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分包括:
必修学分——语文、外语、数学各10个学分,思想政治、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8学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社会实践各6个学分,体育与健康11个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
选修学分Ⅰ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选修学分Ⅱ由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分获得除了要完成规定的学时,还要提供以下几方面材料:开题报告或课题项目的研究方案;体现研究过程的记录、总结及相关佐证材料;研究成果及评价。
社区服务学分要求,学生三年内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提供活动计划、记录、总结和社区证明材料等,方可获得2学分。
社会实践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供个人的社会实践记录(如日记、体验材料等)、学校和有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可获得2学分。
选修Ⅱ课程学分认定要求,学校应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选修创造条件,并在修习结束后进行考核。选修Ⅱ课程学分从修习过程记录、修习过程表现和学习成绩成果三方面来认定。
我省要求,学校要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以保证学分认定工作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和学分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校园网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学分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