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安全小心“特洛伊木马”
来源:新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新华日报讯 上周末,记者参加了一场关于网络安全的研讨会。与会专家指出,网络病毒发展,一日千里。现在政府和企业都在埋头推进信息化,但一个没有安全的信息化,带来的损失将更大。

  据网络专家介绍,来自网络的“刺客”、“黑客”,在遍布密码、口令等绊脚石的虚拟世界里,却如入无人之境。鲜为人知的是,全国拥有近亿用户的聊天工具QQ的账号,平均每月被盗一遍;眼下某种最流行的网络游戏,全部玩家的账户平均被盗了2.3次。省信息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某市政府网站遭到攻击,所有网页被篡改成拒绝服务。前5个月,全国近百个政府网站遭受严重安全威胁……

  信息安全专家王全国指出,因特网将地球变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村落,但这个村落里盗贼出没频频。网络安全形势出现新特点。

  首先,是网络“黑客”从以前的技术炫耀,走到了如今的网络犯罪,大量窃取账号、信息谋取利益。其中,间谍木马唱了主角。据统计,网络木马发展到一万个,整整经历了5年时间,而今年仅上半年,网络就冒出了5万只木马。木马肆虐,在于它的门槛降低,有网站专门教你造病毒:譬如想窃取游戏网站的账户,只要在菜单前打个勾,就行了。做好了木马,还不愁没有地方放出去,这时自有人会帮你打开这些“潘多拉盒子”,一时,魑魅魍魉,纷纷到网络安家落户。这些网站为啥如此“古道热肠”?全在于他们掌握了这些病毒程序的源代码,可以随心所欲地弹出广告、强制用户访问某网站,牟取暴利。

  再者,网络犯罪已由个人行为上升为机构行为。以流氓软件来说,专门有组织在做,产业链达到了十亿元。以前的“个体经济”时代,还是打一枪换个地方,现在胆子大了,稳坐钓鱼台,操纵的电脑病毒七十二变,任你杀毒软件有何火眼金睛,都找不到我藏身何处。现在反网络犯罪的机构可能仅有一万家,而制造恶意软件的机构则何止百万家!这些病毒愈来愈难以灭杀。它们隐藏在系统内部,有的明目张胆做坏事,有的却暗暗潜伏不暴露,相互彼此照应,只要有一个没有清除掉,所有的杀毒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而且,现在的信息安全已经跟踪数码产品的身影,潜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手提电脑、U盘、MP3、数码相机……怎么也想不到,这些我们生活须臾不可离的产品,竟也游荡着网络窃密者的身影。不少人习惯将资料放在手提电脑上面,随手不离,以为这样就高枕无忧了,但是只要一连上互联网,所有的资料都有被共享的危险。

  网络安全,被提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今年六七月间,日本动用国家力量,举国追缴一种叫做“winny”的电脑软件,如此大张旗鼓,让人震惊!winny不过是一种被普遍运用的下载工具,但是后来发现它被一种病毒利用成为“僵尸”,结果,把所有安装了winny的电脑的文件都一股脑地翻出来共享,其中涉及不少国家秘密,难怪日本上下如此震动,大动干戈。

  一位网络专家将网络比作高速公路:虽然上面也跑着“恶意”的车子,但是不能因此关了它。同理,我们也不能因为网络的“黑手”泛滥而因噎废食,从此与“网”隔绝。但是,在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的今天,面对成堆的病毒、包藏祸心的木马、不由分说弹出广告也“弹”破了道德底线的恶意软件,更有网络外利欲熏染的人心,却是我们不得不防备的。正如一位专家指出,一个没有安全的信息化,带来的损失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