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农民工信息化论坛”上,一个名为“新农门”的互联网站引起了各界关注。“新农门”用五个多月的时间,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闽东南等沿海经济圈的劳动力供需情况进行调研,深入分析河南、湖北、江西、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矛盾。
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企业用工、学校培训、政府政策和法律服务等多种资源,针对农民工就业、培训、维权等迫切需求开展服务。通过提供发展急需、素质较高、成本较低的劳动力,取得合理收入,维持服务良性循环”的可行方案。该方案赢得了风险投资商的信任,取得“新农门”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成为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并进入良性发展的成功案例。
“新农门”开启了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之门。近年来,在各级政府机构出台的支农信息服务政策中,以政府投资为主要经费来源,或政府自投、自建、自营的农业信息服务项目居多,这主要是考虑农民收入低,为农民的服务是公益性服务,只有靠政府持续、大量的投入才能维系。于是,我们在发展面向 “三农”的信息服务时,常常会为政府财力不足而困惑,为缺乏持续、稳定的公益服务维系费用而苦恼。“新农门”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民工特别是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农民工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在利用信息化手段为进城农民排忧解难时,更多的是在提升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其优化配置,形成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有生力量。这样的过程不仅会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同样能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同样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者的目光。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要有新思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使这件工作逐渐摆脱“政府干,企业看”的局面,使各级政府部门不仅关心“我能拿出多少钱来为农民办实事”,而且更多的考虑“我怎样创造环境、制定政策,培育出更多、更有实力的“新农门”。使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成为各界关注的新领域,社会投资的新题材,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