外出务工成为农民的主要增收渠道。二是激励效应。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激发了农民朋友学知识、长才干、强技能、高素质的极大热情和强烈欲望,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农民规模转移和稳定就业。三是回报效应。近年来,全县一大批务工有为和创业有成的农民朋友,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回报家乡,成为是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